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那時最好的學生不是學理工就是念醫科...」貝爾實驗室全球執行副總裁許濬:填志願影響一生

「那時最好的學生不是學理工就是念醫科...」貝爾實驗室全球執行副總裁許濬:填志願影響一生

許濬

科技

時報出版提供

2023-02-22 09:05

編按:貝爾實驗室是AT&T和朗訊科技一級機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技術機構。自1925年成立以來,從發明電話,以一日至少一專利的速度,發明晶體管、激光、資訊理論、數字信號處理、通訊交換、數據傳輸、移動通訊、光通訊、語音識別、多媒體技術,和UNIX®操作系統、C/C++ 計算機語言等人類文明的標桿,並致力於包括數學、統計學、物理學的基礎科學研究。到目前為止,貝爾實驗室擁有13位諾貝爾獎得主。它將通訊理論、創新思維、和科學管理有效結合,引領美國的富強,對現代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這裡講述了貝爾實驗室歷史上唯一職位最高的華裔執行副總裁,隨後又擔任公司事業集團,歷史上唯一職位最高的華裔總裁的許濬豐富的人生故事。

 

我1959年在師大附中畢業。台灣的制度我在前面提到過,跟大陸的制度蠻接近的。暑假的時候,就是應屆的畢業生到了暑月,7、8月一起考聯考,所有的大學一起來招生,然後根據分數跟志願分發到不同的學校跟院系。那時我們也是一樣,就是考的人很多,大家都是盡量想進最好的學校。那時大家都覺得,台灣大學是都想要進的一所大學。現在也還如此。

 

台灣的大學,層次很明顯,不像中國大陸,也許有的學生在清華、北大之間有所選擇,或者由於地域的考慮,願意選離家近的大學。南方人也許願意到復旦、上海交大或者是南京大學,或者浙江大學離家裡面比較近點,學校也是非常的好。台灣的話,台灣大學是一枝獨秀,大家都想去考。考的話,就要決定考哪一些科系?那個時候,大家對科系的選擇,學校也沒有什麼老師來輔導,甚至老師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所以一般來講,大家都是說找那個學校裡當時最熱門的科系,讓大家去考。

 

真正說是在那時對自己的興趣,有比較深的瞭解的人,我想很少。當時整個的台灣的環境還是比較落後,學校老師對就業這些的觀念,跟現在也很不一樣。當初一般來講,就是如果選學工的、學理的差不多都是到美國去進修,因為在台灣本身,吸收這些人才的能力非常有限。如果是學醫這一類也可能留下來,然後還有一些,比如說商科都是留在台灣做事。

 

我自己呢,在學校,中學分為甲乙兩組。甲組是理工方面,包括醫類,乙組是文組。如果一個人性向比較偏重文學、歷史方面,這一類算是乙組。這兩組在高中的時候已經決定。考試的時候,題目也不太一樣,考甲組的,物理、化學、數學考的多;文組方面,就是文的東西考的比較多,比如說地理、歷史這些。考甲組,不要考這些,而是多考物理、化學;乙組就要考歷史、地理。我們分科時候,也有相當的限制。自己對文學歷史的都還蠻有興趣,可是很早就決定,我要學科技的,一定是在理工的方面。我覺得一個人的興趣跟做的事情,有的時候你做的事情也是你最有興趣的東西;有的時候,你做的事情跟你有興趣的東西不一定是完全一樣,相輔相成觸類旁通反而可能還更好。

 

(圖片來源:《大其心》)

 

另外一個當然是很實際的考慮,在那種時代,所謂最好的學生一定是要去學理工,或者是學醫。因為這一類將來出國方便,找事方便,收入也比較好,社會的地位也比較高。學文學的歷史方面其他方面,除非特別優秀,就會受到很多限制。這些東西全部都考慮進去,然後再加上家裡大家討論的結果,對我來講,很早我就決定就是要唸理工。

 

