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5G Craft 菁英挑戰賽-5G Arena:創新應用力拼智慧製造升級

5G Craft 菁英挑戰賽-5G Arena:創新應用力拼智慧製造升級

關鍵評論網

科技

TNL Brand Studio提供

2022-09-13 13:33

經濟部工業局主辦的「5G Craft 菁英挑戰賽」,藉由扶持新創團隊,加速台灣的 5G 垂直應用及加值技術開發。今年入圍 5G Arena 智慧製造主題的優秀團隊,將再進入雲達 5G Open Lab 進行場域實證,進一步帶動國內 5G 生態系的蓬勃發展。

 

經濟部工業局主辦的「5G Craft 菁英挑戰賽」今年邁入第二屆,藉由扶持新創團隊,加速台灣的 5G 垂直應用及加值技術開發。其中 5G Arena 項目,更進一步聚焦以 5G 開放架構專網為核心,針對育樂展演及智慧製造兩大主題,徵求各方好手投入 5G 專網實際應用開發,以利快速推動 5G 垂直應用解決方案商業化。

 

今年入圍智慧製造主題的優秀團隊,將再進入雲達 5G Open Lab 進行場域實證,驗證其應用方案可行性,並展示其前瞻創意,提出解決產業痛點的方案,進而帶動國內 5G 應用的蓬勃發展。

 

智慧製造需求夯,5G 通訊催生各式創新

 

本屆「5G Craft 菁英挑戰賽」的競賽項目之一 5G Arena,在智慧製造主題中,參賽團隊的創作面向豐富多元,且充份運用 5G 通訊的大頻寬、低延遲、多連結特性,開發出智慧巡檢、工業通訊、廠區物流、室內定位等多樣化解決方案。

 

工業通訊暗鏈,助傳統工廠輕鬆實現機聯網

 

以工業通訊解決方案「暗鏈」參賽的深刻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讓產線的老舊設備也能參與智慧製造及數位轉型,進一步邁向工業 4.0。深刻精機的黃信儒經理指出,「暗鏈」的研發初衷是有感於台灣製造業的自動化起步很早,多年前便已建置 NC 數控的生產機台,但經過數十年的演進,這些老舊機台雖具備 PLC 基本通訊能力,但其流量往往占去很大空間。暗鏈將這些老舊機台的訊號,以不同的通訊協定重新編成流量較小的封包,使得傳輸速度更快、連線設備數量更多,效能提升十倍甚至百倍。

 

暗鏈

 

這個創新解決方案,因已高度整合、可即插即用,降低業者導入門檻,同時更充份運用 5G 通訊低延遲特性。除了產線機台,暗鏈也可整合通風扇、空壓機、 輸送帶、燈光控制等週邊設備,且每個設備的流量都須精密計算以便有效管理傳輸效率,展現 5G「多連結」及「大頻寬」特性;而各個裝置從擷取數據到回報控制中心,必須掌握時效,則屬於 5G「低延遲」的表現。

 

深刻精機表示,製造業已進入少量多樣的生產模式,產線經常必須重新設定,工單及報表的變換頻率更高,透過暗鏈的工控通訊方案,可快速提供準確工單,避免人為失誤。舉凡老舊設備須與智慧製造網路整合的情境,不論是單一廠房或多廠區架構,均能簡易導入,有助廣大的中小型製造業實現自動化升級。

 

整合 5G、AI、IoT、AR、定位等技術,實現廠區智慧巡檢

 

原人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廠區智慧巡檢方案,則跨界整合 AIoT、AR、GIS 地理資訊系統及室內外定位技術,該公司發言人徐峻祥總經理表示,巡檢任務是工廠不可或缺的一環,但流程繁瑣,須仰賴許多紙本文件,原人研發出的智慧巡檢方案,讓工廠巡檢人員透過手機就能得知巡檢路徑,不須攜帶或填寫各式紙本表單,將手機鏡頭對準巡查點,還能顯示機台或管線的相關資訊,輕鬆落實工安及環安管理。遠端控制中心也可隨時監看人員位置,搭配智慧安全帽可掌握人員生命跡象,一旦意外發生,就能迅速察覺、把握黃金搶救時間。

