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訊》報導,北極星藥業將在今年六月初掛牌上市,這個台灣生技史上「重生」的戲劇性篇章,始於科技富豪陳賢哲的及時注資,未來盛衰則取決於「代謝療法」。
《財訊》報導指出,北極星藥業,寫下台灣生技史上津津樂道的一頁;原本瀕臨破產,因為科技富豪陳賢哲注資1億美元,搖身一變成了浴火鳳凰,4月上旬市值一度衝上990億元,前後不過兩年半的時間。
今年6月上旬北極星將掛牌上市,董事長陳鴻文談起心中的感受,他的大掌朝會議桌一拍,爽朗直白地說:「很爽啊,真的!本來要倒閉耶,倒閉耶!」
根據《財訊》報導,那是2019年中的一個午後,陳鴻文和不算很熟的陳賢哲,參加中國某公司的董事會,會後陳鴻文急著去北極星的成都工廠,滿腦子只想著如何把廠房賣掉,因為年底必須償還的10億元貸款尚無著落。當天沒事幹的陳賢哲跟過去瞧瞧,沒想到這一瞧瞧出了興趣,當場就說可以拿出1億美元。原本陳鴻文只當是玩笑,「從那個下午後,過了一段時間,我才真的知道,北極星應該不用破產了!」
董事會四大戰將 各有所長
《財訊》分析,現在的北極星不為錢愁。截至去年底,帳上現金58億元,5月10日股票定價後,將進行上市承銷,未來3年資金無虞,格局也與2018年資金吃緊前完全不同。
首先,換血後的董事會人選都經過挑選,其中有4位很受矚目。陳鴻文身兼網通公司正文的董事長;陳賢哲曾是松翰的董事長,多年前就慧眼識英雄投資Zoom而暴賺,足見其眼光;楊育民是旅美生技大老、輩分高,對藥物市場和製造都很有經驗。
獨立董事趙應誠也很值得一提,他曾擔任台積電六廠廠長、中國區第一任總經理,服務於台積電近30年,是工廠運作及跨國布局的專家。
《財訊》報導指出,目前人在台灣的陳賢哲,耗費不少心力在北極星,與陳鴻文每週見面2、3次。身為第一大股東,陳賢哲是否下達什麼目標?「就我所知,他要把北極星做大、國際化;台灣太漏氣,沒有一家比較像樣的。他也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濟世救人又可以賺錢,聽起來很普通,但其實就是原始的初衷。」陳鴻文回答。
《財訊》分析,北極星做大的關鍵,是手中的核心新藥ADI-PEG20,反覆錘鍊近20年,經營層認為這個藥會是重磅藥,一旦成功上市,就能夠做大,然後帶動美國、中國、台灣的工廠業務跟著上來。
陳鴻文解釋,不同於現在癌症治療當道的化療、標靶藥、免疫療法,ADI-PEG20屬「代謝療法」,也就是研究癌細胞的新陳代謝,阻斷其營養來源。這個藥物的機制,是把血液中的精胺酸分解掉,因為精胺酸是人體必需胺基酸之一,正常細胞可以靠內部的尿素循環取得,或者是從外界的食物進來,然而大部分的癌細胞因突變失去尿素循環功能,從外部取得的精胺酸又被這個藥給分解掉,因此可能餓死。
聚焦代謝療法 下半年解盲
目前公司鎖定4種癌症進行臨床,第一個是進度最快的肺間皮癌,採取與標準治療的化療藥物聯合用藥,預計八月進行3期解盲,會是今年北極星的重頭戲。第二個是軟組織肉瘤,也是採用與化療聯合用藥,今年下半年即將啟動3期臨床。
第三個是肝癌,過程最為一波三折。2015年北極星曾在肝癌3期臨床栽過一次跟頭,後來更改設計重做二期臨床,做了2、3年後,北極星陷入財務困境,陳鴻文臨危接管,直接砍掉臨床計畫。「那時候我詢問很多專家,認為臨床設計有問題。後來我一直想,花費這麼多錢,總得知道怎麼失敗的,於是我遍訪專家。」
《財訊》報導表示,最後,陳鴻文找到長庚醫院的葉昭廷教授,將之前臨床試驗的病患數據及血液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一組基因,對北極星這個藥的敏感度非常高,因此決定重做肝癌單一用藥的3期臨床試驗,並多了一道基因篩選的關卡。目前已經開始篩選患者,但是因為台灣具備這一組基因的人約8%,估計要篩選2千個病人才足夠,因此收案會比較慢。
第四個是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也是ADI-PEG20首次結合放射性療法,除了想驗證與放療的綜效,也因為腦癌治療的一大難關是藥物難以通過血腦屏障,但代謝療法根本不需要穿過血腦屏障,因此值得一試。目前腦癌正進行臨床一期,剛完成收案,大概4、5個月後數據就會出來。顯然,下半年北極星會很有新聞性,尤以八月的肺間皮癌解盲最關鍵,攸關明年能否拿到美國FDA的第一張藥證,跨出它做大的第一步。
陳鴻文說,新藥開發始終是北極星的主軸,雖然公司在美國、中國都有工廠,宜蘭新廠也正在畫設計圖,被外界解讀為將轉型做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不過,「是因為我們認為這個藥潛力很大,所以需要先備好工廠;跨足CDMO,第一目標是要生產自己的藥,剩餘產能才會接其他的訂單。」
但是真要說起來,陳鴻文覺得北極星在台、美、中三地都有工廠,還是有一些接單優勢,自一九年開始接洽CDMO業務,目前已有三家簽約客戶。北極星不跟對手拚規模,會以擅長的微生物製程為主,動物細胞製程則鎖定利基市場;與目前動物細胞為主流的市場作區隔,同時也會布局mRNA的技術能量。
跨足CDMO 拚利基市場
《財訊》分析,迄今,陳鴻文深入接管北極星已逾4年,這4年他全心投入生醫知識,「我是從高中生物開始念起。」現在他有顧問群可以隨時請益,理解到代謝療法副作用極低,是癌症療法開發趨勢之一,將來在慢性病,例如重度脂肪肝等適應症,應該也很有潛力,這也是公司在四大癌症臨床之後,正在著手積極開發的領域。
重生後的北極星,股價表現亮眼,股東人數已上萬。截至4月22日,北極星股票市值約860億元,與已經拿到FDA藥證的藥華藥、簽下高額授權金的合一相當,為生技股領先群。因此,8月之後的肺間皮癌3期解盲很是關鍵,公司自是信心很足,但萬一不如預期,以目前重生後的體質,雖不至於被判死刑,卻需要長時間重建市場信心。
以科技人身分走生技業一遭,陳鴻文說,他感謝所有過程中,提供幫助及一起奮鬥的人;如果北極星是一個故事,他其實最想敘述的是,新藥開發時間很長,資本市場的形成應該是一棒接一棒,「大家要有供應鏈的概念,每一段開發都會有成功率和失敗率,每一段投資都要有出場機制,這樣的投資才合理!經營者也要有這種體認,大家才不會有錯誤的期待!」 …(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658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