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03)
正在迎接台積電晶圓廠明年啟用的日本熊本縣,組成調查小組來到台灣。
調查小組走訪台灣的竹科、中科,以及台積電中科15廠;
調查結果,等於對園區內的半導體廠環保表現按了個讚。
通過嚴格考驗,某種程度,代表台灣半導體產業練出的環保供應鏈,具有一定實力。
隨著台積電和半導體相關企業聚集⋯⋯,居民表達了對環境問題的擔憂。為了確認台積電等半導體企業集中的台灣科學園區現狀,環保小組於2023年8月底,進行了實地調查⋯⋯。」
這段話,出現在日本九州熊本縣的官方網站上。8月28日,正在迎接台積電晶圓廠明年啟用的熊本縣,組成調查小組來到台灣;小組成員包括熊本縣環境生活部長、環境立縣推進課長、環保課長、下水環境課長、企業局總務經營課長等,連同熊本縣立大學環境共生學部教授,一行人走訪台灣的竹科、中科,以及台積電中科15廠,進行一趟為期3天的環境檢驗。
▲點擊圖片放大
「地下水之城」防水俣病悲劇重演
百萬公噸水源預存入水田
這是一場嚴格考驗。因為,對於環境資源的保護,熊本縣居民與官員們不僅僅是「在意」而已,面對工業汙染,他們更有著源於歷史悲劇的深惡痛絕情緒。
熊本被稱為「地下水之城」,縣內熊本市居民用水百分之百來自地下水,也因此,台積電今年8月還曾試抽地下水,確認新廠單日所需的1.2萬公噸地下水不致造成當地水位異常;到了10月,熊本縣大津町更「超前部署」,將台積新廠一年最大用水量約三分之一、超過百萬公噸的水源灌入水田,稱之為「地下水補給措施」。種種動作,看得出當地「期待又怕受傷害」的謹慎態度。
另外,聽過「水俣病」嗎?一種因為水銀中毒造成患者痙攣、神經錯亂、最終死亡的恐怖工業公害病。水俣病的命名,來自於1956年一種怪病首發於日本的「水俣市」,據稱當時至少造成4千位當地居民死亡。而水俣市的所在地,就在熊本縣內。
走過重大悲劇,熊本縣對工業汙染有著比其他地區更深層的戒慎恐懼,也因此,當地政府成了2013年《聯合國汞水俣公約》簽訂的重要推手;而在極力杜絕汙染的努力下,曾經惡名昭彰的水俣市,更早在一一年獲得日本「環境首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