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企業經歷對創業與投資者的重要

企業經歷對創業與投資者的重要

2023-11-15 10:00

創業成功者若沒有企業經歷,就無法理解企業經理人與接班人所面對的處境與需求,同時也因為缺乏高階經理人的人脈圈,而不能進一步取得關鍵技術與人才,以及收購策略。

日前在美國柏克萊見了一位來自台灣的連續創業者,他第一次創業失敗、第二家公司還活著,第三家已在美國上市。目前就讀歐洲商學碩士的他,同時也擔任一家創投的在職創業者,問我是否應該直接繼續創投的職涯發展,例如幫老闆募資後,往投資經理甚至合夥人的職位邁進。

 

我對他說,到企業歷練對他這種有創業與投資經歷,但沒有上過班的人,看似是最窄的一條路,但未曾在成熟組織經歷有資源卻限制很多的環境,就很難理解企業經理人與接班人所面對的處境與需求。

 

一般來說,沒有上班經驗的創業者,即使創業成功,通常也不會被企業接受。少數途徑是在商學院畢業時,進入企業策略部門,或經由投資銀行、管理顧問任職後,跳到客戶端。另一種途徑是在創投跳進基金投資的新創裡,一同伴隨成長,並在被收購後在企業任職、累積實務經驗。

 

否則一旦進入創投、長期擔任投資者角色,其實很少有企業願意接受三十五歲以上,但企業經歷空白的中高階主管。固然企業經理人不見得適合創業或做早期投資人,但反之亦然。對於這位年輕朋友來說,隨時要加入創投或擔任投資人都是可以的,反而企業經歷及進入時機是最難有的。

 

再從進入創投業來說,表面上要成立基金擔任合夥人,關鍵要素是質量俱佳的案源及基金投資人,但經營創投最難的,其實是挑選與協助最好的創業者,在對的市場與對的時間,用對的團隊與出場方式,達到成功。

 

這些關鍵要素與資訊,許多都在大型企業的經營與管理階層才具備,但這些企業經理人不像多數創業者與投資人會在外面走動,若沒在企業或組織裡工作過,你很難與這類型的人有革命情感或同理心,也就不容易取得關鍵資訊或人才。

 

無論是理解某些企業到底想要怎樣的關鍵技術或收購策略,或者要幫你投資的新創公司挖角,或邀請董事、顧問,都需要特定領域高階經理人的人脈圈。商學位固然是一種來源,但最堅實的信任關係,一定還是來自共同工作過的職場情誼。

 

這或許也解釋了獨角獸創業者與投資人的四個關鍵背景——名校畢業、大企業經驗、相當時間的職涯資歷,以及出售公司的經驗。

 

(本專欄由鄭博仁、詹益鑑、許毓仁、林家振共同主持)

延伸閱讀
矽谷的亞裔移民與人才競爭
矽谷的亞裔移民與人才競爭

2023-10-18

賣產品與賣公司的差異
賣產品與賣公司的差異

2023-09-20

矽谷為何難以複製
矽谷為何難以複製

2023-08-23

針對潛在收購方的創業策略
針對潛在收購方的創業策略

2023-07-26

台灣創業者的出場途徑設計
台灣創業者的出場途徑設計

20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