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逾2年,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衝擊,但也有部分產業,在這場百年大疫中,展現升級轉型實力,找出新的成長曲線,帶動業績持續攀升。
面對疫情造成的諸多不確定性,顯示器大廠佳世達(2352)醫療事業群,不僅未受影響,今年以來營收更成長逾25%,全年估將突破200億。
安永財務管理諮詢服務公司、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經濟部台美產業合作推動辦公室,以及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日前共同舉辦「2022國際投資論壇」,解析全球與台灣市場,在後疫情時代的投資、併購趨勢。
「潮水退了,就知道誰沒穿褲子。在這場疫情中,也有人受益,不一定都受害。」佳世達醫療器材事業群總經理楊宏培於論壇中表示,佳世達之所以能具備克服疫情的韌性,關鍵在於以下3項策略。
優化本業、超前部署、聯合艦隊 讓佳世達持續成長
首先,優化既有事業。企業常把「轉型」掛在嘴邊,但若本業沒顧好、獲利不足,就無力支撐新事業群,導致轉型受阻。
其次,積極轉型、超前部署。今年第2季,佳世達4大事業(醫療、資訊、網通、智能方案)營收年增率,皆呈現兩位數成長。楊宏培指出,其中包括醫療、網通、智能方案,都屬於新事業,「我們早就超前部署、轉型,營收最重要的動能,來自對新事業的布局。」
另一個超前部署案例,則是佳世達3、4年前,就選擇赴越南設廠。「你看,疫情導致中國封城,供應鏈斷鏈,如果我們沒提早去越南設廠,情況就會很糟糕。遷廠、移到東南亞,那是2、3年的事情,不可能一下子就發生。」楊宏培說。
最後,則是跨產業「聯合艦隊」投資策略。楊宏培強調,「當公司要朝新事業轉型時,自己弄,太慢了!必須透過投資、併購,這條路一定要走。」
當年李焜耀積極投資 讓醫療事業成疫情下受惠者
楊宏培於會後受訪時表示,佳世達醫療事業群,可謂疫情下的受惠者,今年以來,整體營收成長逾25%,「以前剛開始(營收)很少,2016年約51億(醫材部分僅10億左右),但今年應該會超過200億。」
佳世達董事長暨執行長陳其宏指出,最早布局醫療事業群的人,是佳世達榮譽董事長李焜耀,早在2006年,李焜耀就把握機會,前往江蘇投資,籌辦位於南京市的明基醫院,並於2008年5月正式營運。
「其實我們整個醫療事業,可追溯到2006年,(迄今)已經16年了。去年醫療事業群營收,大概是150至200億之間,今年會超過200億。」陳其宏強調。
楊宏培表示,只要公司領導人有願景,帶領企業往長期、正確的方向走,「潮水再怎麼退,褲子還是穿得比別人牢,不用擔心。」
只鞏固本業恐難支撐毛利率 借重投資、併購才能帶動轉型
台灣產業創生平台創辦人暨董事長黃日燦認為,過去幾十年來,台灣產業以國際分工為基礎,做好生產、代工,就有錢賺,頂多做到產品優化,且這部分,還可獲得客戶的提醒和協助,「但無論疫前、疫後,台灣產業最大的挑戰,就是世界變化太大、太快,如何重新掌握方向?」
由2021年台灣產業創生平台調查可得知,85%受訪台灣企業表示,未來3年內,沒有投資新創的打算,多數理由為「本業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對此,黃日燦質疑,「意思是,本業的優化,不用轉型、升級?也不用借重投資、併購?」
黃日燦不諱言,企業如果只是慢慢地鞏固、優化本業,毛利率恐從兩位數,逐漸降至一位數,很難在市場競爭中獲勝,因此,勢必要找到新事業來補強,「面對不可測的未來,要想的是,將來該如何布局?怎麼在鞏固、優化本業的基礎上,比別人更早找到新的成長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