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升溫時,台灣半導體業者成為各國爭相邀請設廠的對象,也引發部分聲音質疑這是「去台化」的前奏,但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總監楊瑞臨精算出一數據證實沒有此疑慮。
2023《今周刊》科技趨勢論壇周二(2/21)登場,請到海內外產官學專家一起討論「台灣科技全球戰略新布局」。其中,對於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到海外設廠是否有去台化疑慮,楊瑞臨肯定表示:「沒有去台化疑慮。」
楊瑞臨計算,預估台積電到了2025年時,5奈米以下製程,在台灣的產能應該接近8成(78%),並沒有降低很多。如果以美國的角度來看,單單只靠台積電,在美國5奈米以下製程的占比大約會有21%~22%,如果加上英特爾的產能,數字會再提高到3成左右,符合美國對國安的疑慮與依賴。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總監楊瑞臨。(照片來源:今周刊)
此外,楊瑞臨也預估,台積電到美國設廠將能發揮定錨作用,往上會帶動加拿大的半導體材料發展,往下帶動墨西哥資通訊產業發展,在未來10~15年會有很大的綜效。
其中,分析未來國家在半導體的科研政策,預估將愈來愈著重國際合作而不是台灣自己從零到一做研發,「過往講到國際合作,多數談的是台美、台歐或台日,但加拿大在光量子研究很強、非常領先,是台加開啟合作的一大契機。」
若要開啟台加合作,就需要有遠見與野心的台灣廠商赴加拿大打拼,貿聯國際分享自身的成功經驗指出,公司2015年前最重要的客戶都在北美,對於後續有興趣前往加拿大發展的台廠,貿聯總經理胡永昌建議:「靠近客戶很重要,應該以貼近客戶為主、符合客戶需求,就會有清楚的市場地位。」
KPMG安侯建業科技、媒體與電信產業主持人李威陞則分析,大趨勢大家都知道,不過不管科技怎麼變管理實力更是硬道理,「打仗不能沒有兵糧,如果台灣廠商想跨國在海外設點、購併公司,一定要有後備兵力,像是財法、稅法、文化研究,否則很難展開雄才大略的擴展。」
KPMG安侯建業科技、媒體與電信產業主持人李威陞(照片來源:今周刊)
加拿大駐臺北貿易辦事處貿易暨投資處處長敬獵人(Ed Jager)則說,台灣跟加拿大有很多相同處,但也有很多不像的地方,舉例來說,加拿大是世界第二大國,擁有潔淨的冰河水,也擁有所有製造鋰電池的原材料,坐擁豐富的天然資源,這點與台灣可說是相當互補,鼓勵台灣廠商來加拿大探探路。
加拿大駐臺北貿易辦事處貿易暨投資處處長敬獵人(Ed Jager)。(照片來源:今周刊)
敬獵人更以多加台廠為例分析:「像是台積電、貿聯、李長榮、台達電、東元、趨勢…等台灣廠商,都在加拿大有據點,加拿大的移民政策開放,不論人才從哪裡來,你的成功故事就是我們的成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