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386)
曾言「傳賢不傳子」的英業達創辦人葉國一,為何首肯兒子接手公司董事長?無論他的心意是否改變,他著手打造的專業經理人制度,讓公司就算不是自家人當董座,也能一棒一棒接下去。
英業達,這家創立最久的電子五哥,在業界一直都是個「特別」的存在:論產品,它在同業裡,最早跨入筆記型電腦、伺服器的代工生產;論傳承,它更是最早啟動交棒的大型電子代工廠,甚至迄今已傳了三棒,對比它的同業廣達,至今則仍是第一代創辦人林百里、梁次震經營。
其中,在傳承面最特別的,是這家成立四十八年的電子公司,在歷經兩棒由專業經理人擔任董事長後,現在,董座大位又回到創辦人家族手中——今年六月接手英業達董事長的葉力誠,就是集團創辦人葉國一的兒子。
畢竟,回首台灣家族企業,譬如台塑、台泥、裕隆、和泰,都是第一代創辦人交棒給家族出身的第二代,鮮少像英業達這種「隔代」傳承給家族成員的例子。然而,在學者眼中,英業達,或是說葉國一,其實為業界做了一個最好的示範,那就是:無論是否傳子,企業都應該搭建一套專業經理人的傳承制度。
事業群總經理十年前全面年輕化
僅看帳 葉國一不插手營運
一九七五年由葉國一、溫世仁在台北市創辦的英業達,在歷經二○○三年溫世仁辭世後,對集團持股約三成、內部人稱「葉會長」的葉國一,○八年拍板將自己的董座大位交給員工編號○○二、公司剛成立就加入英業達的李詩欽。
當年接棒的李詩欽,其實並非一路在集團「苦等」才盼到接棒機會。早在一九九八年,他將英業達推上全球最大筆電生產商後,就與溫世仁同時退居幕後;但,也就是從那一年起,該公司筆電龍頭的地位陸續遭廣達、仁寶、緯創超越,年營收更從九百多億元萎縮至八百多億元。
「想想,我跟溫世仁都要負責任,我們沒有做好交棒的工作⋯⋯。」李詩欽過去受訪曾自承當年業績衰退的主因。○三年,集團風風雨雨之際,在大家長葉國一的一聲「回來吧」之下,他回歸第一線擔任英業達總經理,五年後更從葉國一手中接棒董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