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市場的需求一直都在,安提的產品很快就獲得採用。「工廠裡的研發會寫信來問,說『老闆想要把良率提升到99%,想要用AI解決。』」羅智榮笑說。
而專注開發視訊產品的圓剛科技,這次也以AI為自家攤位的主題,包含用於車隊管理的AI駕駛監控、智慧城市安控系統。該公司專案開發管理部副理賴昭仁透露,圓剛第一個AI應用,替客戶開發智慧冰箱上的AI智慧監控螢幕,「客戶就是先找NVIDIA,然後NVIDIA再推薦我們。」
賴昭仁說,AI需求的爆發在疫情前後最明顯,「(AI需求)從3年前開始起來,2020年到去年營收成長近5倍!」

▲以AI分析文本內容的技術,八維智能不只能打造自動化對話機器人,也可以進行大數據預測,應用在金融、製造、零售等不同產業。
鏡頭轉到佳世達旗下、聚焦AI內容分析服務的八維智能。這家由友達前執行副總熊暉擔任董事長的公司,是透過文字內容的語意分析,打造自動化的對話機器人,以及資料的大數據預測分析,客戶有全聯、中國信託等多家金融業者。
「客戶很多都缺工,找不到人。」熊暉說,近年政府單位、金融保險相關的公司,招募客服人員愈來愈不容易,因此開始傾向導入AI技術,以提供24小時客服服務,因此讓八維智能的服務受到青睞。
熊暉指出,導入該公司的服務後,一套系統只需兩位管理者,不僅可以顯著減少客服人數,「還可以作為助理,協助內部新進人員做訓練、回答不熟悉的問題。」
現場佳世達集團的另一家公司德鴻科技,聚焦的也是金融業的AI需求。德鴻資深協理沈宗霖,以協助保險客戶進行客戶電話查驗的服務為例指出,法規要求保險出單前,必須就業務員與消費者的通話內容,確認當中是否存在違規的話術。
「一位保險客戶的通話,可能每天要有20人聽這些錄音、每天聽8小時以上。」他解釋,礙於缺工的現況,導致錄音聽不完,也無法順利確認,然而透過德鴻提供的語音辨識服務,一天就能處理500個小時的語音內容。
筆電大廠子公司出馬
搶進汽車電子商機
除了AI這個在展期被炒得火熱的關鍵字,汽車電子則是另一個被大廠力捧、爭相展出相關產品的科技。甚至,許多過去以銷售筆電、主機板聞名的品牌廠,都在今年展會期間,讓自家醞釀多時的子公司亮相,一展其在汽車電子領域的長才。
例如全球第5大筆電品牌宏碁的展區,儘管電競筆電、裸視3D螢幕等電腦產品五花八門,但許多觀展者卻爭相參觀矗立門口的一支充電樁,這是由該集團子公司宏碁智通所設計,具備停車收費功能的智慧充電樁。
其實,宏碁早在2002年,就跨足公車廣告託播系統、交通電子票證的生意,甚至還是台灣第一家把信用卡支付導入公車的業者;後來,宏碁專注研發智慧交通,像是停車App、停車柱、公車刷卡機,都是旗下產品。
這支原本負責智慧辨識、電子票證的團隊,2017年從宏碁正式獨立出來,取名為宏碁智通,當時並著手規畫新布局,電動車市場就是焦點之一。
「很多人來建議我,是不是能把宏碁的停車柱,加上其他功能?」對於充電樁產品,宏碁智通總經理游明豐透露,公司是從「多功能停車柱」的角度切入,這是在觀察車主需求與停車行為時,發現通常電動車停車時,充電是經常被提出的需求之一,「一支結合停車柱的充電樁」,這項創意就在該公司內部萌芽。
耗時一年開發,宏碁智通集車牌辨識、充電、多卡繳費等功能於一身的「智能停車充電樁」,終於在2022年5月上線,目前已在台南市府前路、公園南路的戶外停車場,安裝了36支。
同樣是筆電大廠的華碩,也展出一支外型時尚的充電樁。現場人員表示,原來在去年8月,華碩併購一家專做停車管理的公司,成立子公司華碩智行,由華碩雲端100%持有,聚焦智慧交通商機。
在今年的台北國際電腦展裡,華碩智行展出2款充電樁和一款智慧停車柱,其中,結合車牌辨識功能的充電樁,在新北市路邊停車格已裝設500支,小型的家用充電樁也導入部分社區,頗有與宏碁一別苗頭的味道。
「我們的產品,其實都是從停車管理延伸出來的。」華碩智行共同總經理郭建志解釋,相較於其他充電樁業者,該公司的產品不只具備充電技術,而是從車位規畫到車輛管理、繳費系統都能做,而充電則變成一種加值服務。
不過,要做出這支充電樁並不容易,尤其是串接車牌辨識系統、繳費系統、政府或店家管理系統,「不是充電樁插上去就沒事了。」郭建志說,華碩智行儘管有母公司資源,但還是花1年時間,才做出結合AI、有預警功能的充電樁,「以前充電樁起火,可能燒幾小時都沒發現,但現在已經可以提前預警。」