我也很早就把醫科排除了。我雖然對很多學科都有興趣,但對於生物,中學的時候對解剖,這類的課我是非常沒有興趣;並且有一樣東西,我很不喜歡,不喜歡看到血。看到人家流血,心裡就會很不舒服。做醫生如果很怕看到血,對這方面又很沒有興趣,即使是內科醫生,我想是很糟糕的醫生。所以我早就決定不學醫。唯一不是百分之百的確定,就是在理工方面,選哪一門可能對我自己將來最適合?這種選擇,當初的話,可以說是一個完全沒有根據的選擇,也沒有太多的人來幫你的忙,或者提供一些參考,可是這個選擇對這一輩子,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常常覺得一個人作出對自己最大的影響的決定時,可能並不是花了很多時間,有時花了很多時間作了決定,到最後看看並沒有什麼太大分別;左也可以,右也可以。不過當然事先不知道,事先如果知道就不會這樣做,肯定會多花一點時間,去想一些重要的事情。我們常常不知道,哪些會對自己影響最大。

 

我們考大學,在那之前,我們那一段時間,很多人對純理科有很大的興趣,尤其是物理跟化學。這個原因,其實是一個外在的原因,就是當初楊振寧先生、李政道先生得了諾貝爾獎,因為那個時候他們兩位是華裔,華裔第一次得到了這個世界上的科學最高榮譽,最不容易得到的物理獎;他們獲獎,不管是在大陸、在台灣都有極深遠的影響。很多人都是覺得這是一輩子最好的、最重要的目標。所以當初唸物理是一個極為熱門的科系;跟著物理熱起來,化學也相當的熱,化學有諾貝爾獎;其他數學很可惜,數學其實在很多方面,對科學跟工程來講,是最基礎的東西,可是當初這位諾貝爾先生設獎的時候,沒有設一個數學獎,這對數學有一些很不利的影響,覺得既然沒有諾貝爾數學獎,我就不去唸了。所以在台灣要準備考大學的時候,選志願的時候,物理跟化學,尤其是物理,是一個極為熱門的科系。工學院需要考慮的是,那時候台灣大學工學院只有4個科系,按照次序土、機、電、化,就是土木系、機械系、電機系跟化工系這4個系。

 

(圖片來源:《大其心》)

 

當初考大學的時候填第一志願就是在想,我到底是對哪一個比較有興趣?事實上那時候對這些東西都沒有什麼暸解;學校的老師也沒有什麼暸解;就問問已經在唸大學的同學哥哥姐姐他們,也是眾說紛紜。父親那時候不在台灣,在韓國做事情,那時候打長途電話是不可能的事,跟他之間,就是寫信。父親自己是學文學的,對小孩子的選擇跟教育是抱著比較開明的看法;就是說如果我喜歡唸什麼就去唸什麼,他沒有太多的意見,我做什麼他都支持。母親當然是希望我作一個最好的決定,可是她自己也沒有辦法知道怎麼樣是一個最好的決定。

 

我跟很多人談過以後,自己也想了一想,最後就是在兩個科系之間需要作一個決定,一個是物理系,物理系是研究宇宙最基本的東西,是一個很偉大的學科,剛好不久之前楊先生、李先生也得到了諾貝爾獎,覺得最好的學生應該去唸這個。另外在工學院,我覺得對電機系比較有興趣,對土木蓋房子,土木系做建築方面的東西,大的機械,還有化工這些東西我沒有什麼興趣;對電機方面蠻有興趣的。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當初台大電機系有一個外號,叫做留美先修班,就是台大電機系畢業的學生,幾乎所有的都到美國去深造,有的拿到碩士,有的拿到博士。那個時候做事情,尤其拿了博士學位,台灣可以說沒有什麼就業的機會,大家就留在美國繼續做事了。對台灣的學生來講就是一條出路。我自己就是面臨一個決定,到底是去唸物理還是去唸電機。

 

這個事情在我填志願之前我也想了很久,最後到了要填志願的時候非填一個不可,我想了以後,最後決定還是填的電機系。當初好像覺得物理也好電機也好,反正沒有想到,將來的影響會有那麼的深遠,因為我覺得人做事情常常都是碰到二分法的時候你就做一個決定,又碰到二分法的時候就做一個決定。

 

