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tarlink internet service had been activated in Ukraine and that SpaceX was sending terminals to the country.」
俄烏戰爭沒有停歇,在俄軍不斷進犯下,烏克蘭部分網路傳出中斷災情,2月26日,該國副總理向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提出請求,希望SpaceX可以提供「星鏈(Starlink)」衛星站。
上述這段話,就是馬斯克在推特上的回應。馬斯克不僅快速啟動星鏈衛星供應烏克蘭網路服務,並在48小時內,運送終端接收設備至烏國。
▲ 目前在烏克蘭上空的Starlink衛星(紅線地區為烏克蘭)。(圖片來源:工研院整理)
從去年星鏈計畫試營運以來,低軌衛星話題不斷,儘管題材很熱,但大部分人都沒有體驗過這個服務,也感受不到這個被稱為6G的通訊服務有什麼魅力。但是,一場俄烏戰爭,終於讓低軌衛星的潛力被全世界看見。
根據統計,截至1月為止,SpaceX已發射2,000顆星鏈衛星支援其全球衛星網路,服務的用戶數約為14.5萬戶,這些使用者須支付99美元月費或500美元月費以享更進階的服務。
一位國內低軌衛星產業高層觀察,儘管目前低軌衛星的服務都在初期階段,但星鏈服務能夠立即切入位於東歐的烏克蘭,對於SpaceX來說,卻是一個極具價值的一步。
「那一段不到20個英文字的推特,再次證明很會行銷自己的馬斯克確實很厲害。在俄國入侵烏克蘭、全世界都同聲反對的時刻,又為SpaceX做了一個最好的宣傳。」
不過,仔細研究低軌衛星產業可以發現,這是一個服務範圍屬於比較利基型的產業,主要提供在主流通訊產業如固網及5G通訊達不到的偏遠地區,只能算是一個互補性的服務。
騰旭投資公司投資長程正樺分析,以一顆衛星只能服務170個用戶來計算,未來全世界大約三、四萬顆衛星乘上170,只能供應5、600萬個用戶使用,以此提供全世界2萬台飛機、幾萬艘船的需求,但若要增加更多用戶就很困難了。5、600萬的用戶,相較於目前全世界5G用戶44億戶來看,其實是很利基的市場,規模並不大。
海底電纜遇到天災、人為破壞 台灣會完全斷訊
不過,雖然用戶服務範圍不大,但在特殊情況下卻極其關鍵,例如無線通訊及網路若因政治衝突被切斷後,如同烏克蘭目前的情況,衛星通訊當然變得極其重要。就像在地緣政治衝突下,半導體的地位也變得更加突顯。
工研院產業服務中心副組長廖榮皇認為,「目前台灣的固網是透過為數很少的海底電纜連到國外,一旦海底電纜遇到天災或人為破壞,台灣這個小島就可能對外完全斷訊,如果我們擁有自己的通信衛星,那至少不會受到限制,還可以對外做一些通訊。」
其次是,若以低軌衛星及互為搭配的地面接收設備等產業生態鏈來看,這依然是一個產值很大的行業,甚至不輸現有半導體產業。
例如,低軌衛星有別於過去的中軌衛星、同步軌道衛星,飛行速度快很多。高軌道的同步衛星,顧名思義就是24小時繞地球一圈,但低軌衛星可以在九十分鐘就繞地球一圈,因此一顆低軌衛星的壽命大約是5到7年,比同步衛星的15年要短很多。
也就是說,未來地球上空若有數萬顆低軌衛星,只要5到7年就要全部更新一次,以一顆衛星要價80到100萬美元的價位來算,屆時每年就有年產值數十億美元的市場需求。
此外,以地面接收站的數量來算,目前平均一顆衛星要搭配的地面接收站,就將近2、300個,數萬顆衛星需要的地面接收站就達到上千萬個需求,又是一筆不小的市場商機。
因此,根據工研院統計,2020年全球太空經濟產值達到3713億美元,約為當時全球半導體產值4404億美元的84%,已經是一個很巨大的產業。而且,太空經濟中有七成的貢獻是來自衛星產業,產值達2706億美元,低軌衛星產業又是其中成長最快速的部門。
此外,衛星產業包括衛星的製造、發射、地面設備及應用服務等四大發展領域,其中地面設備產值達1353億美元,占全部的50%,應用服務則占43.5%。
