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剛性需求、新藥利多、併購擴張 逆風更顯抗跌 衰退倒數計時 布局生技醫療基金護資產

剛性需求、新藥利多、併購擴張  逆風更顯抗跌     衰退倒數計時  布局生技醫療基金護資產
面臨疫情消退、專利藥到期,輝瑞承諾未來將加快併購的腳步。

2022-11-09 10:12

景氣步入下行週期,但醫療產業屬於剛性需求,加上併購、臨床實驗等題材加持,投信分析,在經濟衰退期間的生技醫療產業有望「補漲抗跌」。

「我也希望有無痛抗通膨的方法,但並沒有……。」十一月初,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在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的會後記者會上如此表示。

 

市場解讀,這代表聯準會願意以「經濟衰退」的代價換取通膨降溫;同一日,美債兩年與十年期公債利差持續走擴,繼今年七月出現預告經濟即將步入衰退的「倒掛」現象後,十一月三日雙邊差距已來到五十八・六個基點,創下近四十年新高。

 

成長穩定  大藥廠最抗跌

 

金融市場有這麼一句話:「退潮之後,才知道誰在裸泳。」意味當資金熱潮不再,才是檢視企業體質的最佳時刻。換個角度來說,也代表在經濟步入下行週期,有哪些產業相對「耐震」?甚至有機會在衰退期間逆勢突起,自然成為投資人在資產配置過程最看重的要素之一。那麼,有這樣的產業嗎?答案是有的!

 

根據聯博投信統計,回顧一九八○年以來,六次景氣衰退期間的各產業EPS(每股稅後純益)表現, 相較科技業衰退七%,醫療保健設備、食品與零售消費、公用事業等,均有近一成的成長幅度;至於生技與生命科學,也有近六%的增幅。

 

對此,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解釋,醫療照護產業屬於剛性需求,「不論景氣好壞,生病都得吃藥看醫師,因此相關產業景氣敏感度較低。」其中,尤以「大型藥廠」最為抗跌。江宜虔解釋,藥品屬於剛性需求、成長穩定,且大型藥廠產品線多元,每年幾乎有約一成的營收成長。

 

但另一方面,江宜虔提醒,中小型生技股多處於「燒錢研發」的階段,股性上偏向成長股,「也因此,去年十一月聯準會主席鮑爾改口稱通膨非暫時性後,中小型生技股是一路領跌。」江宜虔觀察,一直到今年六月,中小型生技股才在併購、新藥研發等利多題材的加持下復甦,「目前美國那斯達克生技指數(NBI)與六月中旬低點相比,已有近十七%漲幅。」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都叫「成長股」,但中小型生技股與一般投資人熟悉的科技類成長股,其內涵有不小差異。有別於一般成長股的股價利多,往往來自營收與獲利的穩健支撐,「生技類股上漲動能,大多來自臨床實驗順利、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審核或新藥問世等利多消息。」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沈思瑩解釋。

 

盤點國際幾家大型藥廠,在未來的半年,預估將有十幾款重要新藥問世,像是用藥群體大,且尚未滿足的糖尿病、肥胖症、阿茲海默症、思覺失調症等,都傳出實驗利多或重磅藥品問世等消息。其他如免疫療法、基因編輯等重點技術,也備受關注,後續若有實驗利多消息,將帶動股價成長。

 

此外,沈思瑩補充,目前多家大型藥廠正面臨專利藥的到期壓力,為穩定獲利動能,降低未來學名藥競爭壓力,大型藥廠除自主研發外,也會向外併購實驗已進入後期階段的中小型生技廠。

 

例如,在疫情期間,靠著疫苗、口服藥挹注營收大幅成長的美國藥廠輝瑞,未來十年將有幾款專利藥到期,包含治療乳腺癌的Ibrance等重點藥品。這促使輝瑞加快併購腳步,「今年以來,輝瑞已併購包含Biohaven在內的四家藥廠;日前財報會上,輝瑞更承諾到二○三○年前,將透過併購、新藥開發等,增加二五○億美元營收。」

 

至於其他藥廠,德國默克(Merck KGaA)到三○年也有多款專利藥到期,以二一年營收推算,金額約二二四億美元,占整體營收比重約四六%,加上今年在聯準會鷹派升息下,中小型生技股跌深,提高藥廠併購意願,「有實驗利多、併購等題材加持,預估未來的NBI指數,不至於跌破今年六月的低點。」

 

近一月表現最佳10 檔生技醫療基金(%)

 

長線投資  可選醫療類股

 

儘管目前MSCI全球醫療指數本益比來到十六・八二倍,約等同過去十二年歷史均值,但江宜虔觀察,考量製藥產業每年營收平均有八%至一○%增幅,在EPS仍有成長空間下,預料在景氣步入衰退之際,相對抗跌。

 

另外,江宜虔補充,若以長線投資角度觀察,回測過去二十年標普五百指數中,各產業指數的年化報酬率,投資人或許會驚訝地發現,位居第一的,並非大家熟悉的科技股,而是醫療類股,「其年化報酬率高達八・八六%。」對比之下,同期標普五百的年均報酬率僅六・三%。

 

那麼,在抗衰退組合中,投資人究竟要配置更多的「醫療類股」,還是更多的「生技類股」?對此,投信建議,民眾挑選基金時,不妨參考基金公開說明書中的產業配置。尋求「穩健獲利」的投資人,可選擇「醫療產業」投資比重較高的標的;而風險屬性較高的投資人,則可挑選「生技產業」占比較高的基金。另外,沈思瑩提醒,考慮生技產業研發週期長,基金持股周轉(換手)率,也是挑選時的觀察要點。

延伸閱讀
富士康河南廠淪疫區,傳員工「沒藥治沒飯吃」大逃亡 鴻海澄清:全力照顧員工、提供返鄉車輛
富士康河南廠淪疫區,傳員工「沒藥治沒飯吃」大逃亡 鴻海澄清:全力照顧員工、提供返鄉車輛

2022-10-30

清零快逃啊!河南疫情擴散,富士康員工爆「沒藥治沒飯吃」 步行百里逃亡「走也要走回鄉」
清零快逃啊!河南疫情擴散,富士康員工爆「沒藥治沒飯吃」 步行百里逃亡「走也要走回鄉」

2022-10-30

國發基金轉投資勝負各半!如興、東貝、Gogoro又虧更大,藥華藥持股翻賺36倍
國發基金轉投資勝負各半!如興、東貝、Gogoro又虧更大,藥華藥持股翻賺36倍

2022-10-27

國衛院生技醫藥專利/技術媒合會,發表13項技術 迎領新藥開發與再生及免疫醫療領域
國衛院生技醫藥專利/技術媒合會,發表13項技術 迎領新藥開發與再生及免疫醫療領域

2022-10-25

疫情催生新格局 臺灣生技醫療產業展現實力
疫情催生新格局 臺灣生技醫療產業展現實力

2021-02-24

投資教戰》生技股從「追夢」到「踏實」  瞄準兩大領域 生技醫療新趨勢  哪些台廠搶得到?
投資教戰》生技股從「追夢」到「踏實」 瞄準兩大領域 生技醫療新趨勢 哪些台廠搶得到?

2017-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