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展開轉型計畫,台灣功率元件大廠強茂全力朝向車用等高階市場發展。在幾乎從零開始的技術布局下,如何從低壓走向高壓元件,更從中國跨入歐美市場?
我們希望從Local King(本土第一)做到全世界的Somebody(全球要角)。」接受《今周刊》採訪這天,強茂營運長陳佐銘回想起2018年8月從國巨離開後,他與強茂集團總裁方敏宗會面,一段讓他印象深刻的對話。
時間來到2019年,強茂展開了5年轉型計畫,要朝高階功率元件、車用市場大步邁進。2018年,強茂的車用產品僅有6%的營收占比,如今已提升到22%,車用營收總額5年成長6倍,其中歸類為高階產品的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占比也從12%提升到28%,包含特斯拉、韓國與中國兩地多個車廠客戶,都用上強茂的產品。
中國低價戰 迫轉型高階產品
據功率元件國際大廠英飛凌預估,車用市場憑藉電動車的發展趨勢,車內使用的半導體平均總值將從目前的500美元,到2028年成長到1500美元以上,其中功率元件成長最為明顯,這正是強茂鎖定的機會,「目標是透過車用市場,提升強茂的產業地位。」陳佐銘說道。
然而,回顧2019年之前的轉型起點,陳佐銘坦言當時的強茂面對不得不轉型的壓力,也就是來自中國的競爭。「那時候中國廠商壓低價格銷售,我們(價格)跟得很辛苦。」他回憶。
當時,中國二極體廠商如揚杰、杭州士蘭微電子等公司,憑藉中國政策保護大打低價戰。「廠房設備不用錢,政府還給額外補貼。」一名車用功率元件廠副總經理指出,中國市場存在著優先採購中國供應商的狀況,就算台廠技術不輸人,但在中國,就是打不贏紅色供應鏈。
對強茂而言,2018年初有近7成的營收來自大中華地區,銷售首當其衝。除此之外,陳佐銘也表示中國廠商的挖角動作頻頻,眼看公司連人才都面臨挑戰,「方總裁說:『強茂這條蛻變的路,是非走不可』。」
然而,擺在眼前的高階產品,針對高壓應用開發的MOSFET、IGBT(絕緣閘極雙極性電晶體),對強茂團隊而言可謂全新領域。於是2019年,強茂先是成立了新創事業體(IBU),並開始向外招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