 

 

手勢控制機械手臂,達成遠端障礙排除

 

後智人有限公司開發的遠端障礙排除系統,透過雲端介面,讓人員可從遠距透過手勢來控制機械手臂,以夾取或撥開的方式,將阻礙物體移除。後智人創辦人陳哲銘表示,開發構想著眼於工廠若採用機器人執行巡檢任務,過程中經常遇到只是較輕量的障礙物,便足以阻止前進。此時若依傳統流程,須先回報控制中心,再派員前往現場,效益不高。有了這個創新解決方案,可即時從遠端操控機械手臂來移除障礙,省下往返時間及人員介入次數。

 

此一遠端障礙排除系統的開發架構,實現了 Cloud(雲)與 Edge(邊緣)端的高度整合。在機器人端配備機械手臂、邊緣端運算裝置、攝影鏡頭及 5G 通訊,在監控中心則具有雲端控制介面及手勢偵測裝置。

 

5G 通訊優勢也在此一方案中充份展現,包括以攝影機回傳高品質、低壓縮的現場影像,須仰賴大頻寬通訊;從遠端以手勢控制機械手臂,則要低延遲的反應速度,操控才能更加直覺。

 

 

5G 室內定位演算法結合 AR 眼鏡,解決缺工及職安問題

 

製造業缺工問題日益嚴重,再加上疫情帶來的遠端協作需求,以及石化、化工、半導體業的環安及職安考量,都要仰賴科技創新來妥善解決。有鑑於此,另一參賽團隊獵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整合 AR 眼鏡及 5G 室內定位演算法,讓新手或代班人員可快速進入狀況,上場執行任務。獵戶科技執行長柯承佑舉例,當產線基礎設施出現問題,資深人力不足,便透過獵戶科技開發的 AR+5G 室內定位巡檢系統,指派代班人員,戴上 AR 眼鏡即可與戰情室連線,藉由 5G 大頻寬及低延遲特性,快速導航趕赴現場,並由遠端下達指令,協助人員解決狀況。

 

 

小虎機器人+5G Mobility 工廠物流巡檢

 

昊和精工有限公司研發的小虎機器人,鎖定工廠物流巡檢需求,可在大型廠區執行保全任務,亦可以在全地形場域進行移動,還能取代一般作業員進行物件遞送。昊和精工的樊毓漢總經理表示,小虎機器人採履帶型設計,上方配備高解析光達,對環境進行 360 度掃瞄,再利用 5G 大頻寬通訊傳送至後台進行 3D 建模,取得全景視覺;透過低延遲的 5G 傳輸特性,可有效對機器人進行遠端操控。

 

 

除了單一機器人的研發,昊和也提出 5G Mobility 的新概念,工廠不必自行建置大量的小虎機器人團隊,一旦有任務需求時,可由昊和運送機器人至現場提供服務;為此更進一步開發出移動式無人載具控制車,利用 5G 多連結特性,可控制上百台小虎機器人,達到多工作業的目標。

 

在導入場域方面,傳統工廠如鋼鐵廠或化學廠,因作業環境危險,特別適合以機器人執行巡檢;小虎機器人載重量高,可拖曳 1.5 噸貨物,有助解決工廠搬運需求。其他的適用情境還包括消防灑水、隧道探勘、救災物資運送、戰場偵察、農業巡田等。

 

5G 智慧製造,台灣創新方案有優勢

 

5G 通訊正在各行各業催生全新應用,智慧製造尤其是重中之重。

 

企業專網有別於公共網路,可在設定上配合每個地點的獨特需求,並依循場域的工作類型進行上傳/下載比例的設置,透過專用網路,企業也可以自行決定網路的運作時間及涵蓋範圍,相關網路也能夠由現場人員安裝與維護,加速問題處理與排除;專用網路也提供企業主更完整的網路控制權與安全性。透過專網,企業可以自行決定哪些使用者可以連線,資料也可以直接儲存於企業的裝置內,而不需流出企業外部產生不必要的風險。

