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爆發逾1年,戰場上的無人機應用,帶給台灣無人機產業哪些啟示?
對此,經緯航太董事長羅正方認為,無人機的「大腦」,也就是飛行控制技術,絕不能假手他人;此外,當無人機可越飛越遠,影響回傳的網通科技,便更顯重要,若能有效集結前述兩項能力,台灣無人機產業的表現,「一定會超越以色列、土耳其。」
羅正方和雷虎科技董事長陳冠如,日前在《數字台灣》節目中,與主持人、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共同針對台灣無人機產業前景,進行深入探討。
在羅正方看來,無人機的重要性,已於俄烏戰爭中充分展現,此事帶給台灣的啟示在於,「戰爭已經不是數人頭的絕對,利用科技實力,以無人機搭配精準的砲彈、飛彈,是能以小搏大的。」
當前,台灣的無人機發展,有中科院領軍的8款大型無人機,為加速量產,國內業者,已成為其供應鏈後援;另一方面,尚有經濟部、國防部,攜手合作的5項軍用商規無人機標案。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和來賓羅正方、陳冠如,共同探討台灣無人機產業前景。(影音:取自《數字台灣》YouTube頻道)
若無人機是保家衛國必要手段 就不能等打仗時才嗷嗷待哺
「隨著台灣外部環境越來越險峻,我們面對的武統威脅越來越大,如果無人機在未來的台海戍衛,是保家衛國的必要手段,我個人認為,就不能等到打仗的時候,才在嗷嗷待哺、等待馳援。」羅正方強調。
陳冠如也提到,俄烏戰爭讓外界看見,商用無人機也能在軍事場合,擔綱要角,「去年10月,雷虎科技取得經濟部工業局T-400無人機中大型載具的開發,這是個軍民通用的個案,我們往這個方向發展,是因為我們看到,俄烏戰爭之後,未來,台海之間,無人機用於巡防、搭載雷達,可扮演重要角色。」
談到國際上的無人機產業發展,羅正方分析,美國擁有領先地位,「已經讓大家看不到車尾燈了」;至於中國,則是透過政策補貼,傾舉國之力,花10多年時間,在深圳打造出4000家供應鏈業者,不斷壓低成本,開發出近百種無人機。
「對全球自由民主同盟來說,現在要砍斷(無人機)紅色供應鏈,就必須加速、趕緊做起!」羅正方說,相較於戰鬥機等大型載台,無人機沒有駕駛員,因此發展期程較短,台灣欲從事軍工產業,可從無人機做起。
估未來3年鍛鍊出垂直整合分工 讓無人機零組件自主化、國產化
陳冠如亦提及,對岸已建立約4000家無人機供應鏈業者,這是台灣必須積極追趕的部分,無論訊模組、傳感器或控制器,對台灣業界來說,都不困難,但過去相關業者都是做代工、提供元件,未能整合出模組化產品,「很多相關供應鏈,都急需業者來參與。」
羅正方估計,未來3年,台灣可望從上游的設計研發、製造,到後端的操作、教育訓練和後勤補給,鍛鍊出無人機產業完整的垂直整合、分工,「利用過去供應鏈的優勢,把各式各樣的零組件自主化、國產化。」
至於台灣該如何在全球無人機產業鏈中,占有一席之地?羅正方稱,首先,無人機的「大腦」,亦即飛行控制技術,絕不能假手他人,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所謂大腦,就要有高速運算晶片,結合影像視覺上的人工智慧(AI)分析」;其次,無人機在有效作戰半徑內,回傳即時影像的網通技術,也很重要。
羅正方認為,若能將台灣優異的電子業基礎加以整合,克服以上兩項挑戰,未來台灣無人機產業的表現,一定能超越以色列、土耳其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