在做第一個決定的時候,可能覺得差別沒有那麼大。實際上我們那時候的想法是,在工學院,電機跟物理之間的距離是最近的,所以有的人就說,我先去唸電機,如果我真的有興趣,要做物理科學家,到了美國,我再去唸物理;有的人就是想,我先去唸物理,將來我真的對工程有興趣,對工程的興趣比做這百分之百的科學的興趣更高的話我再換。這想法在作決定的那一刹那看起來好像是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事實上,進到學校以後,4年下來,唸的課程有相當大的差異。

 

然後等到再去申請國外學校的時候,由於以前唸書的成績,跟你唸的科目不同,申請學校的時候又有很大的差異,再一步一步走下來,結果就變成兩條完全不同的路了。我現在想起來,這個決定對我來講,也是一生中一個極為重大的決定了。

 

由於我是唸的電機系,所以到了美國,剛好那時候電腦科學系處於開始萌芽的階段,電腦科學系剛開始成立,很多都是從電機系裡面分出來的。因為當時的電腦科學,主要偏重於電腦的硬體方面,軟體還是一個很新的觀念,很多人那時候對軟體還是覺得不足為奇沒有什麼用的。因為電腦科學系剛剛從電機系分出來,所以唸電機的人去唸電腦科學,就是一件很順理成章的事情。可是如果唸物理的要去唸電腦科學,就等於轉了兩個彎,所以也就是說我講的這個距離,不知不覺中越來越遠了。

 

我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唸書的時候,那裡的電腦科學系也成立沒有多久,去唸一個新的科系,我覺得蠻有意思的。

 

由於電腦的發明,電腦科系的成立,電腦跟通訊兩個領域就越來越接近。因此,我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拿到電腦科學的學位後,唸博士的時候就往通訊的領域方向走了。美國學界講究師承血統,我的運氣很好,碰到一位非常好,非常優秀的一位導師,李納德.柯藍洛克教授(Professor Leonard Kleinrock),他那時候非常年輕,還沒有很出名,我是他的第2位博士生。後來很多人尊稱他為「互聯網之父」(Father of the Internet),因為他在很早就做了一些互聯網,就是因特網的基本的研究,一步一步這樣走過來,機緣湊巧,就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當初,在1959年填寫考大學志願,是先填後考,不像現在有的地方是考完以後,你知道你成績,才決定志願是什麼。當時先填,填完以後就不能改了,下面的路就等於全部定了,所以當初填志願的時候再也沒有想到這樣一步步下來,對這一生有很大的影響。

 

我想起另外有位跟我交情不錯的同學,也是我們師大附中同班的同學,他的成績非常優秀。當初對於優秀的學生,尤其是在數理方面好的學生,很多人都鼓勵他去唸物理。他本來不是很想去唸物理的,可是家裡面就說你的成績這麼好,我們希望你一直唸物理,希望你將來能得一個諾貝爾獎,這個想法現在肯定覺得太單純了,甚至有點可笑,可是當時很多人都是這樣的想法。

 

他在家裡面的影響之下就去考了物理,考的成績非常的好,然後就去唸台大物理系。唸完物理以後,不知道是第一名還是第二名,反正是很好很優異的成績從物理系畢業,我們都後來到美國來唸書。他得到了一個物理學博士,然後就在高能物理方面做研究的工作。

 

可是很不幸,他得到學位,甚至他還沒有得到學位之前,物理這一領域,是一方面還有很多重要物理的問題需要解決,另外一方面,物理方面的經費越來越短縮,因為那時候基本物理研究人員相對來講比需要的人員要多很多。物理的問題當然是很重要的問題。我在另外一本書裡面提到過,不是問題重要就一定要很多人。做最高深的,對科學方面最重要的,研討最基本的問題,我們雖然要一個很精幹的團隊,要最好的人才,可是人數多了沒有用,太多人、大部分人都是浪費掉了;因為真正能夠思考這些問題的人,世界上並不是很多,加了很多人上去,他只能在旁邊做一點打雜的工作。這些人在別的領域也許可以做得非常好,可是進到極為高深的基本的物理的研究的時候,常常由於有人比他更好,他就沒有發揮的機會,我這位同學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他唸書一直唸的非常的優秀,以台灣的標準來看,在物理界他算是學得非常好的,可是他到了美國以後,因為世界上所有的最好的物理學家、科學家都被美國吸過去了,在這裡,若不是頂尖裡面的頂尖裡面的頂尖的話,就很難出人頭地。所以他就是始終找不到一個很好的工作,老是做博士後,拿了博士20年以後還是找不到一個教書的工作,因為這方面人才非常多,需求並不是那麼大。他的職業生涯也就被耽誤了,可惜了。

