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突圍.解方」光電產業扮演能源轉型推手,加速儲能系統與智慧電網落地應用

「突圍.解方」光電產業扮演能源轉型推手,加速儲能系統與智慧電網落地應用

2022-08-11 17:00

「2050淨零碳排」已成全球共同目標,台灣自然無法置身事外,國發會於今年三月底,即宣布以建築、運輸、工業、電力、負碳技術為五大策略路徑,設立不同進程的量化目標。其中,攸關產業永續發展的電力項目,明確要求逐年擴大再生能源占比、導入新能源科技、建置儲能系統以及升級智慧電網,藉以全方位啟動能源轉型。

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蔡佳晋理事長提出建言,希望政府攜手企業推動台灣能源轉型。

 

隨著去年台灣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74億度,再生能源裝置容量也提升至11.5GW,如何借助電力完全去碳化,達成2050年淨零排碳目標,又不會對供電穩定度造成隱憂,成為民眾乃至於產業共同關注的課題。

 

因此為了探討能源轉型路上可能遭遇的困境,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蔡佳晋理事長表示,第二場「光電產業系列線上論壇」,特地把突圍解方聚焦在儲能系統與智慧電網,邀請大亞集團董事長沈尚弘、台泥綠能總經理翁吉良、台電專業總工程師兼發言人吳進忠、成大電機工程系教授楊宏澤等專業人士齊聚一堂並提供建言,即是期盼台灣加速建構涵蓋創能、節能、儲能、系統整合與電力交易的再生能源產業生態系,逐一攻克當前面臨的再生能源間歇發電、孤島型獨立電網等發展挑戰。

 

大亞集團沈尚弘董事長強調,儲能系統與智慧電網都是確保電力穩定供應的必要建置。


大亞建構能源一條龍服務 兼顧供電穩定與減碳目標

 

首先,帶領大亞集團建構能源的產生、傳輸、轉換、儲存與管理一條龍服務的沈尚弘董事長指出,「根據台灣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無論產業、住商或運輸領域,降低碳排放的解方就是實現電氣化」,但如此一來勢必推升整體用電量,預估接下來每年電力需求將以2%幅度成長,最終達4,275至5,731億度,所以為了既增加電力又實質達成淨零目標,朝向低碳化已是無法回頭的路。

 

近年來,台灣再生能源滲透率確實逐年攀升,不過他強調「光電與風電具有間歇性、難預測等特性,需要佈建儲能系統、智慧電網等配套措施,才能確保電力穩定供應」,所以響應政府政策與國際趨勢,擁有完整技術能力、服務團隊與供應鏈的大亞集團,不僅在台南完成多個太陽能電廠開發,更已投入發電端的儲能設備建置,希望藉以強化需量反應管理措施,包括電能時間移轉、穩定頻率變動以及提高再生能源併網容量,避免電力供需失衡擴大,扮演能源轉型的有力援軍。

 

台泥綠能翁吉良總經理表示,應該加快公私協力合作步伐,做好儲能與電網基礎建設。

 

台泥投入智慧儲能輔助服務 協助降低電力調度衝擊

 

鑑於儲能系統、智慧電網與穩定供電有越來越密切的關係,近年積極在台灣投資光、風、地熱、海洋等再生能源發電業務,台泥綠能翁吉良總經理特地表示,光電與風電在一年之中的發電量,呈現相反曲線走勢,雖然兩者併聯能夠均值化,終究還是變化幅度大,容易對電力系統調度帶來衝擊,「尤其2050年在淨零碳排目標之下,屆時再生能源供電占比需超過60%,恐怕帶來更加嚴峻的挑戰。」

 

所以未來三十年,提升電力調度彈性與負載預測能力越來越重要,他建議公私協力合作,加快儲能系統與智慧電網建設腳步,再連同導入氣象預測、大數據分析等創新科技,打造快速反應需求的電力調度系統,像台泥綠能在彰濱工業區打造的AFC智慧儲能系統,已參與調頻備轉類別的輔助服務,可供台電調度使用,協助維持系統頻率穩定,未來隨著儲能據點與容量越來越多,更有助於增強電網韌性,符合國家能源轉型政策方向,又滿足全民與產業的殷殷期待。

 

成大電機工程系楊宏澤教授指出,產學研合作善用專業領域人才,可望打造堅強產業鏈。

 

