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風險加劇,ESG投資更是全球各大企業與投資人的首要目標,積極發展永續投資是為了我們下一代的生存環境,而達成淨零碳排更是全世界各國的終極挑戰。
今天(6月29日),由《今周刊》主辦的第六屆「2023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特別邀請全球領先的投資决策支持工具和服務提供商MSCI 亞太區ESG與氣候業務負責人何詩蘭(Chitra Hepburn),以「接軌國際趨勢,實踐永續願景」為主題,從不同角度分享MSCI 在ESG與氣候領域的專業經驗,以及對於投資人和企業達成淨零碳排的觀察跟建議。
金融法規變革 ESG揭露標準更趨一致
何詩蘭表示,近幾年MSCI在與台灣客戶的交流中發現一個顯著趨勢,那就是ESG和氣候議題逐漸出現於各公司的董事會議程,表示企業界和投資界開始意識到處理氣候變遷的必要性,在未來,公司如何在其業務和投資策略中融入ESG與氣候考量將是焦點。
根據MSCI《淨零追蹤報告》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上市公司預計將於2026年10月耗盡全球碳預算,比MSCI先前的預估提早兩個月,而綜觀全球企業,雖然44%的上市公司設有脫碳目標,但其中卻只有17%的氣候目標將公司整個價值鏈中的碳排放量與《巴黎協定》1.5°C溫控目標保持一致,有鑑於此,企業與投資人認為現在有必要著手應對轉型風險,否則未來將面臨嚴重且不可逆的全球氣候風險。
何詩蘭觀察,過去十年,ESG導向基金的相關法規指引相當有限,但隨著近年全球ESG趨勢興起,亞太地區在這方面的進展相當快速,全球正加速基金名稱、分類以及揭露等義務方面的法規監管,繼歐盟的永續金融規範(SFDR),澳洲、香港以及新加坡,都已發佈相關指引,以讓相關ESG揭露能夠標準化。她預期更趨一致的行業揭露標準,將能提升用於ESG投資分析的資訊,嘉惠更多企業與投資人。
何詩蘭提到目前全球有越來越多監管單位要求金融機構進行氣候風險壓力測試,了解其資產負債表在氣候相關風險的曝險程度,近期由歐洲央行、英國央行、香港金融管理局及加拿大央行進行的氣候壓力測試,顯示了一些重要發現,何詩蘭表示,目前產業維度的氣候風險、風險模型建立能力、收益分配以及產業、國家和碳排放密度的曝險仍是主要挑戰,而如何有效處理這些資料的數據落差,對理解氣候風險暴露的全貌將至關重要。
氣候變遷對臺灣企業的影響:半導體產業與房地產
氣候變遷對全球各大企業影響甚巨,台灣企業自然也深受影響,何詩蘭表示,以台灣半導體產業為例,台灣是半導體供應鏈的重要連結,截至2020年底,台灣在全球半導體晶圓製造市場中擁有最高市佔率,南韓、日本、中國則緊追在後,這項台灣核心產業,在全球淨零轉型旅程中擁有很多機會,半導體晶片零件在再生能源產業以及電動車生產供應鏈中均扮演舉足輕重角色。
但因為氣候變遷,半導體產業遭遇到水資源壓力和乾旱危機,晶片製造的用水密集度高,需要大量穩定的水源供給來沖洗晶片上的化學物質,缺水將可能導致晶片生產面臨重大風險,而後續的連鎖效應將可能影響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何詩蘭回顧,台灣在兩年前經歷了56年來最嚴重的乾旱,說明了這類氣候變遷帶來的危機實是不容忽視。
除了半導體產業,何詩蘭提到氣候變遷帶來的實體風險也會影響台灣的不動產,尤其是台北市的影響程度最高,據MSCI Real Capitals Analytics Database的資料顯示,在868件台北不動產當中,若考量沿岸淹水與颱風兩者的實體氣候風險,其中有19%的不動產,面對的實體氣候風險曝險程度最為嚴重,其餘的不動產也是有顯著風險。
何詩蘭認為值得注意的是,沿岸淹水為主要風險的資產,幾乎都鄰近淡水河,而這些不動產中,零售和飯店、辦公大樓以及公寓住宅有較大比例的資產面臨嚴重實體氣候風險,工業類房地產因為離市中心和河岸沖積平原較遠,則只有3%的物件面臨沿岸淹水的風險。
何詩蘭認為氣候變遷的實體風險能夠量化測量,透過建立數據資料庫可以減少可評估風險。
MSCI打造ESG投資測量工具,提供精準數據比較,助力投資決策
談及如何幫助客戶和投資產業界,何詩蘭提到MSCI目前透過其系統工具,能夠幫助投資人為其投資組合達成脫碳,這些工具可以適用於各規模、產業的市場參與者,協助評估不同投資的碳排放衝擊,設定更好的碳排放量目標基線,以及發展更全面的低碳轉型計畫。
MSCI在ESG特質測量和建模擁有34年的經驗,在2022年10月時也推出最新的MSCI氣候行動指數(Climate Action Indexes),該指數旨在點出各產業中,已採取實際行動來降低碳排放,並重塑他們在淨零世界的營運的企業,該指數全面涵蓋了各產業、行業別的企業,何詩蘭認為對投資人來說,檢視自己的淨零轉型計畫,並且採用一些能幫助轉型的基準,是非常好的第一步。
除了MSCI氣候行動指數,何詩蘭也表示,此類ESG相關的投資測量工具需求也大幅增加,MSCI的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Insights工具讓企業能直接測量ESG和氣候數據,並將數據與相當群體的其他企業比較。MSCI彙整並建立的氣候數據覆蓋400萬種金融證券,超過6萬間企業、發行商與子公司,以及約6.8萬種ETF和其他基金。
何詩蘭表示MSCI目標是成為ESG和氣候解決方案的一站式商店。在台灣,MSCI目前和許多金融機構進行ESG和氣候解決方案的合作,憑藉50年的指數設計領導地位,其中一項MSCI的定製指數,已經被台灣勞動基金選用,作為發行遵循全球巴黎協定股票投資委託的基準,而台灣的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PSPF),也根據其中一項MSCI ESG指數於2021年推出首個主要全球因子和ESG股票投資案。
過去幾年以MSCI指數作為基礎的市值、ESG和氣候ETF不斷推出,何詩蘭期待未來MSCI能夠和台灣投資界建立更強健的關係,合作開發更多產品和解決方案,幫助投資人和企業應對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
在應對氣候問題上,MSCI也以身作則,承諾在2040年前,公司自身所有營運皆達成淨零排放,而在2025年前將可達到營運活動100%使用再生能源。MSCI深信,政策制定者、投資人、企業在應對氣候變遷上都扮演重要角色,而現在是採取必要步驟的最佳時機,MSCI期待與各類機構合作,成功邁向淨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