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六日,全球組裝代工龍頭鴻海正式宣布處分中國紫光集團持股,究竟相隔不到半年隨即撤資,背後有什麼原因?
喧騰一時的鴻海入股中國半導體集團紫光一案,在十二月十六日正式畫下句點。鴻海以時間接近年底,加上投資程序無法定案為由,宣布將間接投資紫光的兩成持股,全數賣給一家名為「煙臺海秀」的中國公司,據公開資料,這家公司大股東就是操刀紫光重整案、由李濱創立的智路資本。
不過就在這項公告案的前一天,「脫胎」於紫光的記憶體製造廠長江存儲,才正式被打入實體清單中,雖然現在的「新」紫光集團已經不包括這家公司,但是僅時隔一天,鴻海就宣布出清紫光股份,難免引發聯想。
權衡輕重 入股案踩煞車
一名半導體業界人士指出,當初鴻海是在七月透過智路資本成立的控股公司間接投資紫光,不過後續隨著美國從八月起,透過多項法律箝制中國半導體業,或許讓鴻海決定重新評估。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也在這樁交易案的隔天表示,鴻海的賣股舉動,可能與地緣政治、產業布局變遷有關。
一名IC設計公司總經理也認為,鴻海先前的投資案太多,現在大環境不景氣,不難理解公司會選擇踩煞車,「就是要把現金留下來。」
儘管業界耳語不斷,然而,台灣政府的態度,或許才是此案破局的關鍵。
時間回到今年七月。當時,對於鴻海近乎「先斬後奏式」的紫光入股案,不僅台灣的證交所、投審會相繼祭出罰款,經濟部也不只一次對外表示,該案須經過工業局召開關鍵技術小組會議審查;八月,外媒《金融時報》更引述一名匿名官員的說法,指出台灣政府並不打算讓此案通過。
而後,在政府要求下,鴻海補件多次,但經濟部旗下的投審會依舊不放行,過程中,該集團董事長劉揚偉也在法說會上表示,外界對這個案子存在許多誤解,「如果相關單位不核准,我們會有相對應的備案。」 如今回頭來看,他口中的備案,應就是選擇主動放棄、不再與政府繼續衝撞。據了解,鴻海是了解該投資案不會通過後下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