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保勝光學從兩年虧半個股本 到獲利創新高 半導體熱夯到它 解密大立光創辦人老東家

保勝光學從兩年虧半個股本  到獲利創新高  半導體熱夯到它  解密大立光創辦人老東家

張如嫻

科技

攝影/ 陳睿緯

1353期

2022-11-23 12:45

保勝光學是台灣第一家光學廠,大立光創辦人林耀英、陳世卿都曾是員工。

這家培育出股王的老牌光學廠,如何從兩年虧掉半個股本,做到獲利創歷史新高?

一名年資超過十年的技師,手拿著研磨工具,將一塊水梨般大小的玻璃「磨」出曲面,接著得經檢測、鍍膜等七道工序,歷時三周,這塊看似笨重的玻璃,最終被製成一片裝載在天文望遠鏡的鏡頭。

 

這是保勝光學的產線現場,這家位於台中潭子、成立五十二年、將在十二月中旬上櫃的公司,是台灣第一家光學鏡頭廠,連「股王」大立光創辦人也曾在這工作過。

 

堪稱台灣光學業搖籃的保勝,曾因一次布局失利,兩年虧掉半個股本;然而,過去兩年,早已淡出消費性市場的它,獲利竟大增七成,今年前三季獲利更創同期新高,這究竟怎麼做到?

 

保勝是德商博世一九七○年來台成立的鏡頭廠,主要製造劇院投影機的鏡頭,在那個台灣光學業剛萌芽的年代,保勝不僅工廠內盡是德國進口的一流設備,人才方面,後來創辦大立光的林耀英曾是其廠長,現任亞光總經理林泰朗是副廠長,大立光共同創辦人陳世卿、前副總謝文琛也都是公司主管。

 

一九八六年,博世將保勝賣給相機大廠「柯達」後,它仍不斷進步,曾在九○年代成為台灣第一家生產出掃描器鏡頭的公司;二○○○年,台灣躍居數位相機王國,當時三大相機製造廠之一的天瀚,有超過七成鏡頭,都是出自它之手,且全盛時期,該公司單月營收曾破億元。

 

然而,一四年失敗的布局,讓保勝失去過往榮景。

 

逐鹿塑膠鏡頭大餅  卻吞敗仗

 

當時,全球智慧型手機以每年四成的成長速度,帶動用於手機相機的塑膠鏡頭需求,大立光更因此賺進超過十個股本、變身台股股王,這讓原本專注在玻璃鏡頭的保勝「動了心」,在一四年決定砸下約一億元、跨入塑膠鏡頭領域。

 

然而,塑膠鏡頭的產量仰賴大量機器設備,而不像玻璃鏡頭仰仗技師人力,資本額僅是大立光四分之一的保勝,缺少資金採買設備,導致產能落後。以射出成型機來看,大立光有上百台,保勝只有幾十台。「人家是一個月做幾千萬顆才有毛利,我們卻連做到一百萬顆都很吃力。」董事長方幼玲說。

 

馬雲等人被監管單位約談後,只得緊急喊停上海與香港的上市,十一月四日,螞蟻發布重大訊息,宣布「退回香港公開發售申請股款」,分兩天將所有已收到的認購股款退回,香港H股的認購名單長達二千三百多頁!

 

而香港所有銀行、證券商也手忙腳亂宣布,原有認股股款的利息全免、手續費免收或是折半,幾百萬人的努力、幾千億人民幣的投資規畫化為泡影,一切推倒重來。

 

暫停上市造成的衝擊,不是單純退回股款這麼簡單,香港金融機構對於新股上市提供股款九成的質押,以螞蟻H股一兆三千億港幣的新股認購金額,金融機構貸款九成,一天就有五.三億港幣的利息,如今金融機構收不到利息,還得退還本金,白忙一場還倒貼行政與資金成本。此外,新股上市例行會安排場外交易,螞蟻H股認購價八十港幣,場外交易則以一○○港幣、一二○港幣進行了數千萬股的交易,這些場外交易也被迫緊急喊停,留下法律權利義務的爭端。

