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慧與自動化科技的革新,將數位科技應用至生活的各個層面,已是不可逆的趨勢,除了各行各業積極進行技術與思維上的數位轉型,公部門也勢必得跟上這股潮流;號稱中小企業原鄉的彰化縣,「智慧化」轉型已成產業升級的關鍵字,更是提升居住環境品質的秘密武器。
科技力加值 產業轉型之路不孤單
「彰化的農工產業都相當興盛,但是近幾年在氣候變遷、從業人口老化、淨零排放趨勢的影響下,產業正面臨亟需轉型的處境,也促使縣政團隊思考可以提供什麼樣的協助,讓他們在這條路上不孤單。」彰化縣長王惠美娓娓道出目前彰化所面對的考驗,以及這些年積極輔導產業並挹注資源的初衷。縣府發現多數企業主都有意識到「數位轉型」是必經的過程,但卻因為會遭遇到成本過高及人才缺乏的瓶頸而裹足不前。
對此,縣府積極推動「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地方型SBIR),協助縣內重點傳產如紡織類與車輛運輸類運用到自動化、數位化、5G、AIoT、大數據、碳中和等關鍵技術,進行全方位的轉型,更改變傳產的既定印象,進一步帶動年輕族群投入產業的意願。縣府也於校園設立AIoT中心,從小推動程式教育,扎根科技軟實力,穩健邁向轉型之路。
王惠美致力於推動縣內科技教育,成立5所科技中心、2所AIoT智慧聯網中心及2所英語AI智慧學習中心,讓孩子更有國際觀並與時代脈絡接軌。
智慧化農業生產 新一代科技新貴在田間
王惠美也不忘農民靠天吃飯的艱辛,在二O二一年成立「智慧農業推廣中心」,陸續設立農、漁、畜牧業的「智慧農業標準示範場域」,帶領農友實地觀摩、專業諮詢,不僅幫助他們快速上手,也能夠在有限的資金下,選擇真正符合自身需求的智慧化生產設備,並透過彰農學堂的開課,輔導業者走向自動化、高值化,扶植田野中的「科技新貴」。
為了要克服農村勞動力不足及氣候變遷的挑戰,縣府成立「智慧農業推廣中心」,帶領農民運用智慧科技,朝向「省時、省工、省力」的目標,走向智慧農業的轉型之路。
災害防治以及行銷推廣,也是農業最常遇到的兩大挑戰。王惠美表示,作為國內第五大荔枝產區,以及第六大龍眼產區的彰化,近期由於荔枝椿象的影響,產量也受到不小的打擊。對此,縣府超前部署與大專院校、科技公司、農會及公所等單位合作,除了荔枝椿象天敵——平腹小蜂的投放之外,也開發出皂素、黑殭菌等友善環境的生物性防治資材,並結合氣象整合資訊、AI辨識廢耕園椿象熱區及無人機噴灑的技術,大幅強化整體防治的效果,藉由新的觀念與科技工具的引進,兼顧蟲害防治與環境保護。
因應今年農委會取消收購卵片政策,為避免荔枝椿象蟲害蔓延,縣府整合產官學界力量,透過使用無人機空中噴灑友善環境的生物性防治資材,以達精準防治,避免造成環境汙染、農藥殘留等問題。
產品推廣的部分,王惠美分享,近年農產內外銷受疫情衝擊,農民的行銷壓力相當大,縣府鼓勵農民加入「彰化優鮮」品牌,以打團體戰的方式,前往國內的主要市場行銷,更在疫情期間轉戰數位行銷市場,與國內各知名電商平台合作,讓「彰化優鮮」產品,也能接軌「智慧行銷」的新趨勢。
科技介入 執法更添效率
為提升縣民生活品質,縣府也組成科技執法團隊,並逐步導入縮時攝影、空拍、遠端監控、即時追蹤系統等儀器,協助犯罪偵查的工作,「尤其在環保犯罪的部分,由於犯罪集團的分工相當精細,更增添我們稽查的困難。」王惠美說。在全新的科技執法工具介入後,彰化在環保犯罪的蒐證效率獲得大幅提升,光是二O二一年廢棄物非法案件就成功查獲了五十九件,創下歷年新高。
彰化組成檢警調環科技執法團隊共同捍衛國土,並破獲史上最大有毒污泥不法棄置案,總破獲量高達14萬公噸。
除了廢棄物查緝外,縣府也導入「物聯網」的概念,運用空氣盒子、水質監測等方式設置「微型感測器」,並透過大數據分析,針對各項可能狀況即時因應。彰化縣空氣品質管制及改善策略奏效,民眾所關注的PM2.5持續獲改善,首次獲得110年度環境監測及資訊應用獎特優,更連續3年獲環保署空氣品質績效考核特優及優等肯定。
彰化縣今年1至7月PM2.5平均值較107年同期下降9.5微克,減量全國排名第一,首次達成112年全國空品標準目標(15微克);另外,空氣品質指標(AQI)不良日數逐年顯著下降,各項污染物也呈下降趨勢。
王惠美表示,科技雖然幫助人們擁有更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但她也坦言,這一路走來並不容易,尤其是在與不同對象進行新觀念的溝通時,更是需要思考如何把事情處理得更加完善,而她也期待與縣民繼續共同打拚,藉由智慧導入將農工大縣提升為智慧產業重鎮,更為縣民打造一個宜居、永續的美好城市。
(彰化縣政府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