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智達,這家成立僅五年的IC設計公司,究竟是如何打進韓系手機供應鏈,成為台灣小功率VCSEL市占第二的業者呢?
當我們拿起手機接電話,只要接近耳邊時,手機螢幕就會自動暗掉,而這個可以偵測皮膚與手機距離的光感測發射端晶片,很可能就是由一家成立僅五年的新創IC設計公司「晶智達光電」提供。
儘管晶智達並不是特別知名,但這家公司設計出的VCSEL(垂直共振腔面射型雷射)晶片,已經打進全球市占龍頭的韓系手機供應鏈中,在小功率VCSEL市場市占達到三成,成為僅次於老牌光通訊廠光環科技的市場老二。
更特別的是,晶智達其實脫胎自台灣LED龍頭廠晶元光電(以下簡稱晶電),公司董事長也由晶電前總經理周銘俊擔任。你可能會很意外,LED公司竟然孵化出一家IC設計新創,這其實要從十年前晶電決心轉型,以及後續九個人辭職創業的故事開始說起。
熬五年研發 才拿下頭號客戶
自從二○一九年宣布退休、久未出現在公眾場合的周銘俊,在接受《今周刊》專訪時回憶,十年前,隨著中國LED同業挾帶政府補貼大舉進入市場,讓LED頓時被歸類為「慘業」,晶電董事長李秉傑與周銘俊也開始找尋除了照明以外,其他可以支撐公司營運的第二隻腳。
當時在晶電內部負責規畫新產品的陳守龍,觀察到LED與VCSEL特性都是發光,所以在一三年時,就把發展VCSEL的計畫呈報給公司。而當時急欲發展新市場的李秉傑,聽完隨即答應陳守龍的計畫,周銘俊也馬上調派了許多研發單位的資源協助。
憶起這段往事,現任晶智達總經理的陳守龍指出,雖然兩者製程、設備都相同,「但,做了之後才發現差很多!」因為VCSEL同時兼具光與電的特性,因此包括電性、發射角度、功率都需要一一調整,尤其VCSEL的晶片層數是LED的兩到三倍,除了每一層晶片都要測試外,疊起來更要重測一次,等於要花過去三倍的時間進行測試,也讓團隊吃了不少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