 

原本預定在上海科創板上市的A股規模更大,有高達五一五.五萬名認股股東的資金要退回,其中有大額的戰略投資人、有傳統證券商通路進來認股,也有大量通過支付寶參與認股的散戶,螞蟻上市的狂歡派對,大家都買了門票,如今突然熄燈,把群聚台下的幾百萬民眾趕回家,還要確保他們不會在社群網站聚眾滋事,真是難以想像的不可能任務。

 

這是一場令人難以置信的金融災難,雖然眼前沒有爆發崩盤,卻對中國與香港金融體系造成核子彈級的傷害。不論任何國家、任何市場、任何公司,安排股票上市都必須遵循長期、嚴謹的法定程序,政府的監管是上市程序的核心,螞蟻經歷長達數年的上市安排,每一個環節都經過中國政府監管機構的審核。

 

北京政府卻在最後一刻拿出《網路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這種徹底改變遊戲規則的新法令,給即將上市的公司銬上腳鐐,如果螞蟻網路貸款「監管銀行化」是既定的政策,為什麼在漫長的上市過程中,政府監管單位早不做、晚不做,偏偏選在上市前夕,造成如此巨大的衝擊?

 

這個前所未見的案例,說好聽是「史詩級的市場監管」,說難聽是「醜陋的政治霸凌」,北京政府發動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突擊,充分暴露了共產黨「萬事都等老大拍板」的決策模式,更凸顯了當今中國再大金額的投資都可以瞬間翻盤,外資投資保障形同具文的真相。

 

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

上海外灘金融論壇由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上圖)開幕視訊致詞,強調金融監理與創新並重。隨後,遭同場演講的馬雲火力全開打臉,被認為是「火烤螞蟻」的主要導火線。(圖/外灘金融高峰會提供)

 

一場演說埋下導火線  馬雲在論壇大暴走惹毛當局

 

如此戲劇化的衝突,自然會引爆強烈的政治鬥爭陰謀論。螞蟻在十月二十三日確定新股上市價格,隔天馬雲出席上海「外灘金融論壇」發表演講,他出乎意料之外、火力全開直言,「今天的銀行延續的還是當鋪思想,抵押和擔保就是當鋪。」「我們必須改掉金融的當鋪思想,依靠信用體系。」幾句話就得罪所有國家銀行的領導。

 

馬雲似乎覺得敵人還不夠多,把炮轟對象擴大到金融監管單位,他譏諷作為全世界銀行監管基礎的《巴賽爾協定》是「老年人俱樂部」,要解決的是運轉了幾十年的金融體系老化問題;也劍指中國四大監管機構,聲稱「好的創新不怕監管,但是怕用昨天的方式去監管,我們不能用管理火車站的辦法來管機場,不能用昨天的辦法來管未來。」

 

外灘金融論壇是中國銀行業的年度盛會,開場致詞的是被稱為中國「金融沙皇」的現任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他在錄影致詞中強調,「近年來金融新技術廣泛應用,新業態層出不窮,在提高效率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使得金融風險不斷放大。」「必須在擴大金融開放與金融監管能力之間尋求平衡。」

 

不料,王岐山為論壇定調之後,馬雲竟然大剌剌炮轟中國金融監管當局,「當前中國金融面臨的不是金融系統性風險,而是仍缺乏健康金融系統的風險,」他還指著監管機關的鼻子罵,「全球很多監管部門監管到後來,變成了自己沒有風險,自己部門沒有風險,但是整個經濟有風險,整個經濟不發展的風險。」馬雲得罪監管官員、傳統金融業的領導,立刻被安上「對槓王岐山」的政治反動大帽子。

 

馬雲在外灘金融論壇大放厥詞之後,中共剛巧召開年度最重要的中央政治局委員會議(十九大、五中全會),外界只看到五中全會按表操課,不知道黨中央以及中國人民銀行在內的金融領導們,正在幕後擬定一場驚天動地的「焚燒螞蟻」大計。

 