 

台灣因製造供應鏈完整,具備最佳驗證場域以及發展潛力。本屆 5G Craft 菁英挑戰賽-5G Arena 智慧製造的參賽團隊,以業界豐富經驗及軟硬體整合能力,展現貼近市場需求的創新構想與具備高度可行性;未來透過進一步推廣及媒合,可導入商用場域,帶動國內智慧製造升級,並有機會打入國際市場,開展全新商機。

 

在逾5千名參加勞退新制的受訪勞工當中,有43.4%贊成開放自選投資,比率最高;不贊成者占比19%,另有37.6%「沒有想法」;如果僅計算明確表達意見的勞工,贊成與反對者比例是懸殊的7比3。

 

贊成者的理由,以「退休金屬於我自己,希望可以自行選擇投資標的運用」比率最高,其次則是「開放自選可以增加收益」;主要不贊成原因則是「沒時間處理」、「不擅長投資理財」。贊成開放自選者有9.3%明確表示會參加自選投資,72.9%要看投資標的內容再決定。

 

在公布調查當下,勞動部仍以勞工退休金是為保障勞工老年經濟生活,應以安全、穩健為優先考量,做出「將持續蒐集各界意見、觀察勞工意向,同時聽取相關部會、專家學者意見,尋求共識」的保守結論。許銘春對調查結果的解讀是,勞工對自己的錢自己投資,覺得天經地義;但真要開放,又對「自擔風險」有疑慮。

 

《今周刊》6月初針對全體立法委員進行調查,回覆的65位立委當中,有54人支持開放勞退自選、3人反對、8人無意見,支持率83.1%。

 

其實,從江健興與戴國榮兩位年齡相近、出身背景也很類似的工會幹部,對同一件事的看法竟如此南轅北轍,充分體現了支持與反對開放勞退自選的意見,過去十多年來是如何地激烈拉扯;或許這正是為何即使明確反對勞退自選的勞工已不到兩成、絕大多數立委也樂觀其成,許銘春還是只敢說出「開放討論」,而不願做出更積極宣示。

 

勞退新制上路前  就爭論過要不要自選

官方曾提方案  遭勞團強烈反對喊卡

 

2005年7月,「勞退新制」正式上路,依《勞工退休金條例》規定,雇主應按月替員工提繳不低於薪資6%的退休金,勞工也可每月自願提繳1%至6%薪資;勞工自願提繳的退休金,可全數從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扣除,享有免稅優惠。

 

雇主與勞工提撥的退休金,名義上會存進勞保局設立的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但實際上會進入「勞工退休基金」這個大池子,由勞動基金運用局負責操作投資;政府保障基金運用收益不會低於銀行「兩年期定存利率」(目前利率行情為略高於1%),如果收益未達標,將由國庫出錢補足。

 

其實,早在2004年立法院討論《勞退條例》的立法過程中,民間就有讓勞工自行選擇退休金投資標的的意見。,勞退基金成立之初的表現並不理想,投資報酬率經常未達保證收益門檻,金融海嘯期間更發生嚴重虧損,又讓開放勞退自選的聲浪浮上枱面。2009年,時任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即首度針對「勞退自選方案」,徵詢勞方及金融機構意見。

 

2013年,勞委會(勞動部前身)著眼於美國、香港、澳洲、新加坡皆有自選投資方案,讓參與退休金提撥者能依個人風險偏好、年齡與退休需求做出投資抉擇,進而認定台灣若能仿效先進國家制度,可望強化勞工自提意願、加速累積勞退專戶資產,有益退休安全。

 

為推動勞退自選,勞委會與金管會當年合組專案小組,研議自選投資架構、合格商品類型、政府審核與監理機制,以及如何協助勞工選擇適當方案等議題;2014年升格的勞動部,也提出修法草案與自選投資平台規畫,但歷經潘世偉、陳雄文兩任部長,皆無法通過行政院審查。

