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筆者有事情到北京,那時擔任美國總統的川普對中國的貨物課很高的關稅,我當時觀察到中國的高層每一個人都很焦急,氣氛非常沉悶。其實,這就是一個時代的轉捩點。
這幾年世界格局發生劇烈變化,自2000年柯林頓同意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全球化成為主導的趨勢,各國將最佳資源投入全球供應鏈,貢獻各自的價值,中國憑藉其人口紅利,在全球化的推動下,經歷了30年的黃金時代。
但從川普開始,世界開始走向「去全球化」,重視國家安全,不再完全依賴中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許多訂單從中國轉移到台灣及其他各國,中國經濟開始停滯;台灣高科技業反藉由這股去全球化、美中貿易及科技競逐的趨勢脫穎而出。
筆者見證世界這3、40年來產業發展,科技產業先經歷網路泡沫化,後有google以搜尋引擎崛起,以及阿里巴巴、Amazon抓準網路商機成為電商之王,如今Amazon更朝向雲端領域快速發展,每個科技階段,都會有人抓準時機乘勢而起。
台灣雖然沒有發展出如google、Amazon等領導全球商機趨勢的企業,卻抓住了時代的產業性商機—半導體。高科技產業從40年前第一台計算機亮相、起步的個人電腦時代,到手機製造業鼎盛時期,再到目前積體電路和半導體代工為主的產業格局,每當高科技產業進入劃時代變革時,台灣都有關鍵領導者抓住趨勢,利用擅長的科技與服務優勢,轉型創新,在全球化的競爭中引領風騷。
以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來說,不同於英特爾(Intel)或IBM,台積電擁有高端的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利用其人才及研發能量,以及先進的技術以延續摩爾定律(Moore’s Law),突破晶片微縮材料的物理極限,隨著先進製程逐步問世進而改變市場。台積電也因擁有顧客信任,產品涵蓋了設計到製程的所有環節,專業化地從事代工業務。
另一個關鍵是,台積電有多個晶圓生產基地,能靈活調整生產能力,並與上游、下游公司形成聚落,造就了強而有力的半導體產業鏈。
誠如張忠謀曾自言:「台積電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在台灣。」
台灣發展半導體產業超過40年時間,擁有超過上千間供應鏈廠商,形成全球最先進、最具成本效益的製造模式。晶圓代工、IC設計、測試封裝等產業已是世界領先。面對新一代的AI技術變革,包括機器人學習、深度學習、大型語言處理等領域,台灣有機會立基在科技產業的伺服器、封裝等技術累積,整合相關事業,形成下一個潮流。
筆者最近私下跟幾個科技大佬閒聊,他們跟我說「在這一波AI浪潮,台灣有機會抓住90%的AI商機」,只要掌握關鍵時機、持續創新轉型,這將帶動台灣高科技產業的下一波繁榮。
總結來看,台灣利用擅長的科技與服務優勢不斷創新,在上一輪全球化的競爭中成為世界半導體產業鏈關鍵。因應競爭環境從全球化到反全球化的風潮,只要企業提供服務時認清自己的本質、掌握核心競爭力,商業布局與研發策略更要隨規模、時機進行適時調整,便能在下一輪AI高科技戰中持續領先。
作者簡介_杜英宗
曾任南山人壽董事長、台灣花旗環球董事長、高盛證券亞洲地區投資銀行部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