(攝影/陳睿緯)

(攝影/陳睿緯)

▲三大筆電廠宏碁、華碩與微星,都參戰汽車電子市場,所展出的充電樁各有特色,而車牌辨識與支付功能,已經成為3家產品的標配。(攝影/陳睿緯)
電競領導品牌設50人團隊
強攻充電樁版圖
位於華碩展區另一端,在電競領域與其互別苗頭的微星,除了端出它最擅長的電競筆電、顯示卡、主機板,它還租下一個攤位,展示車用解決方案,其中就包含3款今年才剛發表、預計7月量產的充電樁。
「相同機身大小,我們充電樁的充電速度,就是比他牌快2倍!」微星客製化產品事業本部產品經理朱光進透露,他所屬的部門專做充電樁,現在團隊已有約50人。
事實上,微星耕耘車用產品超過10年,2008年更成立車用電子自有品牌FUNTORO,無論是公車駕駛儀表板,或是設置在台灣大車隊總部內,可以把各種服務訊息與資料傳送給司機的車機,都出自該品牌之手。
近年,電動車成為新顯學,微星董事長徐祥就在3年前拍板,要跟上這波趨勢,進軍充電樁市場。就他的觀點,充電樁就像一台大型充電器,「有一半來自做電腦的知識,但另一半是我們不熟的電力系統。」朱光進說,為了符合台、美、歐盟三地安全規範,研發團隊得反覆測試,並研究市面的充電樁,做出產品差異。
這些差異包括了微星的充電樁軟硬體,全是台灣製造,目前其桃園廠就有專做充電樁的產線;再來,取名為EV AI的充電樁,搭載七吋螢幕、AI車牌辨識系統,而雖然機身設計仍維持小尺寸,但充電速度硬是比競品快了兩倍。

蘋果代工廠深耕汽車市場
打造電動巴士智慧座艙
而蘋果iPhone第二大代工廠和碩,在耕耘汽車市場超過10年後,陸續打進奧迪、特斯拉供應鏈,目前產品包括車載娛樂系統、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中控電腦。這次,它在會展期間,秀出與晶片大廠恩智浦(NXP)共同打造的電動巴士智慧座艙。
「2030年台灣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現在就是投入的時間,且國外對電動巴士的需求也非常高。」和碩車用事業處總經理賴哲彥說,去年,公司接洽經濟部工業局,提及電動巴士智慧座艙系統開發計畫,雙方進一步合作,和碩也展開巴士市場的第一步。
這次和碩展出的智慧座艙,是搭載恩智浦的車用驅動IC,並精簡系統模組,像前座左右兩側螢幕可任意對調,因此若是交貨到右駕的國家,也不須重新設計。
其實,和碩曾嘗試開發智慧座艙,但都僅限於概念、無法落地,因為其中最困難之處,就是要將電機、電控、電池、煞車,與車體完美「溝通」,也就是讓車子聽懂系統指令。然而,賴哲彥透露,在過去這一年,他們跨過了這道門檻。
「這是我們的機會,智慧座艙可以上車進行實測!」他說,今年下半年,這款座艙將首次上路實測,測試通過後就能量產,而且未來該產品不只能在巴士安裝,包括貨車、物流車、乘用車,都是潛在市場。
「汽車(市場),會是整個科技業的成長動能,而它現在才剛開始。」黃仁勳在一場為聯發科站台的記者會上,無巧不巧,替這次台廠在該領域的百花齊放,下了最精確的眉批。
◎全新《今周刊App》掌握最新即時財經脈動
https://bit.ly/2W35Y7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