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公開資訊觀測站顯示,2023年截至目前為止,有17家上市櫃公司申請變更公司名,已與去年持平,今年全年可望改寫新高紀錄。
為何掛牌公司無懼更名繁複手續,寧可改名面對股民?是企業轉型、還是期待更名氣象一新帶動股價?
今周刊查訪各公司基本營運概況,讓股民能進一步了解其改名的目的與可能的想法,在投資路上能有更多參考可依循。
--------------------
半導體零組件通路龍頭大聯大控股(3702)日前於法說會中公布,今年第二季合併營收、營業淨利、稅後淨利及EPS(每股純益),全都超越財測高標。
其中,合併營收季增8.2%至1566.9億元,營業淨利季增27%至24.66億元,淨利更季增238%至23.17億元,EPS則為1.14元。
大聯大在5月底股東會提出討論案,變更公司名稱及修訂公司章程案,為了配合業務營運發展需要,公司名從「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大聯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並於5月底股東會通過。
大聯大在法說會指出,受惠下游客戶持續投資網通暨周邊設備、伺服器,自動化需求帶動工業電子,以及車用電子等非3C市場應用持續強勁,加上北美與東南亞等地客戶陸續投產,帶動半導體及相關電子零組件需求。
大聯大副總林春杰在法說會表示,2023年營收估計優於2020年的6099億元,若觀察全年營運走勢,第一季是谷底,第二季需求開始回升,第三季部份需求也延續。
其次,伺服器受惠生成式AI帶動AI伺服器投資潮,不僅使相關零組件需求暢旺,更不乏出現短缺現象。大聯大代理的產品線,很多都是獨家供應商,包括 GPU、CPU、Smart NIC與高速傳輸介面等。
在5G商轉及萬物聯網的趨勢推動下,電源、車用、IoT等相關解決方案持續增加,為營業額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另外,大聯大在5月底股東會提出討論案,變更公司名稱及修訂公司章程案,為了配合公司業務營運發展需要,將公司名稱從「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大聯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並於5月底股東會通過。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