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周四(11/9)榮獲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頒發的第一屆李國鼎獎,下午在會場可說是科技產業巨頭的大集合,從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等產業大咖都來祝賀,總統蔡英文更親自出席。
李國鼎在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的12年任內,奠定了台灣科技業的基礎,因此有台灣科技教父的稱號。
92歲張忠謀回憶與李國鼎的多年互動經驗,強調在1980年代若非李國鼎的堅持,就不會有今天的台積電。
張忠謀上台致詞時講話不快,又要回憶諸多與李國鼎的互動歷史,被坐在台下的夫人張淑芬提醒該適時結束。張忠謀反問大家要不要繼續「聽故事」,搏得在場聽眾的笑聲及掌聲。
推動成立台積電+說服政府投資48% 都是李國鼎堅持
「沒有他,就不會有台積電!」
張忠謀下午在接近半小時長的獲獎致詞中強調,台積電的商業模式是他想出來的,但1980年代持續推動成立台積電,並說服當時行政院長俞國華主持的政府投資台積電48%,完全都是時任行政院主管科技政策的政務委員李國鼎的堅持。
張忠謀指出,當時是在李國鼎的政府官職末期,其實李國鼎長期任職不同官職,已經有一些政界的敵人,這些人反對李國鼎推動的不少政策,包括成立台積電在內。
「我可以說,李國鼎非常的熱心、非常愛國,又好學。他還非常的清廉,這點 I know for fact(我知道是事實)。」
張忠謀與李國鼎交集 可以分成三部曲
張忠謀回憶,他與李國鼎及台積電的故事可以分成三幕。
第一幕是1976~1980年,當時他是德州儀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全球半導體事業部總經理,以及德儀總公司的企業成長委員會主席,委員會成員包了當時德儀董事長Patrick Hagerty、執行長、營運長及多位執行副總裁。
1976年他接受現代中國工程師學會邀請來台,以德儀準備要行銷的數位手錶為題發表演講,內容從行銷方案、定價、市場規模及預估獲利都有。
當時李國鼎才轉任政務委員不久,坐在台下一起聽,結束後上前致意,並與張忠謀約餐敘。
「我覺得,(李國鼎)這裡是有預謀的,因為德儀(當時是)世界第一的半導體公司,李國鼎想要建立與德儀的關係。」
第二幕是1980~1982年,在1980年時任德儀董事長Patrick Hagerty去世。
張忠謀回憶,那時李國鼎可能本能覺得,是時候延攬他來台服務了。
李國鼎1981年再度邀請張忠謀來台考察,他停留了兩周,回去後寫了一份英文報告給上司(德儀執行長),當中提到對台灣的工業現況不敢恭維,並列出多項建議,惟這些建議後來均未獲得採納。
1982年,時任行政院長孫運璿邀請他來台灣一周,並當面提出工作邀請,包括了工研院院長、行政院科技顧問,以及創投公司(這點是來自李國鼎建議),並強調不會讓張忠謀在薪水上吃虧。
德儀股票選擇權上看300萬美元 「對我是蠻大的錢!」
張爺爺回憶,當時行政院開出條件是與他在美國本薪相差不多,但他真正高薪之處在於尚未兌現的德儀股票選擇權,當時就價值200~300萬美元之譜,「這對我是蠻大的錢!」
張忠謀當時向德儀提議,可否留職停薪,讓他來台灣發展,又能保留未兌現的200萬美元股票選擇權,但被上級打回票。
第二幕就在這裡暫時中止,直到三年後的1985年,當時徐賢修赴美,邀請時任通用儀器公司(General Instrument)總裁的張忠謀來台服務,擔任工研院院長。
張忠謀終於首肯,來台後第三個星期就被李國鼎找去,討論要成立台灣積體電路公司,也開啟了張忠謀口中的第三幕。
「第三幕之後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
李國鼎獎評審委員會 一致通過張忠謀為首屆受獎人
李國鼎於2001年5月離世,享年91歲,位於台北市泰安街的故居後來保留下來,讓後人可以親近這位台灣科技教父的行誼及貢獻。
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王伯元特別介紹,李國鼎的兒子李永昌,今天也應邀出席這場盛會。
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的第一屆李國鼎獎評審委員會委員,包括了前副總統蕭萬長、基金會董事長王伯元、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前台大校長孫震、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前工研院院長史欽泰,與理慈法律事務所共同創辦人蔡玉玲等七位。
王伯元說明,評審委員會在考量受獎對象的條件有以下四個:
1. 對台灣經濟與科技產業有重大貢獻
2. 受到台灣社會高度認可
3. 具國際高知名度
4. 與李國鼎有深厚淵源
今年7月評審委員會開會時,全體通過第一屆李國鼎獎獲獎人為張忠謀。
王伯元表示,「時逢李國鼎資政逝世22周年,期在全球局勢動見觀瞻的此時,透過李國鼎獎設立,傳揚李資政的時代精神,帶動台灣產業界以更高層次的合作大戰略,打造產業創新的出海口」。
「不僅確保當前優勢,更持續推升台灣產業榮景,再造持續成長的契機。」
延伸閱讀:
張忠謀談年輕時最大挫敗 「40年後回想還會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