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規劃在台南設立全球第4個研發據點,這家公司要透過產學合作方式,串聯台灣相關領域,組成核融合供應鏈體系。
在全球邁向碳中和的趨勢下,核融合被視為人類能源的終極解方,近年來國際間陸續傳出技術突破、資金湧入的消息,而台灣也沒有缺席。2015年,國內創投業者中經合集團相中美國的核融合新創團隊Alpha Ring,透過旗下八號基金出手投資。
八號基金背後的主要股東成員,包含台灣矽谷科技基金(台矽基金),這是在桃園市長張善政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期間所成立,號召行政院科發基金與國發基金各出資一半,旨在強化台灣與矽谷之間的技術及產業連結,希望能藉此引進美國矽谷最新的技術與觀念,助力台灣技術與產業創新。而這也讓台灣與尖端的核融合科技,意外沾上邊。
相比傳統的核分裂發電,核融合更加安全,且只有少量的低階核廢料……;只是,商轉技術遲未成熟。
簡單解釋,評估核融合技術進展的最重要指標就是「Q值」,Q值大於一,意味核融合的輸出能量大於輸入能量,讓人類利用核融合發電變成可能。而Alpha Ring表示,公司已成功突破「Q值大於一」的重大門檻,且持續推進中。
打破高溫技術迷思 改採新招
中經合董事長、Alpha Ring執行長劉宇環解釋,過去,核融合的研究一直想要模擬太陽,透過攝氏一億度的高溫環境產生核融合效果,但光是要營造一億度的高溫,「你可以想像,這需要輸入多大的能量。」
Alpha Ring跳脫過去觀念中的高溫環境,改用電子催化(Electron Catalyzed)的方式加速核融合反應,避開了長期牽制此領域技術進展的先天框架。
其次,過去全球的核融合計畫大多由國家主導,規模都相當大。Alpha Ring則是發展小型系統,最基本的模組,體積還不到一個機車輪框大小,能產生一KW(千瓦)的能量,而且可以並聯、客製化成不同功率系統。目前Alpha Ring在全球已有六十多項專利獲得核准或正在審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