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機發表會日前結束,iPhone 15亮相、系列全換Type-C與動態島,並發表兩款Apple Watch。
相較蘋果第一支iPhone整合所有最新科技橫空出世,如今每一代新機創新呈「擠牙膏」、還越來越貴,如最新一代機皇iPhone 15 Pro Max 1TB要價1599美元,台灣售價58,900元接近6萬元,令人咋舌。
攤開蘋果公布的第三季財報,雖然iPhone、Mac等產品營收下滑,但服務營收卻比去年同期成長8.2%,刷新蘋果紀錄。蘋果今年股價漲逾40%,為何市場仍願意買單?這就要從蘋果近年的收購案中,一窺商業模式的策略來解答——併購。
蘋果近年收購逾100家公司,平均每3-4週就收購一家,但不同於其他科技巨頭,蘋果並未砸下重資收購特定企業,目標多是獲取技術與人才,並將之融入到自家產品中,立基在世界幾十億支iPhone上,持續發展、優化服務平台。
這兩年成功整合產品發展Apple Music、Apple TV+、iCloud等毛利高的服務業務,營收穩定增長,補足iPhone等消費性電子產品下滑的缺口。在現代人已離不開手機的社會中,市場對於蘋果未來的利多展望轉向服務平台,利潤預期將隨著軟體服務逐漸拓展增加,我相信這是世界最值錢的商機。
除此之外,蘋果去年傳已收購信用證明新創業者Credit Kudos,預計在全球市場提供Apple card信用卡服務,今年iPhone 15 Pro Max的金屬外殼使用Apple card信用卡的鈦合金材質,這是為Apple Car暖身,目標除了成為支付和金融公司,也意在為電動車領域佈局。
我強調,「企業併購的動機,不再為消滅對手,而是加速創新。」
併購的本質不外乎擴大市占率、降低經營成本與多角化經營。如今,產業結構面臨劇烈改變,併購仍是企業快速發展、生存的必須手段,企業雖因應不同商業模式有不同策略,但核心的關鍵,是透過併購新技術團隊達到轉型、創新與成長。
放眼世界,除了蘋果外,思科(Cisco)自2013年平均每6.5週就併購一家公司,購買關鍵技術及早進入市場;IBM也曾透過併購催化企業轉型,近期亦收購雲端軟體商Apptio,加速成為混和雲及人工智能(AI)服務的企業。
在台灣,國巨自1993年起依產品與發展區域擘畫策略九宮格,陸續收購飛利浦(Philips)被動元件部門、普思(Pulse Electronics)、基美(KEMET)等,以併購方式達成在被動元件的電阻、電容、電感3大品項,以經濟規模作為基礎,穩坐全球前3大被動元件廠商。
至於零售產業,不僅要以規模經濟將節約的成本分享給顧客,也因深入客戶日常生活的產業型態,而更傾向以併購手段作為企業與時俱進的方法,靈活回應市場的喜好,並透過平台經營(Platform)的優勢,整合線上與線下,實體與虛擬,引領風潮。
全聯近年逐漸吃下物流、量販店,年營收達1,900億元,站穩通路二哥角色;統一集團買下家樂福,完整量販、超市、超商與百貨版圖,年營收逾2,829億元,甩開與全聯的差距,後勢可期。
隨著全球市場不確定性加劇,地緣政治持續挑戰、烏俄戰爭,以及對全球銀行體系穩定性的隱憂,企業不再享有資金派對、估值暴增的紅利,創新科技及新興商業模式將成為全球競爭力評估重點之一。
「轉型,是企業生存的要件;而併購,是企業轉型的觸媒。」
未來,可預見資訊科技迅速發展,將使人類文化和社會的基礎結構、思想產生劇烈變革。面對無所不在、且無可逃避的數位轉型浪潮,企業在高度競爭、生存不易的環境中,轉型及併購已經成為存續的必修課題。
作者簡介_杜英宗
曾任南山人壽董事長、台灣花旗環球董事長、高盛證券亞洲地區投資銀行部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