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掐脖」中國半導體產業後,美國政府將「抗中」的長矛指向生技產業。
一紙由總統拜登宣布的新生技投資計畫,未來將如何牽動美中兩國的生技競爭態勢?台灣的機會又在哪裡?
九月十二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一項行政命令,宣示將投入超過二十億美元扶植國內生技業,消息一出,台灣媒體隨即以「中美爭戰、擴及生技!」為標題,解讀美國政府這次動作;隔日,中國最大生技公司「藥明康德」在港股崩跌十七%,其餘中國製藥股如凱萊英、康龍化成,跌幅也都超過一成。
這道行政命令,除了宣布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將投入四千萬美元,促進原料藥、抗生素、基礎藥物、傳染病藥物的發展,國防部並將投入逾十億美元,建立美國生技業的製造基地,簡言之,就是要擴大美國製造,減少對外進口。
「美國做這些動作,就是不讓中國有任何機會追上來!」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執行長吳忠勳指出。
據《今周刊》第一時間採訪多位生技專家發現,事實上,美國對中國在該產業的顧忌,擴及了原料藥、製藥代工(CDMO)兩大領域。
拚在美製造 不再依賴中國
首先,在原料藥方面,現在的美國,已從過去的出口大國,變成超過八成需求依賴進口,根據中國顧問機構前瞻產業研究院的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藥供應國,全球供應比率高達二八%,美國有逾半的原料藥,都是從中國與印度等國外地區進口。
台經院生技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孫智麗指出,由於新冠疫情,讓疫苗成為各國必爭的戰略物資,連帶推升製藥業的重要性。因此,「如何確保原料藥的在地供應量」,就成為美國政府扶植生技業的一大重點;這也是為什麼白宮會透過衛服部、國防部的預算,擴大美國境內原料藥的製造產能。
不僅如此,美國要擺脫箝制、提防中國不斷坐大的,還有對岸日漸壯大的製藥代工。
陸製藥代工巨頭 令美膽寒
其實這些年來,中國在製藥代工領域的追趕,已小有成績,如二○○○年成立的藥明康德,去年已經站穩全球第二大製藥代工企業的地位,僅次於瑞士逾百年歷史的龍沙集團(Lonza);藥明康德與相關子公司二一年總營收約五十二億美元(約一六○○億新台幣),年成長近五成,也使得藥明康德集團營收增幅,居前十大CDMO業者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