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護人員穿著防護衣,全身包成那樣,不能聽診,我每天早上去查房,都不知道病患昨晚呼吸發生什麼事情。」說話的,是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加護中心兼任主治醫師許富舜,透過第一線觀察,指出醫師身穿防護衣時,無法戴聽診器為病患看診的痛點。
許富舜點出的,是存在已久的問題,以氣喘為例,想記錄症狀,就需要醫師透過聽診器,替病患診斷,「我查房時也遇過,我問患者,昨晚(氣喘)發作幾次?對方反問,『我都住院了,你怎麼還問我發作幾次?』但我真的沒辦法知道,沒有工具能客觀記錄(氣喘發作);像現在,疫情期間線上看診,怎麼聽診?」
聽診器問世迄今逾200年,是醫生高度仰賴的醫材,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視訊看診日益普及,如何在無法面對面聽診的情況下,讓醫生掌握病患連續呼吸狀態,便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就現有醫材來看,「血糖、體重、體溫、血氧,都可以量,但氣喘怎麼量?」許富舜指出,不只氣喘等呼吸病症,包括無痛胃鏡、無痛大腸鏡、舒眠植牙等許多醫療行為,如何在病患接受非插管麻醉的同時,監測其連續呼吸,降低風險(例如呼吸中止),也是攸關人命的大事。
醫師走上新創之路 盼解決「連續呼吸監測」問題
成為主治醫師前,許富舜曾接受時任台大創傷醫學部主任的柯文哲指導,並在柯文哲、台北榮總及台大醫院外科兼任教授林芳郁等人提點下,進入台大生物醫療電子資訊研究所博士班進修,「他們跟我說,你看,醫療的每個進步,都來自上一個硬體,以及不斷增加的資料。」
在台大修習醫材導入課程期間,許富舜認識了鄭淵仁(現任聿信醫材科技資訊長)、前光寶工程師蔡富吉等創業夥伴,並在瑞軒科技前總經理、天使投資人吳春福(現任聿信醫材科技董事長)支持下,於2018年成立聿信醫材科技,專注於開發AI智慧連續呼吸監測醫材,並由許富舜擔任總經理。
「那個時候,公司就設定,要解決『呼吸監測』問題。很幸運,我們1年就做出麥克風,也就是超輕量聽診器;用1年時間蒐集AI資料,花半年調整;再花半年,就做出prototype(原型機)。在這之前,聽診器已經用了200多年。」許富舜說。
▲「AI智慧連續呼吸監測儀」可將呼吸音,轉化為視覺頻譜。(圖:記者林信男攝,下同)
AI判讀「異常音」 遠距監看就可得知病患呼吸狀態
聿信醫材科技所開發的「AI智慧連續呼吸監測儀」,只要讓病患在胸前,黏上超輕量聽診器貼片,就可將其呼吸音,轉化為視覺頻譜,再輔以AI深度學習,藉以判讀「異常音」(例如部分氣道阻塞、呼吸中止等),並及時發出警訊提示,就算醫師不在現場,只要透過螢幕監看,就可得知病患呼吸狀態。
許富舜解釋,「AI智慧連續呼吸監測儀」的AI系統內,「至少有數千人次、數百萬筆呼吸資料,每種特徵(例如氣喘),要用5到10萬筆資料去確認,而且它的訊號,必須連續5到10分鐘,才能開發出來。」
受訪時,許富舜也現場示範,故意用不規律方式呼吸,驗證「AI智慧連續呼吸監測儀」,對異常音的偵測能力,即使操作時,在旁播放舞曲,也不影響收音,抗噪效果相當好。
▲操作「AI智慧連續呼吸監測儀」時,即使在旁播放音樂,也不影響收音效果。
「AI智慧連續呼吸監測儀」 硬體預計2022年底取得美FDA認證
「AI智慧連續呼吸監測儀」的軟體,已於2021年,獲得美國食品暨藥品管理局(FDA)認證,硬體預計今年底就可取證,屆時也會將AI的部分,送件FDA。許富舜稱,目前美國、台灣,分別有4間和10間醫學中心等級醫院,使用這套「AI智慧連續呼吸監測儀」(AI僅作為輔助)。
許富舜也呼籲,台灣產業如果想「從代工往品牌走」,不可能一直做「me too(跟風)產品」,「一定要有innovation(創新)的東西,才有辦法做品牌。」
他舉例,蘋果(Apple)要推出透過耳機辨識呼吸的應用服務,假如台灣幾家電子大廠,想聯手打敗蘋果,「(這種產品)台灣聿信都有啦!那,我們(電子大廠)做品牌、雲端運算,聿信把核心(技術)交出來,在醫療方面提供back up(支持),我們藉由聿信,賣到全世界的醫院去。台灣的醫療新創,需要往這一端走。」
許富舜認為,他做的事,和一般認知的「創業、做生意」,有點不一樣,「這不是醫生去開醫美診所。我比較像innovation,運用新科技,解決醫療上未被解決的問題,發明一種新東西,救更多的人,醫師是我不變的職志,是一輩子的。」
聿信醫療器材科技小檔案
成立時間:2018年7月
經營團隊:董事長吳春福、總經理許富舜、資訊長鄭淵仁
員工人數:20人
募資總額(截至2020年底):93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