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周四(4/20)舉辦法說會,下修今年全球半導體業景氣看法與台積電全年營運展望,甚至是終止連13年成長、首度出現衰退,不過週五(4/21)開盤台積電則是以小紅開出,最高來到520元,隨後維持在平盤之上游走。
昨天外界最關注的,莫過於台積電的高雄建廠計畫能否持續下去?週四(4/20)總裁魏哲家給了最新答案,「在高雄,晶圓廠興建工程照常進行。」只不過,這座廠的定位卻有了調整:從原本定調的28奈米製程,改為可能是3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
自從2021年11月台積電公布了高雄建廠的計畫後,依照最初的規劃,是該廠區要包含7奈米與28奈米製程產能;而到了去年底,魏哲家宣布原先的7奈米製程計畫延後,將以28奈米製程為主。
然而,就在今天的台積電法說會上,魏哲家二度宣告高雄廠區的變動,他說,該廠不會再以28奈米製程為發展主力,而會往更先進製程布局。
「我們的先進製程,指的是7奈米以下。」台積電財務長黃仁昭解釋,屆時這個更先進製程的布建,會以當前台積電客戶的需求調整。
他坦言,同為先進製程的6奈米跟7奈米產能,需求「不是很好」,而5奈米製程目前已經有持續擴充產能的廠區。因此,法人認為未來高雄廠區的布局,可能會以魏哲家口中「需求超過供給」的3奈米製程、甚至更先進的製程為主。
只不過,台積電暫緩高雄廠28奈米製程的計畫,並不代表該製程的需求不佳。以賽亞調研調查,台積電28奈米製程「維持在健康水位,沒有太大幅度的調整。」魏哲家今天也提到,28奈米製程的需求長期看好,該公司除了日本廠和中國廠有28奈米製程的擴產計畫外,也在評估歐洲建新廠的可能。
只是,目前台積電在南京廠的28奈米擴產計畫,黃仁昭表示,「擴完就會先暫停。」亦即該廠從2021年展開的擴產計畫,在今年達到月產能4萬片後就會踩煞車。法人解讀,台積電應是考量美中貿易戰、晶片戰等諸多不確定因素,因此對中國廠區採取「保守發展」的策略。
這場法說會中,值得注意的還有6/7奈米製程需求下滑的狀況。法人分析,除了由於AMD、NVIDIA等客戶從原本的6/7奈米、轉移到5奈米生產,加上此時出現的需求缺口,又遭逢手機市場衰退,讓原本要轉移到6/7奈米製程的通訊晶片,需求難以提升,成為台積電第一季6/7奈米製程需求下滑主因。
此外,法人也指出英特爾Meteor Lake處理器的延後,也拖累的台積電的6/7奈米製程產能利用率,原本英特爾委由台積電生產的部分晶片組,必須配合英特爾的延後量產,而無法填補今年第一季6/7奈米的產能利用率。
儘管面對當前市場需求的下滑,魏哲家仍有信心台積電將在今年第二季,「跨過業績週期低點,」並強調公司今年的成長表現,仍將優於半導體產業表現。黃仁昭也表示,先進製程的貢獻比例仍有上升的空間,以3奈米製程為例,「現在(產能)供應不夠,所以(需求)一定是全滿。」
黃仁昭指出,在這個基礎下,台積電能以策略性的價格,將海外廠區較高的生產成本吸收掉,「53%的長期毛利率,我們是可以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