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381)
科技業赴墨西哥建廠的一大痛點,就是當地供應鏈的不完整。有別於鴻海「不求人」、自己跳下來做垂直整合;緯創選擇的是,用「揪團」角度,廣邀一票台商,打造供應鏈生態圈。
在美墨邊境的科技業,緯創可說是布局最久的台灣公司。這家前身是宏碁設計製造部門的電子代工廠,在早年仍隸屬宏碁的時代,一九九六年就在與墨西哥僅一河之隔的美國德州艾爾巴索(EL Paso)設廠,生產筆電與桌機,一九九八年再前進墨西哥,於華雷斯城的現址建廠。
後來,美國廠的產能轉移到墨國廠,前者並轉型為倉儲;二○○一年,緯創從宏碁分割獨立,墨國廠的筆電產能也逐步移至中國廠區,生產主力改為伺服器、電視等,○八年,雖然華雷斯深陷毒梟混戰,但緯創抓住了智慧型手機初期商機,在墨國廠生產曾紅極一時的黑莓機。
○九年起,緯創墨國廠步入前一波營運高峰。當時,它在墨國除了組裝黑莓機,還導入該產品的SMT(表面黏著)製程,即主機板打件;一○年,其墨國廠的廠房來到三座,員工人數突破一萬四千人,是當時美墨邊境規模最大的台商。
咬牙撐過黑莓機沒落潮
中美貿易衝突讓它迎轉機
然而,也是在同一年,黑莓機在市場遭到強力競爭,市占率短短三年從二○%降至不到二%,大客戶銷售驟降,緯創只好縮編關廠;一六年,它關閉了手機廠與電視組裝廠,廠房從三座縮為一座,員工也從萬人變成一千人。
儘管規模只剩全盛時期的一成,台灣同業也陸續關閉旗下墨西哥廠,但緯創仍咬牙苦撐。那時候,伺服器,是它在墨國維持營運的最主要命脈,這張它始終沒有放開的牌,終於在一八年,讓它迎來轉機。
當年,美國與中國爆發貿易衝突,緯創也在那時打下了在這個國度的另一里程碑:繼第一家赴邊境建廠的電子廠、第一家在墨國員工數破萬的台商後,一八年,它成了第一家導入伺服器主機板打件製程的台灣科技公司。
現在,「主機板打件」已是台廠在墨國爭相導入的製程,緯創早五年就著手布局,確實有先見之明;但在當年,這個決策卻在緯創內部引發不小辯論。
當時,是緯創的一位美國伺服器客戶,為了規避地緣政治,希望緯創在墨西哥除了伺服器的組裝外,再額外導入該產品的主機板打件。只是,面對這項該公司長年在中國進行、也沒有同業在墨國做過的製程,對方給予的建置時間,只有短短兩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