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象耗時4年時間,攜手臺大醫院、國泰醫院合作開發「大腸鏡即時AI瘜肉」獲得衛福部TFDA醫材許可,未來還要進軍歐洲、日本等海外市場。
成立短短七年的數位病理及醫療影像AI新創公司雲象科技,不僅已完成A+輪募資,贏得日本One Digital health Investment、GK、廣達、臺企銀創投、鈦鎂投資等海內外指標公司挹注1.5億元,今年更將積極拓展歐洲、日本等海外市場。
雲象的核心業務是數位病理及醫療影像AI輔助診斷系統,是醫院進行數位轉型石可或缺的關鍵環節,具有巨大的商業潛力。而病理科資料的數位轉型後,一年所產生的資料量為放射科的20倍,單靠人力判斷這些龐大的病理數據,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成本,此時透過AI(人工智慧)技術的導入,將能大幅降低判讀時間,提高準確率,為病理科數位化創造數位轉型的動力與價值。
就如同雲象與臺大醫院、國泰醫院合作開發「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透過AI輔助篩檢可提高大腸鏡瘜肉偵測率,此AI模型準確率高達95%,國泰醫院及國泰健管已率先導入。
聽懂醫界語言、需求 雲象扮演醫療與科技橋樑
「電子製造業都想跨足智慧醫療,但要從硬體公司切入軟體的生態,思維真的非常不一樣,特別是醫療用的軟體,當中有很多問題是沒有在醫界的人很難體會的。」雲象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葉肇元點出,被眾多公司相中投資的背後關鍵原因。
因為,葉肇元有醫科背景的出身,瞭解醫院的語言;再加上他求學過程中無師自通寫程式,因此很快可以建立醫界與科技界的橋樑,「甚至我自己就可以把產品的原型做出來,我相信這對他們(投資方)來講是一個很大的吸引力。」葉肇元強調。
臺企銀創投總經理吳瑞元是在多年前一場「NVIDIA科技年度會議」相遇,當時就對葉肇元就留下深刻印象,「當時葉醫師侃侃而談AI在醫療的落地應用令我印象深刻,才知道原來AI還可以判讀癌症病理影像。」吳瑞元笑說,如今雲象在戮力之下,在台灣數位病理市場已佔有一席之地。
甚至,雲象憑藉AI數位病理技術優勢,在台灣數位病理系統市佔率,已遠遠超越耕耘此領域近10年的國際醫材大廠,堪稱台灣之光。
雲象小檔案
成立:2015年
董事長:葉肇元
資本額:3.6億(包含資本公積溢價)
營業項目:數位病理及醫療影像AI輔助診斷系統
延伸閱讀:
臺企銀挺新創 「類金控」模式養大創業之星
AI偵測大腸瘜肉準確率95% 雲象要打進世界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