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台灣DRAM教父」外號的高啟全,在2020年離開中國紫光集團回台後,少有公開露面。
隨著半導體特用氣體供應商兆捷科技(6959)董事會,今年3月從未上市公司變成公開發行,並將在周四(7/13)登錄興櫃,久違的高啟全終於在媒體鏡頭前現身。
他宣示,在長期投入DRAM行業後,如今將投入半導體供應鏈的材料端。
除了擔任兆捷科技董事長,高啟全也以位於中國湖北的晶芯半導體董事長的身分,與台股上市的半導體設備廠辛耘合資,在湖北成立一座12吋的再生晶圓廠。
高啟全也希望,在諸多大環境有利因素加持下,有朝一日把兆捷科技做大為亞洲最大的電子業特用氣體供應商。
半導體材料的供應鏈 只有「特殊氣體還沒有廠商做得夠完整」
「兆捷將為台灣的半導體電子化學特殊氣體供應鏈,做出巨大貢獻。」
在周三(7/12)的興櫃前記者會最後,高啟全做出這個結語。
他表示,這句話是他寫下的,也代表他的想法,因為在高啟全眼中,在半導體材料的供應鏈就是矽晶圓、液態化學品及特殊氣體這三大塊,其中矽晶圓已經有中美晶的子公司環球晶圓(台灣最大、全球第三大矽晶圓供應商)、液態化學品則有日本關東鑫林,唯獨特殊氣體還沒有廠商做得夠完整。
「這就是我要做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投資12億元在銅鑼建廠 產品橫跨四大類氣體
兆捷總經理顧大成在簡報時說明,若包含自有開發技術及代理外國品牌,兆捷是目前國內唯一擁有電子植入、清潔蝕刻、雷射及沉積薄膜等四大類氣體原料個供應商,這些氣體都是半導體製程不可或缺的材料。
目前兆捷的客戶群,從晶圓代工業者、面板大廠至太陽光電業者都有,其中沉積薄膜氣體將待位於銅鑼科學園區的新廠2023年第三季啟用後,送交客戶認證,預計2024年開始貢獻營收。
綜合顧大成及高啟全說法,台灣半導體產業用到的特殊氣體約200種,兆捷將投入其中4~5種,目前規劃投資6億台幣在銅鑼園區的第一期工廠,要做雷射氣體(供EUV使用)、清潔氣體及植入氣體。
銅鑼廠的第二期投資額也是6億台幣,將建置薄膜氣體及蝕刻氣體的產能。
半導體製程需要之氣體 不是劇毒、高腐蝕性、易爆易炸,就是高配比混合氣體
顧大成表示,兆捷科技成立於2016年,並於2019年開始供貨給本地客戶,並至少受惠於以下幾個大環境的利多:
1. 摩根士丹利預估,人工智慧的市場規模到了2030年可望成長約九倍,達到1兆8470億美元(約58兆台幣),大大推升對半導體的需求。
2. 經濟部工業局推動在國內建立自有的半導體材料產業,幫助了兆捷獲得銅鑼園區、攸關特殊氣體能量建置的24000平方米土地。
3. 本地指標晶圓代工客戶有供應鏈在地化的需求。
4. 新冠疫情、美中貿易戰及地緣政治因素,促使各國推動半導體供應鏈在地化。
5. 高啟全加入兆捷,成為董事長,領導這家新公司開展新局。
顧大成強調,半導體生產需要用到的特殊氣體,不是劇毒、高腐蝕性,就是易爆易炸,或是高配比的混合氣體,因此獲得科學園區內的土地非常重要,而且兆捷是目前唯一能提供這四類特殊氣體的業者。
「如果國際原廠不在地化,產品就打不進台灣的晶圓代工廠」
高啟全則說明,台灣市場的特殊氣體供應商,基本上都在國外,原廠以瓶裝進入台灣後,直接送到客戶工廠,無法在本地開立品質保證書(COA)。
反觀兆捷就可以在本地開COA,因為兆捷就是在台灣出貨,可以把特殊氣體原料大量進口,在自家工廠做純化、檢驗及分裝,這樣台灣對於特殊氣體的掌握度會更高。
他提到,「如果國際原廠不在地化,產品就打不進台灣的晶圓代工廠。台灣的晶片廠現在會講,在台灣沒有開COA,它們就不會用(外國供應商的產品),這就是(供應鏈)在地化的結果。」
▲兆捷科技舉行興櫃前記者會,左起為發言人暨IR負責人陳天行、董事長高啟全、總經理顧大成,與財務長蔡淑渟。
2022年毛利率已超過40% 「未來幾年非常值得期待」
另外在財務方面,高啟全與顧大成指出,銅鑼廠還沒有啟用,2022年兆捷的毛利率已經超過四成,並預期長期毛利率將穩定維持在40%以上。
不僅如此,未來的營收有機會出現資本支出「好幾倍」(大約是個位數中間)的成長,因此「未來幾年非常值得期待」。
延伸閱讀:
半導體景氣何時回來?「晶圓女王」徐秀蘭:環球晶連續13季業績新高恐熄火 但「這兩塊」需求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