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前進熊本建廠後,台灣產業界是否有機會再度加深與日本產業界的交流?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在日前訪日,接受日媒「日刊工業新聞」專訪時給出答案,透露電動車將成台日合作新舞台。
日刊工業新聞在專訪黃志芳後,以半版的版面,透過問答形式刊載此次採訪內容。
在這場專訪中,當提到台日在半導體產業的合作,黃志芳指出:「台灣和日本的產業合作正值黃金時期。」他分析,台積電在熊本建廠,日本在材料等方面具有強大的能力,與台灣形成互補關係。
圖片來源:貿協提供。
在半導體之後 電動車可望成台日產業合作新舞台
在半導體產業之後,黃志芳認為台日在多個領域都有進行合作的可能,其中一個就是目前全球科技業發展的重點之一─電動車。
黃志芳指出:「台灣電動車(EV)的普及進展非常迅速,充電基礎設施正在加快建設,政府和地方自治體也積極將公務車轉為電動車,公共巴士也正全面轉型。此外,也同步在實施稅金減免措施。」
他認為:「對台灣而言,電動車將帶來新的機運。在過去,台灣主要參與傳統汽車產業的零部件領域,但在電動車時代,資訊通信相關和軟體相關產業成為重中之重,這些產業正是台灣的強項,為我們帶來了絕佳的機會。例如,執電動車市場牛耳的美國特斯拉,在創立初期時,四處尋找各種電子系統相關的供應商,最終找到了台灣企業,台灣企業在其幕後扮演著重要角色。」
為了抓緊此波商機,黃志芳與日媒分享,台灣許多代表性科技公司,已開始跨足電動車產業,像是:全球知名的電子資通訊製造代工服務(EMS)公司鴻海(Foxconn)、緯創(Wistron)、和碩(Pegatron)和台達電(Delta)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他進一步說明:「舉例來說,像鴻海集團,不僅專注於生產,還推出了超過2000家公司參與的MIH(Mobility in Harmony)電動車平台,並吸引了一些日本企業的參與。」台日在電動車產業的合作似乎已經埋下種子。
事實上,外貿協會從3年前就開始協助轉向電動車產業的台灣企業,在2021年首次舉辦了展示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2035 E-Mobility」展覽,該展今年4月也成功舉辦,展中有來自7個國家的111家公司參展,更包含豐田汽車展示氫燃料電池汽車。
黃志芳帶團訪日、外貿協會在日辦台灣形象展 積極促進台日交流合作
此外,透過舉辦汽車電子、零部件和相關技術的國際展覽,外貿協會也與世界各國的汽車製造商建立深厚的合作關係。去年10月,代表台灣的電動車相關企業訪問美國,今年4月訪問德國,拜訪主要汽車製造商和Tier 1供應商等。在過程中,黃志芳發現,這些代表國際性的汽車業者紛紛表示:「對於台灣在今後的電動車時代將扮演重要角色有極大興趣」。
這次黃志芳訪日,也是希望加強與日本汽車相關產業間的關係,推薦台灣的優秀企業給日本的夥伴,開啟雙方的合作。黃志芳強調:「從全球趨勢來看,要到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電動車仍會持續增長,研究開發競爭將更白熱化,台灣和日本都不應錯過這個機會,應攜手在此領域加強合作。」
為此,外貿協會將在今年11月於東京舉辦日本台灣形象展(Taiwan EXPO in Japan),向日本各界推廣台灣的產業及文化,促進台灣、日本進一步合作交流。
黃志芳分享:「在活動首日將舉辦半導體論壇,討論日本和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合作。而活動的整體主題將聚焦於未來人們的生活,透過數位轉型(DX)和綠色轉型(GX)兩大主軸,來探討更智慧化的生活方式,其中包含智慧交通和智慧醫療等領域。此外,除了產業合作,也將介紹台灣的文化和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