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全球電子代工龍頭鴻海公告,旗下工業富聯入股中國紫光集團,震撼兩岸資本市場。
究竟,鴻海入局紫光有何盤算?
「新紫光」的掌舵者「智路建廣聯合體」是何來歷?
鴻海的轉型大計,又與半導體有何關係?
《今周刊》以最深入而全面的解析,為您一揭鴻海的「拼圖戰略」。
一方,是全球電子代工龍頭鴻海集團;另一方,是曾在兩岸半導體業界掀起滔天巨浪的中國紫光集團。一樁極其複雜的交易,兩大集團有了某種程度的命運交集,對岸看的,是紫光集團重新擔綱「半導體國家隊」的可能性;在台灣產業界,則是看到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力拚半導體事業的一趟精巧籌謀,以及他對鴻海轉型大計的企圖心。
故事,從7月11日說起。
「如期完成股權交割,紫光重整收官在即。」7月11日下午,紫光集團官網貼出消息,「戰略投資人『智路建廣聯合體』設立的控股平台『北京智廣芯控股公司』,承接紫光集團的100%股權,紫光集團股權順利完成交割……,集團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公告如是指出。
之所以要興奮宣告「進入新階段」,是因為紫光先是在前年十月驚爆債務違約,又在去年7月被裁定進入司法重整;在中國力拚半導體自主化的年頭,這隻曾經「不可一世」的中國半導體猛虎,過去一年多來,卻像病貓。
不可一世,確實是不少人對紫光的刻板印象,尤其是2009年趙偉國入主、擔任集團董事長後,隨即透過連串併購,一度坐上中國最大本土半導體集團地位,橫跨IC設計、製造、封測到下游雲端伺服器。以話題最多的2015年來說,當時他挖角「台灣DRAM教父」高啟全,還曾放話併購聯發科,「(紫光旗下的)展訊可以不賺錢……,聯發科會賠掉更多錢,它慢慢就會受不了。」當時,他這樣霸氣十足地評論兩岸晶片價格戰。
但也因為戰線開太廣,旗下公司卻仍不具備獨立生存能力,而趙偉國害怕持有股份被稀釋,也不願意引入外部投資者,因此只能以發債方式維持營運。
不過,2019年起,中國政府限制紫光發債,子公司上市籌資也被喊停,當時負債超過兩千億人民幣的紫光,在2020年開始出現債務違約;2021年7月,遭裁定重整;同年12月,確定由「智路建廣聯合體」作為重整戰略投資人。
然而,就在紫光終於完成股權交割,外界欲進一步釐清「智路建廣」是何方神聖之際,這才赫然發現,原來台灣的鴻海也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