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很多證據顯示,AI人工智慧在數位醫療影像上的判斷準確率已經高於一般醫師,AI判讀快又準,未來會取代醫師嗎?
但看到一些大電子資訊公司如IBM等,花了巨資,想把AI運用到醫學上,大多以失敗告終。為什麼呢?
答案是這些ICT的公司及專家,由於不了解醫療生態及醫師心態,都犯了二個嚴重的錯誤:一是認為只要把AI的診斷提升到比醫師更正確,就可以取代醫師;二是把AI的醫學應用,重心放在診斷的特異度(specificity)而不是敏感度(sensitivity)。
在醫學上,決定是否採用AI人工智慧做為醫療診斷輔助的終端使用者,就是臨床醫師。在醫師心態上,如果開發AI人工智慧是為了要取代醫師,那可想而知,醫師當然是不可能採用。AI人工智慧在數位醫療影像上的判讀,由於請教的都是資深教授,加上AI學習,診斷準確率已經越來越高,超過一般平均準確率,不足為奇。但即使正確率再高,只有1%的失誤率,醫師都不會採用。
因為沒有醫師希望自己被取代,醫師根據他的經驗對病患望聞問切,再進一步檢驗、縮小疑似的範圍,將以往累積的知識、熟知的疾病模式、病患的臨床症狀與數據,綜合分析,才能做出最後的診斷,並根據他的經驗和判斷,開立最適合病患的處方。
在醫師的心態上,宣布是否罹患某一種疾病,是醫師專屬的權力與能力,即使AI在判斷數位醫療影像的準確度已逐漸高於一般醫師,但有誰能接受由一個AI或機器人來宣布自己罹病?或提出醫療診斷結果或建議?
如果診斷結果或開立的處方有問題或失誤,AI或機器人能夠負責嗎?就算病患、家屬對於診治結果有意見、出現醫療糾紛,如何對AI或機器人提出告訴?因此最後還是要由醫師負責,因為醫學不只是科學,還是信任的藝術。了解醫師的心態,就可以了解A I不是用來取代醫師的,頂多是用來協助醫師診斷的工具。
以我2000年在疾病管制局局長任內設計的一套軟體為例,這套軟體是用來幫助醫師診斷熱帶醫學病,可以說是最早的AI在醫學上的應用。當醫師把病人的主訴以及他發現的一些症狀輸入電腦,這個軟體就會幫助他依序列出5項最可能的診斷。每項診斷後面會有建議他要再問哪一些問題或做哪一些檢查。當這些資料再輸入後,診斷就會重新排序甚至出現新的診斷。最後還是由醫師依其醫學判斷做出最後的診斷,這就是診斷輔助系統,這樣醫師才可能接受,也才會樂於使用。
此外,如何將AI人工智慧或醫療機器人應用在醫療領域,設計的ICT專家在請教醫師時其實是問錯對象、也搞錯方向。不應該問臨床醫師,而是要問公共衛生專家。
公共衛生的概念是預防醫學,對象是族群,不管是對健康人的初段預防,亞健康族群的次段預防,或已經生病者的三段預防,即使對個人的預防作為,均以族群為對象思考。因此,臨床醫療應用上,最重要的價值是輔助醫師診斷、幫助提升醫療決策的品質,而不是取代醫師的判斷和決策。
在二段預防的早期發現上,最重要的是減輕醫師重複性工作的負擔,借由AI人工智慧大數據資料庫的分析,幫助醫師先排除沒有染病的個案,讓醫師專心診斷可能有罹病的患者,判斷其是否罹病。也就是說,AI在醫學診斷上的功能不在於正確診斷那一個人有病(sensibility ),而是在診斷出那些人沒有病(specificity)。
例如子宮頸抹片檢查,假設1000個婦女中有20個子宮頸癌患者,AI如果能夠把1000個抹片中確定正常的900片找出來,留下可能有異常的100片(包括那20個癌症患者的抹片),sensitivity 為100%,沒有假陰性,則醫師就可以節省90%的時間與精力,專心於剩下10%的進一步診斷,如此效率及品質必能大增。AI效率好又不會累,用來處理公共衛生的大規模篩檢是最好的運用。
AI人工智慧雖然在許多領域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不過它確實無法完全取代醫生。AI可以透過分析大量醫療影像數據來提供建議給臨床醫師,可是它仍缺乏人類醫師的直覺和判斷力。因此,目前及可預見的未來,AI是不可能取代醫師的。但就大規模的篩檢,AI的確可以發揮很大的節省人力及增進品質的效果。
作者簡介_涂醒哲
生技中心董事長、前衛生署署長、前疾病管制局長,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創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