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極端氣候頻繁出現,捉摸不定的環境,加上臺灣農村人口老化、人力短缺,農業生產風險升高,生產力大受衝擊。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經濟部以「科技專案」支持工研院研發智慧感測、人機協作、循環永續等三大面向技術,大幅減輕農民負擔,有望開創農業經營新典範。
智慧感測 讓農作物有機會「預防勝於治療」
繫好自製屁墊、戴上手套,今年36歲的古呈煥頂著烈日,坐在屏東車城田埂上,以剪刀將一顆顆曬好的洋蔥去根去葉,放入籃子內準備拿去賣。
時間倒轉回5年前,古呈煥是在高雄做機械維修,眼看阿公種一甲子的洋蔥田沒人願意接手,便決定返回屏東務農。回到車城頭2年,阿公一個口令,古呈煥一個動作,他說:「阿公很會種,可是他可能不知道怎麼教我」,無奈只好轉向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農業大學…等單位學習學術知識。
然而古呈煥無奈表示:「這幾年種洋蔥遇到的問題是天氣因素,主要就是炭疽病跟一些病害發生」,以前一年四季分明,不該有雨的季節就不會下雨,但今年完全翻轉,過年期間二波大雨使得田間潮濕,恆春有高達8成的洋蔥染病,尤以炭疽病最為嚴重。
炭疽病是植物中常見的病害,好發在潮濕多雨環境,發病後會使洋蔥根部腐敗,植株黃化進而萎凋。為解決這樣的問題,工研院中分院研發「作物病害精準預警系統」,讓農作物有機會「預防勝於治療」。
首先,系統會收集田區環境即時的溫度、濕度、光照、雨量,以及作物根域附近土壤的微環境等參數,並以作物發病的學理基礎與專家系統,經過人工智慧統計運算和歸納分析,進而進行作物發病機率預測。
「我們過去都是監控歸監控,這套系統是All-in-One。當你的田地有問題的時候,我們會透過LINE給你警示燈號」,工研院中分院副執行長李士畦介紹,警示燈號分為綠燈、黃燈、紅燈,「當它紅燈的時候,你就要趕快到你田裡去看看」,同時,它會建議你要使用哪一種藥劑、大概要使用多少。
「作物病害精準預警系統」讓看天吃飯的農民,透過科技的輔助,能在植物貌似要生病的時候,及時補充維他命C,以免病倒。
循環永續 讓農業廢棄物炭化成為肥分
你是否依稀記得以前經過農地,都會看見廢棄物在焚燒?這舉動不僅會造成空氣品質不佳,甚至有交通安全疑慮,後來《空污法》明確禁止此行為,不過工研院發現農業廢棄物其實很有用處。
工研院中分院研發的「快速智能控制炭化爐」,只有入料、點火、取料需要人工,其餘9成都由電腦操控,經過10個小時自體燃燒後,能獲得生物炭和天然有機酸「醋液」,讓農民拿來作為土壤改良劑、增加肥分與病蟲害防治使用。
目前葡萄藤、稻稈、筊白筍殼都已經作為炭化材料使用過,除此之外,使用生物炭和醋液的植物還長得相當好,真正達到循環經濟,「以我們之前累積的經驗,從水稻田、芭樂園收穫量增加30%,甚至到紅藜可以增加3倍」,工研院中分院經理黃盈賓深信,只要有利可圖,就能增加農民使用的意願。
節省人工 噴灑農藥輕鬆遙控無負擔
傳統農民噴藥方式不外乎先戴口罩、穿雨衣,背負噴藥桶或手推噴藥機,就進入農場開始噴藥,但這不僅有農藥殘留身體的疑慮,還可能提高罹患肝癌、肺癌的機率。
為了協助產業轉型、提高年輕人返鄉意願,工研院中分院開發出「智慧化複合式巡場噴藥移動裝置」,以傳統的農機底盤與噴藥方式,搭配嵌入式系統,只要使用手機、電腦或遙控器遙控,輕鬆就能上手。
「原本作業一分地的田大概要花2個小時,我們使用這台裝置實際測起來大概15分鐘就噴完了,而且人也不用進去」,工研院中分院經理柯文清強調:「而且價格不會高於現有農機的50%!」
工研院中分院副執行長李士畦指出,以上3種系統皆由經濟部技術處與農委會跨部會合作促成,「對農業來講,他們需要的是All-in-One或者平價優質,以這一角度來看,其實是臺灣很重要的優勢」。
李士畦興奮地說,若台灣將這3個點串成一個系統,就可以做整體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的輸出,而這正是全世界所需,因為全世界都缺工,臺灣可以因此成為領先者,開拓這片藍海市場。
智慧農業的投入使農民不必看天吃飯,降低人力需求,更搭上永續潮流,提升產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