因此,以地面設備產值1353億美元來計算,大約是新台幣4兆元,這個市場已經和去年(2021年)台灣半導體產值很接近了。未來台灣投入低軌衛星產業,地面設備訂單規模就相當大了,若再切入應用服務市場,商機潛力無窮。
SpaceX兩個優勢:美國政府支持、馬斯克善行銷
最後,再比較目前全球四家低軌衛星大廠的布局,從SpaceX、OneWeb、Amazon(Kuiper)到Telesat等,最後的競爭結局會如何,也值得關注。當然,已搶得頭香的SpaceX,目前起步已明顯領先,從衛星發射到營運進展都是速度最快的。(見表一、表二)
表一、低軌衛星商用服務進入商轉階段,2022年市場商機逐漸起飛
投資金額 | 政府支持 | 主要客群 | 垂直整合 | 商轉時程 | |
Starlink | 300億美元 | 美國FCC、農村數位機會基金 | 消費者、企業、政府 | 自製火箭、雲端平台、加值服務 | 2021年10月 |
OneWeb | 已投入24億美元 | 英國政府 | 企業、政府 | — | 2021年第四季、2022年 |
Amazon(Kuiper) | 100億美元 | — | 消費者、企業、政府 | 自製火箭、雲端平台、加值服務 | 2025年 |
Telasat | 50億美元 | 加拿大政府、安大略省政府、魁北克省政府 | 企業、政府 | — | 2024年 |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資策會MIC、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整理,2021年12月)
表二、為建立通訊衛星巨型星系,低軌道衛星部署規模未來將明顯放大
布局概況與規畫 | 已發射數量 | 第二階段 | 第三階段 | |
Starlink | 全球超過十萬用戶、涵蓋14個國家、50萬預購訂單 | 1791顆 | 2825顆 | 7518顆 |
OneWeb | 預計2021年底於北緯50度以上地區提供網路覆蓋、2022年全球推出 | 324顆 | 716顆(第一階段) | 6372顆(第二階段) |
Amazon(Kuiper) | 目前鎖定家庭寬頻與行動寬頻等應用 | — | 1618 | 1618 |
Telasat | 鎖定企業用戶、特定行業的應用,例如銀行、礦場等通訊應用需求 | 試驗衛星1顆 | 298顆 | 1373顆 |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資策會MIC、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整理,2021年12月)
我認為,SpaceX目前至少擁有兩個優勢,一個是美國政府會支持SpaceX,因為美國太空總署(NASA)目前是大量委託SpaceX發射衛星,關鍵在於成本可以大幅降低。
其次,則是馬斯克這個世界首富招牌很大,他又善於行銷及募資,比另一位首富貝佐斯的形象好一點,讓SpaceX不論是產業前景及市場估值都大大提高。
從火箭發射成本來看,NASA的發射成本每公斤高達19284美元,至於SpaceX每公斤成本是2719美元,降低幅度高達86%,這也是為何NASA已不再自己發射火箭,如今都委託SpaceX來代為發射的主因,換句話說,SpaceX取得美國政府的支持力道很大,這一點又比貝佐斯的Kuiper要有優勢一點。
過去台灣在全球低軌衛星與太空產業很少有參與的機會,但近來多家大廠投入低軌衛星的開發,其中包括SpaceX、亞馬遜、OneWeb等,這些廠商均希望尋找合作夥伴,台灣在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擁有堅強的實力,可以參與更多應用服務商機的開發。
如今,台灣已組成一個低軌衛星國家隊,總計有10家公司入列,另外也預計在2025年,第一顆台灣製造的低軌道衛星將飛向太空,低軌衛星的藍海市場,還是相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