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月,博晟生醫的單月營收創四十個月來的新高點,年增七百六十九個百分點,連續二十一個月成長;不僅如此,在八月的法說會上,博晟生醫董事長兼總經理陳德禮更拍胸脯地說:「今年營收至少成長三倍!」為什麼陳德禮能如此胸有成竹呢?
源源不絕的成長動能 來自於 一藥+三大技術平台
「至今年九月的累積營收已超過二千萬,接下來每月均收約二百五十到三百萬,
與去年總營收九百多萬相比,說成長三倍一點也沒有言過其實。」陳德禮更直言不諱地指出,博晟的產品需求性高,成長動能完全來自於扎扎實實的市場銷售。
的確,現階段推動博晟躍升的兩大動能,正是需求性高的產品:一是老藥新用且全臺無競爭對手的抗生素,目前正申請納入健保給付;二為滿足日趨增長的樂齡族群迫切所需的『自體軟骨修復』技術,亦是博晟未來的金雞母。
對於這項全球獨家的『自體軟骨修復』技術,陳德禮引以為豪地說:「民眾熟悉的玻尿酸注射僅能抗發炎,關節鏡微創手術只能減緩疼痛,因為軟骨磨損部位無法再生,僅能症狀治療;但博晟的『自體軟骨修復』是將患者自己的軟骨經過處理後種回去再生,而我們追蹤的患者至今超過八年,行動力依舊維持得很不錯。」
尤其,相較於近年來頗受注目的『自體軟骨細胞移植』,因採體外培養細胞後才能進行手術,不只需動兩次手術、歷時較長且費用昂貴;但同樣運用再生醫療的『自體軟骨修復』,只需開一次刀且手術時間不到一小時就能結束,二小時後患者便可自行返家休息,而且價格遠比『自體軟骨細胞移植』便宜許多。
陳德禮還透露,由於手術及恢復期相對較短,已有不少海外患者專程來臺接受『自體軟骨修復』療程,目前於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及中國海南特區皆已進入送件取證階段,接下來也準備進軍新加坡與泰國。
此外,陳德禮還看好另兩項技術平台:一項是正在臺灣送件準備取證上市的『脂肪前驅細胞』平台,』可運用於處理困難性傷口,如:糖尿病傷口、燒燙傷傷口以及醫美、組織修復等領域;另一項是在日本準備進行第三期臨床實驗的『骨生長因子』技術平台,同樣也適用於全身骨頭,未來若在日本上市,將會是日本獨家的產品技術。
二〇二一年初上櫃,隨即展現再生醫材獨角獸之驚人實力
一直以來,博晟生醫以發展骨科再生複合醫材為核心,自全球技轉具潛在開發價值的技術;但鮮少人知道,欲採「全球技轉」策略須先具備兩大實力。
「首先是支撐生醫的第一隻腳:選題能力,這正是我們團隊的強項。」陳德禮鏗鏘有力地表示,博晟在選題時會兼顧市場前景與取證成功率,是以至今的選題目標有高達百分之九十的成功率,「第二隻腳就是充裕的資金,尤其是需做上市前審查(PMA)的產品,有沒有大股東的支持顯得非常重要,例如博晟的母集團晟德自第一天到現在一直予以大力支持,是我們很重要的力量。」
同時,博晟生醫的團隊成員,從具備臨床試驗能力的醫師教授、國際骨科大廠全球研發副總、到負責藥品審查的前醫藥品查驗中心高階主管等一應俱全,堪稱匯聚了生醫產業價值鏈的各方專才,尤其是執行臨床實驗的實力,在業界絕對首屈一指。也因為博晟具備這三大實力,自二〇二一年初上櫃後,旋即展現出驚人的實力,無怪乎能成為母集團晟德親點的潛力獨角獸之一。
再生醫材的市場發展潛力,絕不亞於新藥!
當前,全球生醫產業蓬勃興起,其中又以再生醫學發展最為迅速。為此,陳德禮十分樂觀看待再生醫材的發展前景,他說:「很多人以為,再生醫材看起來不如新藥;但以博晟的『骨生長因子』為例,在韓國類似的產品,光是授權日本市場的金額已達五億美金;在美國,相似的產品每年銷售額近十億美金;反觀,臺灣近年來的新藥授權金額約為五到七億美金,足以證實醫材的發展市場,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小!」
如今,博晟旗下每項產品都在蓄勢待發中。陳德禮躊躇滿志地說:「未來三年內,抗生素、『自體軟骨修復』與『脂肪前驅細胞平台』之核心技術,將為博晟貢獻百分之八十的業績,另百分之二十則透過可短期取證的510k產品,以期盡早達到年營收三億之短期目標;同時,我們採借力使力的方式布局全球,由海外的合作夥伴出資、我們出產品,大家齊力取證拓展海外市場。相信成為獨角獸的幸福,某天就會突然降臨,但在那一天來臨前,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地向前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