匯聚人才加強產學研合作 打造完整再生能源產業鏈

 

能源轉型帶動台灣的再生能源產業與供應鏈興起,長期投入能源科技與策略研究,又身為多項產學合作計畫主持人,楊宏澤教授指出儲能系統已成為發展再生能源的必要配套,欣見大亞、台泥等企業參與其中,同時他也提出未來發展趨勢,「除了定置式儲能設備,隨著電動車、電動巴士普及,可視為移動式儲能裝置使用」,因此相關決策規劃不妨突圍躍進,連同負載管理、動態平衡等需量反應措施,打造整合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備援電力的智慧微電網或虛擬電廠架構,作為追求低碳電力又維持供電穩定的解方。

 

加上台電的電力交易平台,陸續開放日前輔助服務、備用容量市場之後,成功引導多元化且分散式的電力資源加入系統,未來擴大到即時市場,模式、量能與產值皆會顯著提升,甚至國外已有把儲能機組當成尖峰機組的例子,台灣廠商不僅可以參考相關應用,還不妨加強產學研合作,進一步集結既有技術與專業人才,打造越來越成熟的產業鏈與價值鏈。

 

台電專業總工程師兼發言人吳進忠表示,電力交易平台將持續完善,讓再生能源產業鏈有更大發揮空間。

 

台電攜手民營儲能業者 讓再生能源成可靠電力來源

 

再生能源需求大增,廠商也相繼投入開發,維持電力系統穩定的重責大任落在台電身上,吳進忠發言人以實際數據說明,「今年7月底,台灣光電發電量接近8.3GW,15分鐘變動量超過160MW,尤其尖峰日下午3點至6點,短短3小時可以減少400MW」,想避免停電、跳電與斷電,解決方案就是善用儲能系統、智慧電網以及具備虛擬電廠概念的相關輔助服務,透過平滑調節、快速反應、時間轉移等三大關鍵作用,維持並提升供電穩定性。

 

所以台電感謝學界努力推動相關政策,也感謝大亞、台泥等業者積極參與建置,「目前電力交易平台每天交易儲能容納約58.3MW,預估年底可達200MW」,並且完善規範之後,將再納入具有削峰填谷、電能移轉功能的增強型動態調頻備轉服務(E-dReg),希望讓再生能源產業鏈有更大發揮空間,協助穩定台灣供電安全,同時提供驗證場域累積經驗,有朝一日可以跨入國際市場打世界盃。

 

台灣在推動能源轉型邁向淨零減排的路上,光電產業一直領頭先行扮演要角。

 

日立股價雖然一年大漲7成,但是本益比仍然只有15倍,用前一年的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1.27兆日圓計算,目前股價也只有EBITDA的7倍,即使衝破10兆日圓市值的大關卡,公司估值也比國際同業要低。

 

10兆日圓」俱樂部是今年日本大型企業共同的目標,以市值來排名,目前剛好有10家10兆日圓俱樂部的成員,包括豐田汽車、索尼、Keyence(基恩斯)、三菱日聯金融集團(UFJ)、日本電信電話公司(NTT)、東京威力科創、 Fast Retailing(優衣庫母公司)、信越化學、KDDI,以及三菱商事。

 

這10家10兆日圓俱樂部的成員,除了市值46兆日圓的豐田汽車、17兆的索尼、15兆的基恩斯之外,其他都是去年剛剛漲上來的新成員,而排在10名之後,正在挑戰10兆日圓關卡的有日立、人力仲介公司Recruit(瑞可利)、最大藥廠中外製藥、最大遊戲機公司任天堂、三井住友金融集團、伊藤忠商事、三井物產,以及經營東京迪士尼的Oriental Land(主要股東是京成電鐵集團)。

 

另外,曾占據日本首富寶座10餘年的孫正義,他旗下有2家都叫「軟銀」的上市公司——進行大量新創投資的軟銀集團,以及實際運營手機等業務的軟銀公司。軟銀因背負中國創投政治風暴與美國新創公司崩盤的雙重危機,公司市值被日本傳統企業一路超車,如今這兩家公司市值都剩下8兆多日圓,正在做前20名的保衛戰。

 

政府主導  公司決策透明化

 

