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紅色供應鏈崛起是台灣造成的?軟體、網路新經濟再不突破,電子業恐有大麻煩!

紅色供應鏈崛起是台灣造成的?軟體、網路新經濟再不突破,電子業恐有大麻煩!

林宏文

科技

經濟日報

2023-08-24 09:36

日前應邀到「2023財經立法高峰會」活動,討論新創事業的競爭力、配套政策,以及未上市股票、員工認股權的所得稅課徵等議題,也發表了個人對於新創事業的觀點。在台灣過度偏重電子、半導體等硬體產業下,如何強化新創事業的投資與發展,確實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課題。

當天的議題分成兩大部分,一是「強化新創事業競爭力及其配套政策」,二是「未上市股票及員工認股權之所得稅課徵」,我參與第二個主題,因此先來談談與新創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課稅政策。

 

如何課稅一直是重大議題,因為這代表政策將帶領產業朝那個方向發展,課稅的高低及輕重緩急,也會對新創產業的投資,還有個人職場生涯的選擇,都形成很重大的引導作用。

 

例如,過去半導體及電子業的員工分紅配股制度,以面額課稅並計算公司費用的極優惠獎勵,正是吸引海內外優秀學人投入、並在日後創造產業奇蹟的關鍵。

 

至於最近幾年,台灣加強對生技產業的投資獎勵,例如技術股認購採認購價及出售價的「擇低課稅」優惠,還有投資人每年最高可抵減稅額500萬元等,也讓資金大舉流入生技產業,如今每年登錄興櫃的公司中有近三分之一都是生技股。

 

另外,我也舉了三個例子,談課稅政策對經濟、產業有明顯的引導作用,但若設計不當,也容易形成負面的衝擊。

 

當沖降稅、遺產稅都出現負面效應

 

第一個是股票交易的當沖降稅。

 

最近財政部才公布,近年來在當沖降稅措施帶動下,當沖交易額8年來大增25倍,達到整體交易量4成。當沖交易降稅是源自十多年前台股交易持續低迷,因此推動政策是為了讓股市交易量回升,但如今交易額大增,每年政府的當沖交易稅收也大幅提升,卻已看到不少負面效果,例如造成投資人傾向短線進出,助長股市炒作歪風,也形成違約交割事件頻傳的現象。

 

第二個例子是,早年台灣積極倡議如何成為「亞太金融中心」,但相較於香港的輕稅簡政,資金自由進出,台灣都很難與其競爭,多年來不斷提出各種亞太籌資、資產管理或營運中心等口號,但一直沒有具體成績。

 

當然,香港目前的情況已大不如前,此外,台灣發展亞太金融中心的目標沒有達成,原因也不只是稅收條件而已,在整體金融產業沒有建立具競爭力的環境下,如今逃離香港的資金也已大舉轉進新加坡,並沒有太多流至台灣。

 

第三個是遺產稅。台灣將遺產稅從40%降至10%-20%後,有錢人過去放在海外的資金,就出現明顯回流,因為資金放在海外,也需要一定的維護成本,台灣降至10%-20%是可以接受的。當資金大舉回流台灣進行投資及消費,對台灣經濟有很大正面幫助。

 

遺產稅額大幅降低,看起來似乎稅收減少了,但結果卻是資金大舉回來台灣,等於是把餅做更大了。經濟日報副社長翁得元也提到,這個政策後來也出現負面效應,因為資金回流台灣,造成房地產大漲,政策上沒有做好引導資金的配套,有點可惜。

 

當然,課稅的問題有很多學問,牽涉到太多面向,我不是專家,就不多談。但對於如何發展新創產業,透過改善新創產業的發展環境,創造台灣更多具國際競爭力的「獨角獸」,我也提供一些看法。

 

還沒興利就先擔心圖利 阻礙創新創業

 

首先,產業發展要先「興利」再談「除弊」,但目前許多政策都是,還沒做到「興利」前,就開始談誰「圖利」,用很多限制及法規把產業發展綁死,例如在很多新崛起的行業如金融科技(Fintech)、區塊鏈、Web3等產業,台灣限制太多,或根本就不能做,甚至還有創業家移送檢調偵辦的案例。

 

還有,合法合規認真做P2P的業者,在台灣永遠被批鬥,因為他們會搬走既得利益者的乳酪,我認識的一位喬美國際創辦人簡永松,創業時就頻頻跑法院,因為經常接到黑函檢舉,不斷要與舊經濟勢力周旋搏鬥,力氣沒有放在創新創業,卻要拿來對抗既得利益者,這就是台灣創新創業的現況。

 

另外一家公司叫櫻桃支付,曾被金管會捧為台灣之光,但之後又說不合法,有經營匯兌的風險,只能到新加坡發展,但最後檢調還大動作偵辦,主管機關這種嚴格規範創新行為的作法,對創新創業帶來長期不利的影響。

 

就像要驅動馬車快跑,馬要跑在前,車要在其後,才能要讓千里馬快步奔跑,拉動馬車快速前進,但如果一直想著要除弊,不斷追究可能圖利誰,就有如把車放在馬前面,這樣馬車跑得動嗎?

