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軌衛星不算是頂新鮮的話題,但負責研究的記者告訴我們,幾年發展下來,低軌衛星對產業、對生活帶來的改變,已展現出將比原本想像更快更猛的勢頭……。從一個「快」字開始,我們展開本期封面故事。
首先,全球首富馬斯克旗下的太空公司Space X動作很快。2019年5月至今,這家公司已經發射了2995顆衛星,算起來,平均每個月要把超過75顆衛星送出大氣層。
Space X的動作必須快。畢竟這衛星的高度只在「低軌」,訊號的關照範圍若要更大更廣,送上軌道的衛星數量就得夠多,偏偏,地球圓周能提供給低軌衛星的「席位」有限,必須搶先卡位。
再來,也是因為「低軌」,要擺脫地心引力,就得創造「離心力」,於是衛星的飛行速度要很快,以20倍音速、時速2萬7千公里不斷繞行地球……;飛行速度快,消耗也就慢不了。於是,低軌衛星的汰舊速度也很快,每隔3到5年,就得來次舊換新。
當然,送上太空的東西,品質要求與地表產品不可等量齊觀,但既然生命週期沒那麼長,品質規格倒也不需與高軌衛星比肩看齊,這麼一來,各種零組件的研發、量產速度也就有效提速。
一連串的快,帶出了兩個結論。第一,低軌衛星改變人類生活的進程,或許真的會比想像得快。話說回來,元宇宙、自駕車……,這些早被資本市場熱炒的題材,都被認為少不了低軌衛星的精密訊號助陣。
第二,當歐美大咖主導的這個產業,零組件供應需要快速開發、高品質的量產管理、成本不能太昂貴,且不能來自紅色供應鏈,那麼,地表上誰最有機會吃到商機呢?台灣必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