在《今周刊》1411期「經濟復活!透視『日股漲3倍』國家戰略」一文,清楚剖析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政府,主導動能驚人的證券市場改革,基礎是日本走出長達30年的通貨緊縮,轉向溫和通貨膨脹的正循環,上市公司因此獲利增長、擴大資本支出、調高員工薪資;同時,東京證交所帶頭要求「上市公司提高企業價值」,引進外資刺激日本企業董事會決策透明化,將龐大的企業價值,從傳統交叉持股與內部關係人,轉換成歐美企業「全體股東權益最大化」的核心價值。

 

此外,日本還有利率與匯率的重大轉變。去年10月底,日本央行宣布放寬「10年期公債殖利率1%」的上限,這是它在3個月內第2度放寬收益率曲線控制(YCC)的重要訊息。

 

更值得玩味的是去年12月自民黨最大派系「安倍派」議員,與內閣大臣爆發政治獻金帳目不清的醜聞,導致15位內閣高層集體辭職。而這群堅持零利率政策的安倍派閣員辭職,正好替長期倡議「利率正常化」的岸田去除重大障礙,日本央行退出僵化的零利率政策,也將給日本企業帶來新活力。

 

在政府強勢政策引導下,日本上市公司大幅提高配息,同時用增長的獲利,回頭買進庫藏股,加上大股東持股回補,創造去年日經指數大漲28.24%、漲幅亞洲第一的榮景。

 

回應政府的政策,去年3月起,日本上市公司紛紛帶頭加碼庫藏股,例如三菱商事買回4千億日圓、本田汽車買回2700億日圓、移動電信公司KDDI買回3千億日圓,這些率先大幅加碼庫藏股的上市公司,股價都應聲大漲。

 

到了去年底,日本企業獲利繼續增長,加碼庫藏股的行動也蔚為風氣,光以金融業為例,UFJ宣布第3季獲利增長3倍的同時,加碼3600億日圓的庫藏股;三井住友金融調升年度盈餘預測的同時,加碼1500億日圓的庫藏股;瑞穗金融則調升年度配息金額,連串庫藏股買回的措施,也讓UFJ、三井住友跨過或逼近「市值10兆日圓」門檻。

 

日本上市公司因應東京證券交易所的要求,積極加強回饋全體股東,不僅配發股 利,還撒幣買回庫藏股,股價因此大漲。

▲日本上市公司因應東京證券交易所的要求,積極加強回饋全體股東,不僅配發股利,還撒幣買回庫藏股,股價因此大漲。(圖/達志)

 

漲勢凌厲  有望突破歷史高點   

 

日本股市從今年一開年就大漲,自去年底3萬3464點一路急升,1月12日以3萬5577點收盤,扣掉休假後,日股在短短6個交易日大漲2113點(6.31%),創下34年來的新高紀錄,更在表現平平的亞洲股市一枝獨秀。

 

股市漲跌的因素固然相當複雜,不過日本企業正在改變,卻是值得台灣高度關注的重大趨勢。日股下一個目標是1989年12月29日創下3萬8957點的歷史高點,距離1月12日收盤僅剩3380點,距離3月底的財政年度結算還有2個月,看來突破的機率極高!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 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全新《今周刊App》掌握最新即時財經脈動
https://bit.ly/2W35Y7n

延伸閱讀
不想讓地球發燒、北極熊無家可歸 但若風電沒風、太陽光電沒太陽怎麼辦? 答案就是儲能 + 智慧電網
不想讓地球發燒、北極熊無家可歸 但若風電沒風、太陽光電沒太陽怎麼辦? 答案就是儲能 + 智慧電網

2022-08-02

突圍・解方|光電產業攜手前進,盼能立基國土綠能專區,邁向共好未來
突圍・解方|光電產業攜手前進,盼能立基國土綠能專區,邁向共好未來

2022-07-25

2050全台淨零排放「成本都花在找土地上」!光電業者籲:推動國土綠能專區
2050全台淨零排放「成本都花在找土地上」!光電業者籲:推動國土綠能專區

2022-07-19

再生能源條例修正!擬放寬地熱與離岸風電限制,新建物也要設屋頂光電
再生能源條例修正!擬放寬地熱與離岸風電限制,新建物也要設屋頂光電

2022-07-01

三星「百萬級」電視幕後關鍵供應商「錼創」上市在即 能帶領台灣光電產業重返榮耀?
三星「百萬級」電視幕後關鍵供應商「錼創」上市在即 能帶領台灣光電產業重返榮耀?

202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