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要怎樣提升?會不會繼續往上?」是小股東最關心的議題。和碩將以商用與車用兩大市場作為下一個轉型大計,童子賢的一句話,或許能讓小股東有所期待。
根據《財訊》報導,2022年4月8日,特斯拉位於美國德州奧斯汀的超級工廠(GigaFactory)熱鬧開幕,執行長馬斯克說,這是世界上最大汽車工廠,面積相當於3個五角大廈,每年生產50萬輛Model Y,明年更將生產皮卡Cybertruck。隨著新廠陸續啟動,特斯拉看好今年電動車交車量將較去年大增5成。
客戶需求增溫 大手筆擴產
《財訊》分析,特斯拉的動向,也攸關著和碩的布局動作。身為供應鏈的和碩繼去年11月宣布將斥資1.64億美元擴建北美生產基地後,今年5月中又宣布加碼投資,強烈感受到北美客戶需求持續增溫。和碩今年將全力擴大電動車與車用電子、5G、物聯網等布局,預估今年整體的資本支出將達五億美元,遠高於去年的3.85億美元。
童子賢直言,「不見兔子不撒鷹!」北美設廠這件事情是確認的,而且有好幾個擴產案子,每件投資都以台幣10億元為單位進行。
根據《財訊》報導,和碩除了承接特斯拉中控台電腦組裝訂單之外,還有電動車充電樁等,未來還將進一步拓展多屏智慧座艙、車用多媒體影音平台、車用定位與示警系統、智慧感測器、無線通訊模組等產品。而從和碩的研發成果也發現到,未來許多車用產品將鎖定車聯網的各項應用。
童子賢指出,電動車或是車用電子,是未來數年「熱切期盼」的項目,同時,其他傳統燃油車電子化也有很大的商機。「車用電子是可獲利且獲利可期的領域,未來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世界各國在2025年到2035年間針對電動車有明確的目標,但在那天到來之前,全球汽車每年銷售量仍高達9千萬輛,產值以兆美元計算,不但是半導體產業的好幾倍,也比筆電與桌機加起來還更大。
據工研院統計,2021年全球車用電子市場約2350億美元,年增率近8%,預估今年將突破2千5百億美元,市場規模可望一路攀升,2028年將突破4千億美元。另一方面,勤業眾信最新研究報告也樂觀預估,電動車銷售量從2020年到2030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9%,預估2030年將可望突破3千萬輛的規模。
《財訊》報導指出,和碩早在10年前即醞釀車用電子的研發計畫,並將研發團隊納入第八事業處中。值得一提的是,翻開2021年度的年報中,和碩首度調整第八事業處的業務內容,從原為負責中小型客戶板卡、系統類產品,定位為專責車用相關產品的事業處。換言之,車用布局已茁壯成長至可撐起一整個事業處的營運,不必再靠著電腦業務養活。
在製造端的部分,雖然在靠近特斯拉工廠的德州奧斯汀或是在墨西哥邊界的埃爾帕索設廠,都尚未定案,但既有的墨西哥廠位於華雷斯城,鄰近德州,又享有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待遇,已成為和碩這一波擴產的重點區域。
和碩總經理廖賜政不諱言,特斯拉下單明確,讓材料準備、人力、資源設備可控,有利於提升毛利率;但相較於消費性電子產品,淡旺季稼動率高低峰值可差距2至5倍之多,因此,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即是做好產能的調配,不做浪費的投資。
立訊強勢競爭 營運有隱憂
事實上,《財訊》分析,為了降低中國生產過度集中的風險,和碩已啟動了印度、越南製造,但分散的效果還是不夠,今年第二季營運表現仍受到上海封城嚴重的衝擊。展望其後,童子賢看好下半年只會更好,並認為疫情最壞的情況已過,消費停滯的情況也可望隨之回溫。
從外資法人的角度,最關心的仍是和碩的代工訂單出貨表現。摩根士丹利日前指出,受到需求疲軟以及封城影響,和碩5月筆電出貨量為60萬台,月減四%、年減23%;不過預期新款iPhone可如期上市,為下半年營運注入新的動能,只是來自中國立訊的競爭壓力不減,是未來營運面較大的隱憂。
《財訊》報導指出,另有法人看好,和碩今年來自電動車、車用電子的營收將呈現雙位數成長。但若觀察和碩近8季產品結構的變化,包含車用產品的其他產品線占整體營收比重時高時低,還是無法判斷其營收貢獻是否穩健成長。
隨著特斯拉新的超級工廠量產,以及馬斯克喊出希望2030年力拚年產2千萬輛的遠大目標,車用市場究竟能否為和碩毛利率帶來顯著的改變,投資人只能拭目以待。 …(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662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