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進軍電動車的腳步穩步推進,今(12)日一大早才宣布與美國電動卡車製造商Lordstown Motors簽定合作及購廠協議的好消息,下午在第一季線上法說會上,電動車也是最受中外法人矚目的焦點。
對於日前美國媒體報導,大客戶蘋果擬由鴻海代工生產的發展多年的Apple Car,董事長劉揚偉首次公開回應,他不點名地表示,鴻海精神就是「只要客戶想得到,我們一定做得到」,既未承認也沒否認。
劉揚偉也提到,今年鴻海在台灣的電動巴士可望交車100輛;為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Fisker及泰國國營企業PTT合作或代工的電動車,也預定在2024年投產。
他預期,包括鴻海在內,各家車廠或製造商大力投入電動車關鍵環節的電池技術,將在2026~2030年出現飛躍進步。
「對設計尚未確定的產品,很難回答鴻海是否具備相關能力」
劉揚偉在線上法說會回覆媒體提問,日前美國傳出蘋果找鴻海洽談代工Apple Car一事時重申,鴻海標準答案當然是不能評論單一客戶或單一產品,但「對於現有的大車廠或新創車廠都有接觸,我們是否有能力具備為大客戶量產(電動車)的能力?」
「汽車的製程非常複雜,不像手機,需要看產品設計對於製程的要求是什麼。對於還在思考中、設計還沒有確定的產品,我現在很難回答是否具備了相關能力。但是,我們一定會盡最大能力,去提供車廠需要的技術力,讓車廠可以順利量產。」
「這就是我們鴻海的精神,也就是一定要想盡辦法,讓新的製程落地。對我們客戶來講,只要你想得到,我們就一定讓它做到。」
根據外媒報導及郭董親身說法,鴻海在郭台銘主導的時代,至少從2014年就動念研發自家的電動車,還號稱只賣50萬台幣以下。
這項計畫沒多久就夭折,但鴻海自造電動車的夢想並未消失,還隨著董事長劉揚偉近三年前接棒後,成為鴻海下一步的重要成長動力及願景。
但在郭台銘2014年動念前,或許還有一個重要的緣由,就是在2008年,當時仍沒沒無聞的特斯拉找上鴻海談合作,開啟了雙方合作關係,甚至可能就此埋下郭董想做自家電動車的種子。
國內電巴今年出貨將破百輛 泰國合作案2024年投產
劉揚偉今天也說明了目前鴻海各個電動車合作案的進度,其中在台灣的電動巴士出貨量將超過100輛;與泰國國營石油公司PTT的合資企業,將在本月敲定廠址、2023年底完成建廠,2024年投產;
與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Fisker的代工車款,預計2024年生產,並將是上午宣布買下Lordstown Motors俄亥俄州工廠的未來主要生產車款;與全球第四大車廠Stellantis合資的富智捷(MobileDrive),已於去年成立。
至於去年10月首次亮相,由子公司鴻華先進開發的Model C平價電動休旅車,2023年出貨目標是5000~1萬輛,且其他客戶也在洽談中。
鴻海攻EV優先順序:整車組裝 → 模組 → 關鍵零組件
對於法人詢問鴻海發展電動車策略的優先順序,劉揚偉說明,最優先是發展整車組裝(包括軟體及EEA(電子電氣架構))、其次是模組,再來是關鍵零組件(包括馬達、EEA控制、半導體)等三大塊。
至於這三大塊的獲利空間不一,特別是組裝的獲利空間最低,他表示電動車這點跟手機一樣,最賺錢的在於關鍵零組件,其次是模組。
「為什麼我們要去做平台(MIH),就是希望(客戶)要做整車,就用我們的平台及零組件,包括軟體,才能達到(公司2025年)兩位數毛利率的目標,所以我們非常積極布局關鍵零組件,包括半導體、SiC(碳化矽)、MCU(微處理器)及電池。」
鴻海自力開發光達「有重要進展」 將在10月公開
他也提到,待下次法說會將發表更明確的電池發展策略。
劉揚偉在法說會簡報中也提到,在半導體布局方面,半導體是延伸電動車產業垂直整合策略的重要環節。
鴻海透過合作及自有產能,要建構從上游設計、晶圓製造、功率模組到下游應用的一條龍SiC完整生態系。
其次,在車用領域上有個重要進展,就是自動駕駛的關鍵零組件LiDAR。
在2022年10月的鴻海科技日上,鴻海將把LiDAR結合ADAS及軟體應用,建構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這款LiDAR不僅規格上有優勢、在成本結構上也相當具有競爭力,屆時將在科技日做出進一步的展示。
鴻海電動車佈局 正式取得北美電動車製造基地👋哈囉!俄亥俄州!今天開始這個廠房將成為鴻海在北美洲最重要的電動車製造基地! 美國同事剛剛在廠區內掛上了新招牌,未來我們會透過這裡的生產線,服務更多電動車客戶!敬請期待~ We are now officially in Lordstown, Ohio, our first EV manufacturing hub in North America! #EV #Ohio #Foxconn #HONHAITECHNOLOGYGROUP
由鴻海科技集團Hon Hai Technology Group 發佈於 2022年5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