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多年的安控廠利凌,過去曾經在中國擁有不小市占,後續因為中國廠商攻城掠地而退出當地市場。
不過在布局多年後,現在也逐步站穩AI新市場。
不管是台灣本田汽車維修站門口,或是日本停車場、泰國的道路上,當車子經過,負責自動辨識車牌的監視器、辨識系統,其實很有可能來自台灣一家位於新北五股的公司,利凌企業。
成立超過40年的老字號安控品牌利凌,由許潭彬、許正忠兩兄弟一同成立,一開始從攝影機的腳架做起,後來因為日本客戶的委託,一腳踏入了監視器產業,做起了真空管攝影機市場的生意。
目前擔任利凌資訊長的胡志剛分析,雖然日本公司產線的要求高、驗證過程很辛苦,當時日方更是每半年就會派員飛台灣,對產線進行一趟完整檢查,不過也是經過這樣的磨合後,講究誠信的日本公司成了長期穩定的訂單來源。
站穩腳步之後,利凌大約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西進中國設廠,並且在中國南方地區擁有不小的市占率,一度,在中國的監視器產業裡,甚至有「北敏通、南利凌」的說法出現;微妙的是,敏通同樣來自台灣新北五股,也曾靠著切入日系客戶打江山,然而,這2家曾在中國市場各擁風光的業者,此後的發展卻頗有不同。
隨著中國本土監視器廠商崛起,讓台廠風光不再,如今的敏通,開始做起生技、醫美的生意;至於利凌,據內部回憶,當時不但原本動輒1萬到2萬台的月銷量,忽然砍到剩下一半,中國政府也開始要求中國銷售的攝影機需要符合各項認證,各式特殊新要求陸續出現。
種種逆風,讓利凌在5年前決定壯士斷腕,開始逐步退出中國市場,甚至在2018年決定把中國製造廠賣掉。在另一方面,利凌也積極尋找轉型的方向,胡志剛指出,「像是海康、大華這些中國廠商,都在追求大量、低價市場,我們就在思考,怎麼去避開這些地方。」
因此公司同時決定,開始導入AI(人工智慧)謀求轉型,選定以智慧交通作為第一個推廣的場域,並且當中最重要的影像處理、運算晶片,都以使用美系廠商英特爾、輝達甚至安霸為主,盡量避開「中國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