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大廠安謀上市後,首次接受亞太區媒體聯合訪問,澄清「沒有要自製晶片」以外,也針對AI趨勢、中國議題和未來經營策略發表看法。
半導體矽智財(IP)大廠安謀(Arm)在歷經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入主、私有化下市和輝達試圖併購皆未果後,終於在美國時間14日於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IPO),這場今年最大的IPO案也引發全球關注。
安謀也選擇在IPO的隔天(美國東岸時間15日)接受亞太區媒體聯訪,針對AI趨勢、中國議題和未來經營策略發表看法,並對於台積電、輝達(Nvidia)及蘋果(Apple)等重量級客戶成為股東的操作給出回應。
回應一:明星股東齊聚,Arm:不會改變商業模式
在IPO之前,安謀預留下7億美元的股票,開放讓台積電、輝達、三星(Samsung Electronics)、英特爾(Intel)、蘋果和聯發科等大客戶可搶先認購。
Arm資深副總裁暨車用事業部總經理Dipti Vachani表示,安謀與這些科技巨頭有很長遠的歷史,「想想這些初期投資人對我們的信心,他們也期望我們能持續成功,我們不會因為上市而改變商業模式和研發路徑,而是持續投資並研發這些夥伴們需要的先進科技。」
▲台積電於12日召開臨時董事會,核准在不超過1億美元額度內,認購安謀普通股股份。(蔡仁譯攝影)
不過,全球半導體聯盟前亞太區執行長、智源原智庫創辦人王智立就指出,這很有可能會在日後經營上造成兩難。對台積電、輝達和蘋果而言,以股東角度自然希望安謀獲利;然若以客戶角度,成本控制為優先考量,這意味安謀的授權金價格很可能會受到挑戰。未來安謀將如何於兩權之下取得平衡,值得持續關注。
回應二:承諾持續發展中國市場,衝刺AI、物聯網及車用
中國市場雖龐大,對安謀而言卻隱含地緣政治和營運等種種狀況。對此,Dipti指出,安謀仍會努力達成對中國的承諾,持續兌現在中國看到的微趨勢(Micro Trend),包含高效能低功耗的車用產品、自動化駕駛和及AI。
而對於招股書中所提及無論是安謀還是軟銀集團,都無法完全控制中國子公司營運的風險,安謀並未給予正面回應。當前中國市場約佔安謀25%的營業額,不難想見子公司動盪對安謀帶來的衝擊。
▲Arm表示,將持續推動在中國的車用、AI和物聯網等多項產品的發展。(邱品蓉攝影)
王智立指出,當初安謀成立中國子公司,亦找來中國本地資金共同投資,中資股權佔子公司51%,這代表安謀總部無法擁有中國子公司百分百的控制權,「這也是為何輝達放棄併購後,安謀又拖了一年才上市的原因,為的就是要解決背後股權結構所衍伸的問題。」
王智立進一步說明,當前對於IPO,中國子公司和總部都已達成共識,然未來針對中國子公司的經營仍有一段路要走,「當安謀成為資訊公開透明的上市公司,中國這一塊就會一直影響安謀的股價,以未來長期發展而言仍需要妥善處理。」
回應三:撇清「自研晶片」傳聞!如何迎戰RISC-V挑戰?
先前市場盛傳安謀將自製晶片,Dipti也給出正面回覆,表示安謀並無自研晶片的打算,上市後商業模式也不會改變。未來安謀會著重增加IP的附加價值,讓不同功能晶片互聯(Interconnection)的相關設計能更快實現。
雖然商業模式不會改變,但Dipit指出再次現身公開市場的安謀,帶著更多樣化的產品回歸。她表示,2016年安謀私有化之後,更專注於打造除了手機以外的解決方案,包含物聯網、車用和網通基礎建設等。「我們很開心軟銀那段私有化的旅程,讓安謀如今產品更多元,業務也更穩定。」
此外,Dipit指出安謀將持續以訂閱制的商業模式,以收取權利金和授權費為營收來源。當前安謀的付費方案可分為「flexible access(部分授權)」和「full access(全部授權)」,兩者間的差異性在於可選用IP的多寡,細分成數種訂閱模式,價格上自然也有差異。
由於近年新興晶片架構RISC-V一直被市場視為未來安謀最大的競爭對手之一,其優勢在於開源的特性,降低了IC設計業者的採用門檻。上述兩種方案可說是安謀對RISC-V架構競爭的一種回應。Dipit則表示,自2016年推行以來,訂閱制方案協助客戶降低IP使用門檻。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SoC(系統單晶片)和異質整合的進展,安謀將擴展發展次系統。Dipit表示這是「不只CPU(more than CPU )」的概念,而是在發展IP之時,提供更多CPU和GPU等不同功能晶片的互聯技術,打包成解決方案提供給客戶,為IP進行加值。
回應四:AI未來在哪,安謀就在哪
手機和平板等消費性市場當前已趨於飽和,嚐盡移動裝置爆發紅利的安謀,也須尋找下一條成長曲線,當紅的AI應用也成為目標之一。Dipit數次強調:「AI未來在哪,安謀就在哪。」並提出兩點解釋。
首先是AI加速趨勢。Dipit解釋,以安謀的CPU、GPU處理器和影像處理等技術,能創造讓AI能CPU上能運轉更快的科技,是CPU的延伸,讓產品效能更加優異。
▲Arm資深副總裁暨車用事業部總經理Dipti Vachani表示,未來AI在哪,安謀就在哪。(Arm提供)
其次,安謀認為:需要GPU的地方也需要CPU。Dipit表示,數據在加速運算之前,需先在CPU做整理和組織,當越多AI應用需要加速,就需要越多CPU,「已經可看到很多案例,一顆CPU在用於加速運算的GPU旁邊。」
※本文授權自數位時代,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