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資本市場最為追捧的關鍵字,非AI(人工智慧)莫屬,然而,這個因為聊天機器人ChatGPT而暴紅的科技,並非現在才橫空出世,實情是,它早已悄悄蔓延,在你的食衣住行各個層面。
我們與AI(人工智慧)的距離有多遠?其實,它早就在你日常生活的四面八方蔓延開來。
從麥當勞的一塊炸雞,到耐吉(Nike)專賣店的一件運動衫,這些看似外觀、口感與過往無異的商品,現在,它們的產製過程都有AI參與其中,而這背後意味的是:全球不分科技業、傳產業,都正在「被AI」。
像台灣紡織股王、擔任耐吉供應商多年的儒鴻,已經把AI這項科技,應用在布料染色、成衣設計;麥當勞兩大供應商、「肉品雙雄」卜蜂和大成,它們現在不僅用AI養雞,甚至用AI推測雞隻是否健康。卜蜂董事長鄭武樾告訴我們,現在養雞「不用AI不行!」
「AI將在2023年達到轉捩點。」全球第三大筆電品牌戴爾(Dell)台灣總經理廖仁祥更透露,戴爾已經開始使用AI向經銷商報價,而且當對方想殺價,AI甚至能自動給出折扣建議,換言之,你在3C賣場看到的筆電標價,某種程度,其實是AI訂的。
全球各大企業「被AI」的程度有多廣?IBM,這家十二年前就推出AI對話機器人「華生」的公司,已連續三年進行企業AI調查,去年最新結果是,7502家企業中,有35%在內部導入AI,較前1年成長4個百分點。
企業AI滲入有多深
反映一國製造業轉型企圖
就國別來看,「AI化」似乎與一國製造業的轉型企圖大有關聯。在該份調查裡,長年穩居「世界工廠」的中國,AI化程度排名第一,去年約有58%企業應用AI;而緊追在後的,就是過去以軟體業見長、目前在硬體製造業急起直追的印度。
儘管去年底以來因為聊天機器人ChatGPT暴紅,讓AI變成科技顯學;但,早在2016年Google旗下的人工智慧AlphaGo擊敗世界棋王李世乭後,不僅讓AI新創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全球各大企業也陸續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