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新冠疫情逐漸降溫,台灣生技產業卻依舊繼續向上,在生技市值創下歷史新高的背後,新藥研發、藥品製造成為關鍵力量,藥華藥、合一兩屆生技股王如何開創巔峰?
疫情後下一波生技的新機會又在哪裡?
《今周刊》生技100大報告將為你全盤解析。
全球金融市場猛跌,對比去年6月底,台股加權指數至今下修幅度超過1成6,但在同樣期間,台灣生技產業的市值卻逆勢向上增加7%左右,即使疫情對類股的助漲效應逐漸淡去,但以今年6月底數字來看,產業市值仍達1.39兆元,改寫新高。
不過,在這將近1.4兆元市值的生技大軍中,「新藥類股」就占去了超過6千7百億元的半壁江山;事實上,過去一年整體產業市值逆勢攀升,新藥類股堪稱是當仁不讓的領軍族群,一年之內市值約莫增加逾1千4百億元,增幅28%。
或許,你曾因為新藥股的「解盲失敗」而投資受傷,也曾看過業者大肆宣傳取得藥證後,股價表現和銷售數字卻不如預期,但從前面提到的數字來看,新藥,終究是台灣生技產業與投資市場最吃重、不能輕易忽略的一個要角。尤其,今年以來國內生技產業最多話題、最有亮度,同時也存在不少爭議的個股,就是新藥公司,藥華醫藥(簡稱藥華藥)。
「它們打敗了羅氏大藥廠,真的算是了不起……!」不看資本市場的紛紛擾擾,純就新藥目前取得的成績而言,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培哲對藥華藥給予了這樣的評價,原因在於,藥華藥切入的市場,過去是羅氏、默克兩家大廠寡占的地盤,如今靠著新藥取得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藥證,正式成為兩家國際藥廠的競爭者。
當然,新藥未來銷售前景如何,仍待觀察,但要搞懂一顆新藥從研發到取證的漫長過程、理解當今生技類股最火熱的話題,你就必須搞懂藥華藥,以及這顆讓公司今年以來市值猛增逾80%的藥品:百斯瑞明(P1101)。
▲點擊圖片放大
藥華藥16年來「忍辱負重」
孵出讓公司市值猛增80%的新藥
去年11月13日,藥華藥取得FDA核准,「百斯瑞明」將在美國上市,公司股價隨即噴發。「忍辱負重啊……!」回顧新藥從開發到取得藥證的漫長過程,藥華藥創辦人、現任執行長林國鐘用這四個字當成注解。
先來理解「百斯瑞明」究竟是什麼?這顆藥是所謂「長效型干擾素」,對應的疾病是「真性紅血球增生症」(PV),一種發生率約十萬分之一的罕見血液疾病。
時間回到2000年,林國鐘還在美國Biogen工作,開始關注著長效干擾素的發展。「當時干擾素的用途,主要是用在B型、C型肝炎。」藥華藥董事長詹青柳說明,儘管干擾素在過去已被使用很長一段時間,但由於存在會導致憂鬱、甚至自殺風險的副作用,因此很多其他的適應症沒有辦法使用。
- 長效型干擾素:干擾素為人體免疫系統製造用於抗病毒的蛋白質,也有抑制癌細胞生長和調節免疫力的功能。相較於之前的長效性干擾素須每周施打,藥華藥的長效型干擾素可二到四周施打一次。
- 真性紅血球增生症:病患的造血幹細胞發生突變,會過度製造紅血球,使病患血液變得濃稠,導致有血栓的風險,病患後期也會出現脾臟腫大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