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別再擔心會被AI取代!百萬YouTuber張志祺:把AI當協作工具,讓工作事半功倍

別再擔心會被AI取代!百萬YouTuber張志祺:把AI當協作工具,讓工作事半功倍

劉芮菁

科技

劉芮菁

2023-06-28 14:03

在ChatGPT爆紅後,「AI將會取代工作」的聲浪席捲全世界。對此「圖文不符」和「簡訊設計」負責人、同時也是百萬Youtuber的張志祺建議,別急著擔心「AI會來取代我」,而是應該積極地將AI視為協助工作的小幫手,釐清工作流程、把AI放對位置,讓團隊工作事半功倍。

 

TiEA舉辦趨勢高峰會  邀請眾多產業專家、成功品牌分享經驗

 

台灣網路暨電子資訊商務產業發展協會(TiEA)與電商服務軟體公司「91APP」6月27日舉辦「D2C × AI 2023 台灣品牌商務趨勢高峰會」,多名產業專家、成功品牌及新世代網紅與會出席,共同分享在AI浪潮席捲世界的當今社會,如何運用新科技推動更多創新,進而在商場上致勝的經驗,現場吸引2500名業界人士參與。

 

在焦點座談中,針對AI帶來的新興應用方式、如何因應AI的改變等議題,主辦單位邀請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內容執行長黃兆徽、圖文不符與簡訊設計共同創辦人張志祺、墨雨互動設計執行長吳哲宇、專攻AI領域的台大資工系教授陳蘊儂,分享業界應用AI技術的實務案例,以及與新科技的共處之道。 

 

黃兆徽首先播放音樂製作人陳珊妮的單曲〈教我如何做你愛的人〉。這首歌是陳珊妮與人工智慧實驗室合作,由AI模型演唱而完成。黃兆徽表示,人的嗓音會跟著年齡有一些改變,運用AI技術「學習」陳珊妮年輕時的嗓音,甚至可以歌手保存最美的聲音。

 

公司導入AI技術、帶來更多自動化  可提升團隊的工作效率

  

張志祺分享,由於「圖文不符」和「簡訊設計」都是以生產內容為主的中小企業,在ChatGPT爆紅後,公司內的工程人員曾嘗試來用AI技術來產製內容,他們發現ChatGPT雖然容易上手,但很難精通,要下許多指令、重複很多步驟才能製作出滿意的內容。 

 

經過討論後,工程人員製作了名為「Simpleinfo.ai」的工作平台,由精通AI的人完成設定,把AI技術製作成模組化工具,讓每位同仁都能運用AI來協助工作。以修改文稿為例,若使用ChatGPT修稿要下很多指令,而這些指令經過模組化後,就變成各種「小幫手」,讓更多人能應用,提升團隊的工作效率。 

 

張志祺說:「運用AI達到自動化非常重要,可以讓工作團隊大幅減少重複的工作項目。 」

 

設計團隊用AI製作影像特效  製造出「沉浸式體驗」

 

吳哲宇則分享,在他過去工程師協槓藝術家的經驗中,AI已經廣泛運用於各個領域。在與非營利媒體《報導者》的合作中,墨雨設計就以360度多媒體網頁的形式結合全景影像與聲音來呈現烏克蘭戰爭的報導,讓讀者能沉浸式地了解當地情況,彷彿戰火就在眼前。

 

而在ChatGPT和Midjourney問世後,墨雨設計更運用生成式AI技術為歌手陳華的演唱會操刀視覺設計,先將所有歌詞做語意分析、抽取關鍵詞,再透過Midjourney生成各種圖像,藉由特效師協助製作出演唱會的特效畫面。

 

AI專家:未來AI可整合不同服務  提供更直覺、更流暢的體驗

 

陳蘊儂認為,未來AI的其中一項應用,是將許多功能整合到同一個平台上,對用戶提供更直覺、更流暢的體驗。現在ChatGPT就有推出「ChatGPT Plugins」的功能,只要跟ChatGPT互動,它就能將用戶的需求引導到不同應用程式,更流暢地服務用戶。

 

例如,用戶利用ChatGPT詢問食譜、要求計算卡路里等,ChatGPT都能自動使用不同App來提供用戶所需資訊,並引導用戶到購物網站,購買所需食材。

 

「在AI技術受到廣泛應用之後,我們要思考的是人要做什麼改變。」陳蘊儂建議民眾,不要擔心工作會被AI取代,而是應該積極運用AI,把不想做但AI很擅長的事情交由AI自動化處理,達到雙贏的成效。

 

張志祺最後建議,在釐清自己的工作形態時,可以用「喜歡」、「擅長」兩條軸線來分析工作項目,將「喜歡」且「擅長」的事情留給自己做,「不喜歡」且「不擅長」的項目則盡量交由AI來做,也許能從繁瑣、無趣的工作中解脫,積極發展自己工作熱情的機會。