花唄、借唄

「花唄」及「借唄」曾用30億人民幣(下同)本金放貸到3000億元,槓桿百倍。近來雖已注資至300多億元,但中國仍將進一步限縮,要求提高貸款資本比率三成以上。(圖/視覺中國)

 

螞蟻IPO

 

三篇官媒文章定調  提防集團「大到不能倒」風險

 

五中全會結束後的十月三十一日,北京《金融時報》刊出〈關於金融創新與監管的幾點認識〉,不指名宣稱「對於新金融與舊金融、創新與監管……,上升到市場力量與監管之爭。」

 

《金融時報》是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所指定披露重要信息的官方媒體,代表了金融監管當局的立場,既然把鬥爭層級定位到「市場力量與監管之爭」,代表了北京最高層絕不讓步,不可能讓市場打敗監管,即使螞蟻涉及的金額高達二十兆人民幣、關係數百萬股民的利益,監管也不可屈服於群眾(市場、螞蟻公司)的要脅。

 

十月三十一日的文章定調後,接續十一月一日、二日再發布〈資深學者:大型互聯網企業進入金融領域的潛在風險與監管〉、〈資深學者:在金融科技發展中需要思考和釐清的幾個問題〉,不只直接指名螞蟻等大型互聯網企業,也將監管範疇擴及到金融科技發展。

 

十一月二日當天,除了傳喚馬雲,更同時公布《網路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的徵求意見稿,根本不給任何商量的餘地,強迫螞蟻上市盛宴熄燈趕人,自行收拾殘局。

 

官方連續三篇點名文章,用字極為辛辣,稱網路小額貸款使用「無法識別高科技的『黑箱』」,還直接點名螞蟻小額信貸產品「花唄」的用戶超過一億人,其中有一半「分布在三線以下的城市」,以及天弘基金的「餘額寶」規模超過一兆二千億人民幣,其中九九.九九%都是散戶等,強調螞蟻已經製造「大到不能倒」的風險。

 

馬雲到底為何在上海外灘金融論壇大放厥詞,一口氣得罪所有當道?

 

兩派政治力量大戰  重新上市恐至少等半年

 

他在江湖打滾多年,絕對不可能為了一時嘔氣而翻桌走人,估計在外灘金融論壇之前,「市場派」與「監管派」已經殺紅了眼,馬雲、井賢棟等絕非單打獨鬥,才能將螞蟻上市一路推到最後一步;而監管派則隱忍不發,到五中全會才將最後判決交給習近平拍板,將市場派一刀封喉。

 

這場市場派與監管派的內幕,未來曝光之後將會極為精采,不過,螞蟻上市的狂歡盛宴已經結束,就算馬雲以及他背後的市場派政治力量甘心臣服,再重新上市估計也得半年之後了;而且就算重新上市,也是一匹四腳銬著腳鐐、再也無法狂奔的馬。

延伸閱讀
iPhone 14鏡頭升級4800萬畫素、出貨估逾9千萬支,但為何外資喊買台積電卻看空大立光?
iPhone 14鏡頭升級4800萬畫素、出貨估逾9千萬支,但為何外資喊買台積電卻看空大立光?

2022-09-08

成立八年興櫃新兵  自動光學檢測廠鏵友益崛起記  七位科技男創業  攻進神山級晶圓代工鏈
成立八年興櫃新兵 自動光學檢測廠鏵友益崛起記 七位科技男創業 攻進神山級晶圓代工鏈

2022-03-09

纏鬥8年竟和解》大立光撤回先進光侵權案!當年恩怨情仇,全因4位年輕工程師
纏鬥8年竟和解》大立光撤回先進光侵權案!當年恩怨情仇,全因4位年輕工程師

2021-03-05

連大立光都對車用鏡頭市場大喊「不玩了」 其他台廠競爭者就有機會?
連大立光都對車用鏡頭市場大喊「不玩了」 其他台廠競爭者就有機會?

2019-07-17

光學界老將的逆襲  賴以仁
光學界老將的逆襲 賴以仁

201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