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2330)在美國亞利桑納州的晶圓21廠週三(12/7)凌晨舉行移機典禮,不僅美國總統拜登出席致詞,蘋果執行長庫克、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超微半導體(AMD)董事長蘇姿丰等,幾位台積電主要客戶都前來站台。
不過,台積電赴美投資卻引發「去台化」質疑,對此,經濟部提出4重點,強調半導體最先進、最主要製程,都會繼續根留台灣,並不會有去台化的情形發生。
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也提出5大觀察,認為這對美國政府來說,是重要的宣傳機會;對台積電而言,更有利爭取訂單跟吸引人才。
吳金榮7日上《年代向錢看》節目時更表示,台積電是台灣之光,「台積電實現了台灣人夢想沒辦法做到的事情」。
吳金榮指出,這場移機典禮貴賓冠蓋雲集,台積電重要的客戶全都參加了,堪稱「比大拜拜還厲害」,更是十足的世界之光,「就連政府花錢想做公關都請不到這些大咖。」
移機典禮的前一天,白宮和台積電都發表聲明,宣布台積電的投資從120億美元增加到400億美元,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廠(Fab 21),也就是21廠,原本是月產能2萬片,如今再蓋3奈米廠,吳金榮預估,兩個廠各有2萬5千片的產能。
吳金榮說,魏哲家在台積電第3季的法說會上表示,2奈米是2025年量產,所以2026年量產3奈米,但事實上台積電已經量產2奈米,有說法指稱會「掏空台灣」,吳金榮認為不可能,「這是把台積電的技術向全球展示,而且也是安美國的心。」
▲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談台積電美國設廠。(翻攝年代向錢看YouTube影片)
台積電Fab 21的「誕生之痛」
吳金榮在節目上表示,華爾街日報曾報導台積電在美國設廠有5個誕生之痛:
第一、建廠成本過高
當時台積電到美國設廠,光是土木建築價格就很高
第二、缺乏人力
第三、聯邦法規要求增加成本
台積電建廠速度比英特爾快上許多,而英特爾也要在亞利桑那州蓋兩個先進廠,投入200億美元,吳金榮說:「台積電現在已經可以移機進去,英特爾現在還沒看到」,這就是為何台積電不計成本的原因;而美國法規也和台灣不同,因此也增加很多的成本。
第四、人力成本大幅增加
台灣的工程師外派的話成本會增加很多,同時也要照顧工程師在台灣的家屬;再加上台積電要求很嚴格,「內部三班制,這在美國很少見,成本及加班費都很可觀。」
第五、營運成本高
談及台積電在美國設廠的成本,吳金榮表示「折舊成本相當高」,節目主持人也說真正的成本在於「折舊」和「儀器」,屬資本支出的資金壓力最大。
吳金榮說,1個5奈米廠大概需要100億美元,3奈米廠可能需要200億美元,這也是拜登在典禮上提到,台積電到亞利桑那州投資400億美元(約1.2兆新台幣)的原因,「台灣一年國家總預算才2兆多台幣」,而半導體廠能拿出400億美元實力的也不多,「能玩得起的只有三咖,一咖是台積電,第二是三星,另一個是英特爾。」
▲蘋果執行長庫克出席台積電移機典禮。(翻攝AIT臉書)
台積電為何敢到美國設廠?