 

「兩次闖關都沒成功,說穿了,就是工會強力反對。」國民黨資深立委賴士葆回憶,當年的勞動部與金管會,對勞退自選的態度皆相當積極,但勞退制度變革的最主要利害關係人終究是勞工,任何政府都不可能在未獲勞團支持的狀況下,強推這項政策。

 

陳雄文則解釋,在他任內進行政策溝通時,勞團並不反對「自選」本身,只要求政府也保證自選投資者收益;但勞動部堅持兩者間存在矛盾,想確保收益的勞工,可繼續委託政府操作,但「自選投資」的部分勞工必須自負盈虧,雙方無法達成共識下,全數委由政府操作並保證收益,反倒成為政府與勞團都能接受的交集。

 

許銘春

勞動部自家調查推翻「六成勞工反對自選」的說法以後,部長許銘春首度表態願以「開放態度」討論勞退自選。(圖/攝影組)

 

勞保年金破產危機  加深退休財務焦慮

8成青年支持自選

 

然而,要求開放勞退自選的呼籲不僅未曾消逝,反倒因為勞保基金財務缺口嚴重、未來勢將破產的真實危機,讓民眾對於勞保老年給付可能縮水感到焦慮,進而更期待藉由增加勞退投資收益,提高退休所得替代率。

 

過去幾次相關民調,其實已清楚揭露這樣的趨勢。《今周刊》2018年委託世新大學知識經濟發展研究院進行的民調顯示,近8成民眾知道勞保基金面臨破產危機,71.9%民眾贊成在保留既有的政府操作模式外,開放勞工自選投資標的,其中,30到40歲之間的青年世代,支持自選的比率更超過8成。

 

一旦開放自選,有近6成民眾贊成增加「不保證收益」的投資標的,讓投資者自負盈虧;63.7%民眾願意額外提撥1%至6%薪資,在享有免稅優惠的條件下,自行投資管理。

 

同年12月,賴士葆在立法院提案修正《勞退條例》,他羅列的修法理由包括「目前制度無法滿足不同勞工退休儲蓄需求」、「保證定存利率無法對抗長壽與通膨風險」、「年輕族群勞工將面對嚴重的退休金不足風險」、「勞工因對政府基金操作失去信心,不願自行提撥,也不了解自己退休金有嚴重缺口」,已精要地闡明勞退自選的效益。

 

雖強調自選效益,但賴士葆提案的核心精神,仍是讓勞工自由選擇,可以向金融機構開立自選投資專戶選擇投資標的;也可依照現制,將退休金委由政府投資。

 

2019年4月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修正《勞退條例》時,曾短暫討論這項提案,但列席的勞動部官員指出,即使只是開放選擇,勞工投資只要出現負值,仍會認為自選投資標的是經過政府篩選,政府必須負起責任,對自負盈虧的意願不高;且勞動部調查結果仍有六成勞工反對自選,甚至有勞團主動發函表達對開放勞退自選的不安,因此不建議修法。

 

儘管與會立委多認為勞退自選是長期趨勢、也主張應賦予勞工更大自主權,但這些意見顯然不足以和勞動部高舉的保障勞工大旗抗衡,迅速遭到擱置。

 

但勞動部今年最新公布的調查,顯然推翻了官員3年前的「6成勞工反對開放自選」說法。

 

勞退基金與私校退撫金各年度報酬率比較

 

私校退撫、國際經驗證明可行

部分工會也樂意討論可行方案

 

就連一向被認為強力反對勞退自選的全國性工會,態度也早已不是鐵板一塊。全國總工會理事長温國銘就表示,考量提高勞工自主性,他贊成開放勞退自選投資標的,但前提是必須嚴格篩選基金商品並建立完善的監管機制。

 

