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晶片法案》通過,促使全球半導體廠得在美中角力戰間選邊站,加上台積電再斥資數十億美元到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立先進晶圓廠,讓外界擔心半導體業有「去台化」的憂慮,然而隨著政府拍板桃園龍潭科學園區三期擴建計畫,台積電1奈米廠傳出可能落腳龍潭,半導體牢牢地「根留台灣」讓去台化的疑慮煙消雲散。
去台化將衝擊美國利益
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供應鏈舉足輕重,然而在美國通過《晶片法案》,加強對中國大陸半導體管制與防堵,更牽動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版塊移動,隨著晶圓大廠加速與加碼在美投資,市場上出現對台衝擊的擔憂。
事實上台灣在美中晶片戰間,一直是美國的忠實盟友,而從實質層面上,更是最佳技術提供資源者。
以台積電在全球布局為例,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指出,「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預計在一年後上線,日本熊本產線也已經破土,目前也傳出赴歐洲投資,」各國已將半導體視為關鍵物資,顯然這個關鍵物資過度集中在台灣生產,歐美各國自然擔心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問題,渴望將晶片製程回流到自己的市場,「去台化」聲浪自然在市場出現。
李淳表示,「美國在幾個月前,為了讓國會能加速夠通過晶片法案,不斷塑造出『台灣很危險』的情勢,目的就是為了讓國會支持拜登政府所提出晶片法案巨額的預算。」
這讓許多人想起,30多年前的美國跟日本半導體角力,對比今天就會擔憂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未來是否會步入日本的後塵,當時美日兩國是競爭關係,客戶買東芝晶片,就不會買美國晶片,彼此競逐,但反觀現在,台灣半導體產業其實是美國隊成員之一,台灣與美國利益其實是站在同一個方向的。
李淳分析,由此來看去台化等於去美化,萬一去台化真的發生,勢必衝擊到美國蘋果電腦、高通等企業。此外,台積電赴美生產的成本,比起在台灣生產高出7成,假設所有先進晶片,三奈米晶片都移往美國本土生產,代表成本要比現在貴上7成。
台積電在台灣本土所做出的投資承諾,未來3至5年至少會設立9個新廠,台積電的生產、研發重心仍舊在台灣,這也反代表全球先進半導體製成重心,依然還是在台灣。
李淳強調,「台積電選擇局部投資分散與離開台灣,是完全兩碼子事,再說去台化還得討論一個關鍵因素,是誰要來取代臺灣,放眼國際此刻並沒有這個人選。」這也讓去台化的傳聞不攻自破。
龍科三期擴大計畫 傳台積電1奈米廠將落腳於此
如今傳出台積電最先進製程1奈米廠,可能落腳龍潭科學園區三期,這讓台灣北部半導體聚落將延伸到龍潭至苗栗,再加上桃園南坎,龍潭是臺灣電子業重鎮,未來發展讓人期待。
李淳提到,「台積電目前遇到的問題是土地取得,在龍潭科學園區擴建後,土地取得會更容易。」原本台積電的封測一、二廠就在龍科,這讓台積電1奈米廠進駐龍科三期更具優勢。
在地鄉親認為,台積電先進廠一旦扎根龍科,未來不只會有台積電進駐,也能帶動相關供應鏈加入,讓導體聚落產生母雞帶小雞的效應。除了半導體、電子業本身的就業需求,周邊服務性質的人力需求增加,更能吸引年輕人返鄉。
半導體產業落實淨零碳排 跟上國際趨勢
此外,當淨零碳排已是全球趨勢,各國全力邁向淨零轉型之路,台積電為全球半導體龍頭,早在第一間加入RE100的國際企業,預計在2050年百分之百使用再生能源,這也帶動台灣半導體產業相對於其他產業,在淨零碳排、氣候變遷上走在最前端。
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顏慧欣提到,「歐盟會開始要針對進口產品碳邊境調整機制,以台灣來說,效仿歐盟做法,國內實施碳定價,但目前台灣的碳定價機制還未上路,台灣半導體產業鏈在龍頭企業帶領之下,再往前邁一大步。」
誰是下一個護國神山? 維持台灣中長期競爭力
台積電穩居全球半導體龍頭,顏慧欣指出有三個關鍵要素,擁有高素質知識人才、半導體產業聚落以及專業代工,「台積電現在可能需要到美國、日本設立據點,但都需要時間養成,加上長期與上游客戶培養的信任關係,讓台灣半導體產業不只是單純的代工業者,而是更高階的專業代工,能將生產過程細節再回饋給上游客戶」這些不只是台積電,更是台灣半導體難以被取代的優勢。
李淳補充說,目前台積電具備技術領先、高素質人才以及與客戶的互信制度,放眼未來,台灣政策上面更要思考如何維持優勢,讓更多高階人才根留台灣,產業所需的能源從電力、水源如何穩定供給等相關配套政策,讓半導體產業具備國際競爭力。
他也建議,政府更重要的是要找出下一個台積電,例入在新能源、潔淨能源、生技產業等發現未來性,李淳強調,「台灣要一面打造出下一個護國神山,一面維持半導體產業鏈在中長期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