 

後來也見到過他2、3次,大家也談起來,老朋友當然見面講話也比較隨便一點。他常常覺得當初這個決定,他非常的後悔,現在也來不及再去改,等於是越陷越深,也沒有辦法走第二條路,始終在學校裡面隔幾年就換一個學校,去做一些博士後,幫人家去做一些研究工作。

 

我講這個事情,倒不是鼓勵大家不要去唸物理,而是說唸科系的話,一方面是自己的選擇;另外的話就是這個選擇,將來的一些後果,這些後果如果越早想得到的話,那這個選擇的時候作的決定,後悔的機會也就越小。我覺得我們中國人常常有這個想法,總是喜歡做很偉大的事情。有時候目標定的可能稍微太大了一點,這樣做起來可能比較有點不實際,對自己肯定也不是很好的理想。

 

作者簡介_許濬博士(Dr. J. Carl Hsu)

主要經歷: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計算機碩士、博士。
台灣大學電機系畢業。
貝爾實驗室歷史上唯一的華裔全球資深執行副總裁。
朗訊及AT&T公司歷史上唯一的華裔事業群總裁。
2000年之前擔任朗訊科技通訊軟體集團首席執行官時,將一個長期經營虧損的集團轉變成為整個通訊軟體界的佼佼者。1999年用幾十億美元成功地收購了美國當時的一些高科技公司,並將其完全融入朗訊文化。
領導並主持AT&T長途交換系統平台及性能換代,為公司節省了五十億美元。
高新科技界第一位得到國際工程管理學會年度大獎──國際工程管理學會獎的獲得者。
領導並主持世界上第一個在大型機上運行的UNIX ®操作系統。
1969年在UCLA實驗室誕生的第一個互聯網網路電話的研究成員。
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學會終身院士(IEEE Life Fellow)。
唯一獲得四次貝爾實驗室總裁金獎的科學家。
貝爾實驗室亞裔美人平權創始人之一、主席。
美國羅杰斯公司(Rogers Corp.)董事。
美國傳度公司(Trident Microsystems Inc.)董事。
台灣大哥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北京信威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美國埃森哲公司(Accenture Plc.) 網路指導委員會常委。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大其心

延伸閱讀

台達電(2308)創辦人鄭崇華聊創業:當時我想我定是瘋了,創業後10幾年,我一天到晚擔心公司會倒掉...
台達電(2308)創辦人鄭崇華聊創業:當時我想我定是瘋了,創業後10幾年,我一天到晚擔心公司會倒掉...

2023-03-09

曾覺得退休打高爾夫球、喝茶的日子,太慢了...在國外走過生死關,劉宇環:我們都該小心「工作中毒」
曾覺得退休打高爾夫球、喝茶的日子,太慢了...在國外走過生死關,劉宇環:我們都該小心「工作中毒」

2023-02-23

「把你的那頂皇冠留在車庫!」百事傳奇CEO談女性職場與家庭:那一晚,母親的話替我上了一課
「把你的那頂皇冠留在車庫!」百事傳奇CEO談女性職場與家庭:那一晚,母親的話替我上了一課

2023-02-02

「賺了錢就買下整座山!」36歲籌措30萬創業,台達電(2308)創辦人鄭崇華:外公教會我3件事影響一生
「賺了錢就買下整座山!」36歲籌措30萬創業,台達電(2308)創辦人鄭崇華:外公教會我3件事影響一生

2023-01-19

「他們應該萬萬沒想到,台積電會變得如此重要!」張忠謀會走到台灣半導體之父,得從這家公司說起...
「他們應該萬萬沒想到,台積電會變得如此重要!」張忠謀會走到台灣半導體之父,得從這家公司說起...

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