「任何能增加勞工的退休生活費的方法,我都樂觀其成,勞動部應該在能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替勞工創造價值,而非總是保守思考。」台灣總工會祕書長張鈺民指出,只要有完善制度、確保勞工退休金不會因投資失利而「全部化為烏有」,他認為開放勞工做更積極的投資選擇,是可討論的方向。

 

中華民國全國職業總工會,也以書面回覆《今周刊》,表示贊成開放勞退自選。

 

陳雄文分析,勞工愈來愈支持開放勞退自選的原因,除了勞保年金危機與勞動基金弊案之外,也不能忽略私校退撫儲金的成功經驗,「這幾年,私校教職員在自選投資方案上的收益不錯,對勞工來說有激勵作用,會讓他們覺得,自選投資的風險沒那麼大。」

 

不只台灣的私校退撫儲金,國際間開放自選投資的確定提撥退休金制度如美國401(k)退休福利計畫、澳洲超級年金、香港強積金,過去幾年也持續穩健運作,參與人數不斷增加。例如美國的401(k)計畫,目前有超過6千萬人參與撥款,根據美國先鋒集團調查,在2021年,55歲到64歲的屆退勞工的帳戶資產中位數為8萬4714美元,平均數更超過23.2萬美元。

 

2010年成立的私校退撫儲金,自2013年3月開放自選投資方案,提供積極、穩健、保守三種投資組合,參與積極與穩健型的私校教職員須自負盈虧;選擇保守型投資組合則比照勞退新制,享有保證最低收益率。2013年3月到2021年間,積極型投資組合的年化報酬率為6.69%,穩健型為6.21%,皆優於新制勞退基金2013到2021年的年化報酬率5.37%;保守型則為2.06%。

 

若以每月薪資5萬元、自提6%退休金3千元計算,6.21%與5.37%的年化報酬率,30年後將產生近42萬元的差距;或者也可以說,30年累積下來的獲利總額,前者比後者多出近27.4%。投資時間愈長、累積投入本金愈高,金額差異也會愈大;換句話說,對一位距離退休仍久且未來薪資具向上潛力的30歲青年而言,勞退投資報酬率高低對最終退休金累積的影響,遠大於職涯邁入下半場的50歲勞工。

 

「這就是為什麼歷次調查中,40歲以下的世代都最支持開放勞退自選。」政治大學商學院教授、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分析,若開放勞退自選,受益最大的確實會是年輕族群,因為較多元的投資方案,可望提高勞工自提退休金意願;在合理穩健的投報率下,愈早開始準備退休金的人,愈能擴大退休資產,確保老年經濟安全。

 

好享退

2019年,由金管會發動、集保結算所與業界共同辦理的退休自主投資實驗「好享退」專案,民眾報名熱度超乎預期。(攝影/劉咸昌)

 

勞團擔心知識落差賠上老本

法制局建議強化教育再逐步推廣

 

目前,每月自願提繳退休金的勞工占全體勞工的12.2%,但《今周刊》與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分別在2018年與2022年進行的兩次調查當中,各有63.7%與56%受訪者表示,「若開放勞退自選,有意願額外提撥薪資,自選投資商品。」由此可見,開放勞退自選,確實能提升勞工自提退休金意願。

 

即使因為各種主客觀條件讓勞退自選的社會支持度持續升高,勞動部態度也因此轉趨開放,但不能否認的是,仍有勞工團體反對一切讓勞工「自負盈虧」的制度設計。

 

「絕對保證本金與收益,對勞工來說最單純;自選方案名為儲蓄,實際上未必獲利,勞工也不見得充分了解制度背後的風險⋯⋯,總之無法確定對勞工有利,我的態度比較保留。」台北市總工會理事長林國成說。

 

其實,無論是勞動部過去的規畫,或個別立委提出的版本,連想都沒想過要捨棄政府統一操作的模式,只是在原有制度上「新增」自負盈虧選項。例如曾任勞動部政務次長的民進黨立委郭國文,在2021年提出的修法版本,就主張應將勞工退休金之管理決定權歸還勞工個人選擇,「但保留可選擇目前統一操作的選項。」

 

既然支持開放的一方,一再強調保留現行制度下新增選項,並不會剝奪任何人的權益,那麼,勞團為何仍無法放心?