 

尤其,肺癌近年躍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二一年擠下蟬聯十五年榜首的大腸癌,成為新癌王。但相較常見的大腸癌、乳癌、口腔癌、子宮頸癌等篩檢,可在診所直接使用腸鏡、X光、黏膜或抹片等工具;用於篩檢早期肺癌的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受到《 特管法》限制,只能在醫院進行,形成高檢驗門檻。

 

台北國泰醫院胸腔科、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教授級顧問醫師蔡俊明點出,政府對LDCT的限制是基於輻射控管,但近年LDCT輻射劑量愈來愈低,且每次檢驗都要登錄衛福部系統,安全管理已不是問題。

 

「鄉村要有普及性,都市要有便利性。」蔡俊明認為應鬆綁規定,開放診所、健檢機構及巡迴車等多元方式,讓醫療資源觸及各地需要的民眾,有助於自我健康管理。但是,他也強調,提升篩檢可近性,是為了增加高風險族群的檢驗管道,不等於推廣「普篩」,一般民眾應該依疾病預防、個人健康管理,自主決定是否受檢。

 

然而,國內高階檢驗設備資源,是否真的量能不足或分配不均,醫界也有不同觀點。

 

「以電腦斷層儀器來說,比較少有偏遠地區缺乏的問題。」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觀察,偏鄉地區人口數較少,加上斷層掃描並非「即刻所需」且頻繁的檢查項目,以地區醫院的設備量能,應足以因應地方需求,若在偏鄉開放廣設儀器,對醫療機構也不敷成本。

 

提升多元化篩檢可近性

應不分層級回歸安全標準

 

那麼,若開放巡迴車設置斷層儀器,鎖定高風險族群巡迴篩檢,是否為解決偏鄉需求的折衷作法?

 

衛福部說明,依據目前《特管法》,其實「沒有限制」斷層掃描等儀器安裝在巡迴車上。只是巡迴車多為貨櫃或大巴士型,車體總長度至少逾十公尺,考量國內山地、偏鄉地區道路狀況,環境上恐怕也不適合發展,國內醫院設置類似巡迴車,仍應審慎評估效益。

 

賴俊良也提醒,若要推動斷層儀器巡迴車,醫院應先盤點:有篩檢需求的民眾數量,是否已經多到會排擠醫院原有病人的需求?若有必要分流,才需進一步考慮設置巡迴車。

 

不過,陳玉珍仍認為,與其醫院、診所「一刀切」,不如訂定好安全標準較重要。既然重點在輻射安全,就應訂好控管標準,確實監督落實狀況,只要基層機構能做到,中央沒有理由禁止,尤其目前安全規範已很嚴格,「大家照著規範做就好了」。

 

她強調,即使法規放寬,也不代表診所就會廣泛設置,一定會照機構能力、地方民眾的需求購置,政府不該再僅限醫院使用,造成特定地區檢驗阻礙。

 

一項法規若只從儀器技術的角度嚴加規範,可能變相加劇醫療資源的城鄉差距,政府須盤點釐清偏鄉相關儀器的分配問題,為民眾提供更多元的醫療檢查途徑。

延伸閱讀
LINE傳「?」很沒禮貌?職場上用Line溝通「別留下」的5個習慣…專家揭換位思考為什麼重要?
LINE傳「?」很沒禮貌?職場上用Line溝通「別留下」的5個習慣…專家揭換位思考為什麼重要?

2024-11-20

出清00919,錢進00922、00631L...30歲補教老師存股買房攻略:1年半滾出上百萬,放手高股息的理由
出清00919,錢進00922、00631L...30歲補教老師存股買房攻略:1年半滾出上百萬,放手高股息的理由

2025-04-06

月薪沒10萬別買房?銀行內部「收支比」門檻曝光,需達這數字才能貸款8成…買千萬房月收要多少?
月薪沒10萬別買房?銀行內部「收支比」門檻曝光,需達這數字才能貸款8成…買千萬房月收要多少?

2025-04-15

「拿到錢可買房還債…」前消防夫妻敲詐麥當勞7千萬被判入獄!聲請釋憲為何被駁回?離譜對話曝光
「拿到錢可買房還債…」前消防夫妻敲詐麥當勞7千萬被判入獄!聲請釋憲為何被駁回?離譜對話曝光

2025-04-15

愛山林(2540)雙北預售屋全部打6~7折!祝文宇為何願意「讓利」:買房比買股好,4原因客戶會進場
愛山林(2540)雙北預售屋全部打6~7折!祝文宇為何願意「讓利」:買房比買股好,4原因客戶會進場

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