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億元的投資額,無論對鴻海或對旗下的工業富聯來說,都不算是頂大的一筆資金。但從這樁交易裡,卻能看到鴻海集團轉型大計的某些新思路、新戰略。
鴻海旗下工業富聯投資中國半導體集團紫光的消息傳出,記者重新爬梳交易路徑、股權架構、各路團隊,得到一個結論:即使股權並不算少,但鴻海藉此直闖紫光董事會的機率並不算高。下一個問題是,既然短期內不易取得深度主導的機會,鴻海究竟所圖為何?答案,或許是廣度與速度。
論廣度,紫光本來就被稱是「半導體綜合集團」,熟悉鴻海的香港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則告訴我們,以紫光目前版圖看,此舉可讓鴻海在車聯網、物聯網、伺服器、電動車等領域同時加強布局。
論速度,最懂紫光的「台灣DRAM教父」高啟全告訴我們,半導體產業最重「團隊」,對鴻海來說,重新組建一個團隊,不如透過入股敲開與對方團隊合作的大門。郭明錤也說,半導體是電動車的關鍵零組件之一,而鴻海競爭對手比亞迪的車用零組件自製率已達四成,這個數字,卻是鴻海二○二五年後的目標。鴻海,必須更快。
投資紫光的成或不成,仍待投審會拍板,但是,此役已能讓我們看見鴻海轉型新戰略:不求掌握主導權,但要快速蒐集該有的拼圖、建立供應鏈「夥伴」。本刊也盤點過去兩年來鴻海的歷次進退動作,淡出光電、互聯網,轉而廣投電動車、半導體的大方向,一目了然。
本期封面故事,我們解讀鴻海轉型的拼圖戰略,一趟採訪下來也發現,隨著廣度與速度的提升,受訪者眼裡鴻海轉型的成功機率,也比一年前向上墊高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