 

「生意人太厲害了,當然會想盡辦法遊說勞工『買我的商品一定會賺錢』,如果有人因為知識落差掉進圈套,把老本都輸掉了怎麼辦?」江健興的堅持,某種程度,似是憂心開放勞退自選將讓勞工面臨「誤導式行銷」的風險。

 

對此,立法院法制局今年5月發表的研析報告,雖明白建議勞動部參酌私校退撫自主投資機制,試辦勞退自選,但也沒有忽略勞團對勞工是否有足夠能力或資訊自選投資的疑慮,提出先推廣勞工金融知識、強化退休投資理財教育,並建立專業財務諮詢管道,再逐步推動勞退自選的折衷方案。

 

而回應《今周刊》調查的立委,不分支持或反對,逾9成認為政府應嚴格篩選商品、對受託業者建立完整監管機制,是政府若想開放勞退自選,必須提前規畫的配套措施。另外也分別有超過7成的立委,要求政府持續強化勞工的退休理財教育,同時提供自負盈虧與保證收益的投資選項。

 

勞退自選大事紀

 

遇市場動盪「退不逢時」怎麼辦?

參考澳洲、香港可暫緩結算

 

緊扣著「自負盈虧」的另一項質疑,是勞工退休時假使遇上全球市場動盪、退休金專戶內的資產大幅縮水,退休生活恐將無以為繼,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祕書長韓仕賢就直言,「你看最近,連政府操盤都會碰到國際環境起伏,一般勞工不見得有更精準的判斷,可能一個景氣翻轉就賠光老本,委託政府操作,至少保本沒有問題,勞工要的,就只是穩定的生活。」

 

「退不逢時」的風險,存在於每一個確定提撥的退休金制度,現行的勞退新制,固然藉由政府保證收益,確保退休勞工金不會縮水,但從國內外各種實務經驗來看,即使是「自負盈虧」的制度,也有能大幅降低類似衝擊的配套設計。

 

例如台灣的私校退撫儲金,就仿效澳洲超級年金與香港強積金,提供教職員退休後保留帳戶資產繼續投資的選項,若不巧在市場低點退休,可以無限期暫緩結算,靜候資產反彈。

 

自選投資標的投報率,理應高於政府相對保守的操盤策略,一直是支持開放勞退自選方的有力論點,私校退撫儲金的積極、穩健兩種組合成立至今的績效,也佐證這項說法。

 

但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孫友聯質疑,私校退撫儲金的規模約新台幣7百億元,且開放自選投資至今僅9年,並未經歷網路泡沫化、金融海嘯等考驗,不足以證明數十年的長期投報率一定優於規模新台幣3.3兆元的新制勞退基金。

 

退休

▲點擊圖片放大

 

開放自選是為提升效率

促進公平、照顧弱勢  可採提撥優惠

 

2005年成立的新制勞退基金,截至目前為止的年化收益率3.47%,略遜於香港強積金自2000年以來的3.6%;規模4800億美元(約新台幣14兆元)的美國加州公務人員退休基金(CalPERS),過去20年的年化收益率7.3%、10年年化收益率更高達9.7%,由此可見,勞退基金的收益率不是沒有提升空間。

 

其實,在倡議開放勞退自選的專家眼中,「自選」本身只是一項工具,終極目的是要增加勞工自提的意願與額度,立法院法制局的研析報告就直言,推動勞退自選投資制度的用意是「為滿足不同勞工退休儲蓄需求,提升保障勞工老年經濟之安全。」

 