談到台積電這次敢到美國設廠,吳金榮表示,其實川普政府2019年就曾極力地要求,2020年也是極力催生,到最後出現一個晶片法案,「雖然是520億美金,但事實上只有395億美金補貼在晶片的先進製程製造」。
吳金榮預估,此次台積電投入400億美元,之後可以拿到更多補貼,如果以120億美元來看,大概可以拿到40億美元左右。除此之外,25%稅賦抵免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美國總統拜登出席台積電移機典禮。(翻攝AIT臉書)
台積電前腳去美國 英特爾執行長後腳訪台「固樁」
針對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昨(12/7)日出席在台北舉辦的年度永續日活動,吳金榮預測,他來台灣有2個目的,第一是來避風頭、第二是來固樁,「他已經來過兩次台灣,前兩次來是要顧台積電的樁,要給他足夠的晶圓供應,這一次來是要去找宏碁、華碩、技嘉等台灣主要的供應鏈,要求他們買英特爾的IC。」
可以看出先前季辛格訪台是要解決「供應不足」為目的,而此次是希望拓展市場以解決市占率流失、庫存過高等問題。
吳金榮指出,英特爾現在的困境「很麻煩」,英特爾前三季的銷售額年成長率都是負的,今年預估全年的營收,才640億美元到660億美元之間,比去年大概負成長20%左右,「所以他除了台灣,之前還去日本,接著要再去韓國,跟三星的李在鎔、SK集團、現代集團和LG等集團負責人會面。」
半導體躺著賺的時代過去了?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再度下修半導體的成長,吳金榮表示,明年半導體是負成長,「其中一個負成長最嚴重是記憶體,大概會負成長17%,其他像是邏輯晶片負成長會比較少」,相對樂觀地仍是晶圓代工,所以台積電才敢砸這麼多錢;不過,吳金榮也說,「明年台積電第一季營收會比較不好,但是情況會像倒吃甘蔗。」
5大觀點分析台積電美國廠移機典禮
據ETtoday報導,吳金榮針對台積電美國廠舉行移機典禮提出5點分析:
- 相當具有歷史性指標意義,除了美國本土終於有最先進製程,同時也給美國政要宣揚政績機會。
- 台積電在美國建置5奈米甚至4奈米以及未來的3奈米製程,美國客戶未來不用每次都得飛到台灣洽談生意,在地緣政治緊張之際,既能給客戶安心,也能提供客戶就近產能需求。
- 台積電目前已有為美國國防部代工戰機及各式武器的晶片,在亞利桑那州廠量產後,更有利爭取美國國防及政府特殊需求訂單。
- 部分人士擔憂,台積電將500名高階工程師送往美國,是在「掏空台灣」,但吳金榮反對此看法,他認為去美國廠的員工佔台灣總員工數的比例很少,而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站穩腳步之後,反而有利吸引美國高階研發人才。
- 台積電的領先技術,將可望促進台積電與美國許多的研究單位、大學等進行產學研方面的合作,推進技術領先。
吳金榮認為,台積電赴美設廠絕對不是「去台化」,尤其是3奈米及未來的2奈米及1奈米也都會在台灣,喊說「去台化」只是聳動的標題。
台積電赴美「去台化」?經濟部4點駁斥
針對台積電赴美投資引發「去台化」質疑,經濟部在臉書提出4大重點,強調半導體最先進、最主要製程,都會繼續根留台灣,並沒有所謂去台化一事。
- 台積電赴美設廠,半導體也沒有去台化。經濟部指出,台灣在全世界的晶片總產能達每月219萬片,台積電到美國5奈米的產能,每月約2萬片,而且,台積電九成的產能仍留在台灣。
- 先進製程仍是台灣繼續領先。經濟部說明,台積電在美國的5奈米製程,2024年才會投入生產,3奈米也預計要到 2026 年才投入生產;但在台灣,今年台積電3奈米已試量產,2奈米廠也開始在新竹整地,政府更啟動龍科三期擴大計畫,將最先進的製程繼續留台灣。
- 支援美國廠僅1%,工程師人才沒有外流。經濟部指出,台積電在台灣有5萬多名工程師,到美國支援的人力僅 500人,占整體工程師1%。
- 40 年供應鏈最健全,台灣無可取代。經濟部強調,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超過 40 年,不只人才最齊全,更有 1000 家以上的廠商,上中下游供應鏈最完整,台灣半導體製造良率、成本都是最佳的。
「台積電搬到美國會把台灣半導體淘空?門都沒有!」 「台灣努力30多年,怎麼可能被擊倒!」 這是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在演講中,非常直率的表達。 經濟部也用4大重點,幫大家🔎...
由經濟部發佈於 2022年12月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