 

講到馬車,我想到馬雲之前做了一場演講。他提到汽車在二十世紀初發明時,英國曾設了一個法案,規定汽車時速每小時6.4公里,跟人跑步差不多,目的是保護馬車的利益,後來德國加速發展,美國更全力投入,讓美國成為車輪上的國家,把握住由汽車向石油能源的轉變。

 

今年是台灣電子業發展歷程中,很有歷史意義的一年,因為包括工研院及第一家電子公司金寶電子,今年都慶祝成立五十周年。其中工研院衍生出聯電及台積電,是台灣半導體發展的源頭,至於從金寶電子分出來的公司有廣達、仁寶及英業達,加上後來的宏碁、緯創、華碩、和碩及鴻海,形塑了整個台灣電子業的版圖。

 

但若回顧50年前,半導體及電子都是當時的新創產業,沒有人知道會不會成功,因此最早被政府指定要投資台積電的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在股價15元時就全賣光了。

 

人工智慧當道 台灣仍偏重硬體產業

 

如今,台灣這些硬體產業都已發展有成,但也都開始進入成熟期,可是,軟體吃掉全世界,台灣偏重硬體的產業型態,在許多重要的趨勢上如移動互聯網等都落後了,即使人工智慧當道,抓到的也是硬體商機。台灣若不加緊在軟體、網路等新經濟上尋求發展及突破,將會有大麻煩。

 

如今台灣發展新創,一樣出現大家都不太懂這些產業的情況,如何創造對新創有利的環境,都需要在法規及觀念上,趕快做補強,才不至於一直偏重在硬體產業,也才能讓軟體加值硬體,創造更大的企業價值。

 

而且,台灣很多優秀的資通訊人才,也不一定只想往硬體產業發展,有的更想在軟體網路領域創業,這是整個產業環境必須調整改進的方向。

 

其次,台灣訂定產業政策,也必須關心周遭國家的動向,尤其是幾個經常會遇到的競爭強國,例如中國、南韓及日本。

 

今年3月,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公布IC設計產業政策白皮書,得到的結論是,台灣比所有國家的產業政策條件都差。台灣IC設計業並沒有明顯領先的優勢,但大家似乎覺得反正已經做得很好了,不需要再鼓勵了,都賺那麼多錢,還需要獎勵呢?

 

但事實上,所謂的獎勵並不是一定要拿錢出來補貼,就像前面講的,對企業提供租稅優惠,並沒有耗費資源,但可以把餅做大,未來企業成長茁壯後會繳更多稅。

 

此外,已明顯獲利的企業,需要的也不是只要降一點稅就好,更需要從人才、法規、投資環境等做改善,拿獎勵新創的條件餵給中大型企業,其實是騷不到癢處,產業政策及方向才是關鍵。

 

產業政策制定不注意周遭國家的發展,一個最好的例子,就是2008年後中國紅色供應鏈大幅崛起。台灣工研新創協會總會長高繼祖在討論時提到,大陸當年的快速崛起,其實原因與台灣有一點關係。

 

員工分紅費用化 促成紅色供應鏈興起

 

2008年是台灣員工分紅配股制度走進歷史的時刻,當時全球又發生金融海嘯,因此引發了大規模退休潮,即使還在職務上的工作者,也都開始思考工作及生活要均衡發展,我認識的每一位竹科工作者,幾乎每個人都買了一台貴貴的腳踏車,不然就是開始瘋跑步。

 

而就在同時間,也是中國大陸紅潮發威的時刻。當時台灣開始實施分紅費用化,但中國大陸用近五倍的薪資挖角,大量台灣人才跑到中國大陸,形成日後威脅台灣產業的力量。

 

紅色供應鏈後來形成影響全世界的大局面,有當時中國大陸的拉力,台灣自己的推力也形成推波助瀾之勢。台灣一個員工分紅配股政策的終結,造成中國崛起及全球製造業的大波動,這個例子相當明顯。

 

財經立法促進院董事長兼院長黃達業指出,檢討過去二十年前的立法政策,確實忽略了對新創產業的照顧,但如今不能再犯這種錯誤,必須加速彌補回來。目前台灣新創產業面臨三大難題,分別是租稅制度、資金提供、人才培養,這都需要政府提供誘因,創造較為良好的環境。

 

舉例來說,開放新創事業可透過國內、外相互掛牌等措施,減少新創投資阻礙,讓其成功機率能夠提高,台灣現在一個獨角獸企業都沒有,這也是財促院為何如此迫切且積極的想要推動修法,來完善台灣新創產業投資環境。

 

延伸閱讀

俄烏戰爭啟示 無人機產業如何斬斷紅色供應鏈,讓台灣突破「兩大挑戰」成為超越以色列的科技大國?
俄烏戰爭啟示 無人機產業如何斬斷紅色供應鏈,讓台灣突破「兩大挑戰」成為超越以色列的科技大國?

2023-03-06

經四年轉骨、不懼紅色供應鏈! 信昌電搭「華科大平台」 布局5G基地台、電動車
經四年轉骨、不懼紅色供應鏈! 信昌電搭「華科大平台」 布局5G基地台、電動車

2022-06-14

「要打贏鴻海,老跟著富士康跑不可取!」 劉揚偉再批紅色供應鏈 並強調越南角色將更重要
「要打贏鴻海,老跟著富士康跑不可取!」 劉揚偉再批紅色供應鏈 並強調越南角色將更重要

2022-06-11

從內鬼帶槍投靠案,看台灣隱眼大廠機密技術,為何差點流入紅色供應鏈?一文解讀台廠強勢製造力
從內鬼帶槍投靠案,看台灣隱眼大廠機密技術,為何差點流入紅色供應鏈?一文解讀台廠強勢製造力

2022-02-16

12強賽/中華隊11點對戰美國!左投陳柏清先發,這外野手「單季104盜」超會跑…考驗中華隊防盜系統
12強賽/中華隊11點對戰美國!左投陳柏清先發,這外野手「單季104盜」超會跑…考驗中華隊防盜系統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