孫友聯分析,即使勞退自提比率真的因為開放自選投資標的上升,加入提撥的大概也會是收入較高、儲蓄能力較強的勞工,中低薪資勞工的收入「連生吃都不夠」,很難有餘裕自提;而缺乏自提能力勞工,恰好是老年經濟較不安全的一群人,所以,他並不認為開放自選投資標的與保障勞工老年經濟安全之間,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薪水通常比較低、比較沒有能力自提,就算勉強儲蓄,也會排擠如進修、自我投資等當期開支,我無法認同『開放勞退自選是為年輕人著想』的論述。」孫友聯批評。

 

「這是從提升效率的立場出發,與從促進公平的角度思考,必然產生的差異。」淡江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郝充仁分析,開放勞退自選的邏輯原本就是是「把餅做大」,而非財富重分配;但他也同意,應透過其他政策措施,提高中低收入勞工的退休準備。

 

效率與公平之間,並非絕對互斥。例如澳洲政府低收入戶每提撥一澳幣進入超級年金帳戶,政府就會相對提撥(co-contribution)○.五元,相對提撥的上限為澳幣五百元;前面提到的立法院法制局研析報告中,也建議勞動部研議弱勢勞工相對提撥優惠方式,以提升勞退自提比率。

 

退休金制度攸關社會安定

建議由風險承受度高者試行

 

薪資高低,確實是影響勞工自提退休金意願的關鍵因素,根據勞保局統計,提繳薪資在36,300元以下的勞工,自提比率僅5.1%;提繳薪資11萬元的勞工,自提率則高達46.3%。

 

曾實際規畫方案的潘世偉因此主張,政府可採「有條件試辦」方式,初步可開放收入達一定門檻、且距離退休有一定時間的勞工,自選投資標的,再讓試辦的真實狀況說話,「這群高收入的人,原本自提意願就高,教育程度和評估風險的能力也比較好,可以先從他們做起,觀察制度設計有沒有什麼問題。」

 

「長期目標一定要往開放勞退自選這邊走,只是怎麼走到目標、是不是要一步到位,需要審慎思考。退休金制度直接影響社會安定,制度設計上不能有一點閃失,我建議用漸進方式推動,慢慢觀察成效、找出問題,再回頭修正。」潘世偉說。

 

比照國際經驗,賦予勞工自主決定退休金投資方案,究竟是能確保老年經濟安全,還是讓養老金血本無歸,十多年來,正反雙方始終爭論不休,勞退自選政策也因此原地打轉。在限縮範圍內試辦,再就真實情況辯論利弊,或許是既能消除各方疑慮、又能確保大多數勞工權益的務實作法。

 

制度

延伸閱讀
麥當勞神秘卡片讓你免費吃!除巴菲特、比爾蓋茲點餐靠這張..全台灣只有曾「被笑出糗」的他拿到
麥當勞神秘卡片讓你免費吃!除巴菲特、比爾蓋茲點餐靠這張..全台灣只有曾「被笑出糗」的他拿到

2024-06-08

 「喂,接種疫苗了嗎」別回話、別按鍵!詐騙竊銀行個資新手法,警:政府不會做這種事、直接給這動作
「喂,接種疫苗了嗎」別回話、別按鍵!詐騙竊銀行個資新手法,警:政府不會做這種事、直接給這動作

2025-02-06

知名冰淇淋突宣布「全商品降價」 別人喊漲它反降!價格降幅最多15%!網友超嗨:真的太有良心了
知名冰淇淋突宣布「全商品降價」 別人喊漲它反降!價格降幅最多15%!網友超嗨:真的太有良心了

2024-06-08

快訊/中國無人機再闖金門「天下第一哨」空投傳單 揚言飛金門大學喊話「台灣,歸來兮」 軍方監控中
快訊/中國無人機再闖金門「天下第一哨」空投傳單 揚言飛金門大學喊話「台灣,歸來兮」 軍方監控中

2024-06-08

徐巧芯遭大姑老公爆收回饋3不法!本人喊話檢調「儘管查」:有懷疑就要快辦...檢方火速回應
徐巧芯遭大姑老公爆收回饋3不法!本人喊話檢調「儘管查」:有懷疑就要快辦...檢方火速回應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