穎崴董事長王嘉煌隻身創業,二十一年來搭上半導體供應鏈崛起,如今市值逾百億元,連日月光、輝達、超微等指標科技大廠都是其測試介面客戶,穎崴究竟有何本事?
一家最早在高雄自宅創業的台灣一人公司,二十一年來,竟打破了半導體後端封測製程由國外廠商主宰的測試介面市場,成了全球排名前五大高階邏輯IC測試座(Test Socket)廠,日月光、輝達(NVIDIA)、超微(AMD)等國際大廠都是客戶。
所謂「測試座」,是待測元件(Device)與測試板之間的硬體介面,透過上千支探針(Contact Element)測試來把關晶片性能,IC生產後得通過測試才能出貨,是不可少的半導體製程。
從兩百萬元創業開始,穎崴科技如今市值約一二七億元,締造此成績的關鍵人物正是董事長王嘉煌。
一張小單 意外助它打進國際
「當初成立這家公司真的完全沒有計畫!」時間回到二○○一年,當時王嘉煌在日月光集團旗下半導體測試廠福雷電子約有十年經驗,學機械的他從機構工程師一路歷練到生產線主管,也曾率團隊從無到有建立相關測試介面解決方案,由於產線管理很耗費精神,沒房貸壓力的他,考量小孩當時才四、五歲,想多點時間陪家人,決定離職,「離開福雷電子時,連一張名片都沒帶走,只是想休息。」
休息了三、四個月後,一家美國測試介面廠商副總打給他,邀約他在台代理相關解決方案,由於產品熟悉、又可以在家工作,考慮了一、兩周後,他決定拿出兩百萬元,接下新工作。
「推了幾個月後,竟然拿不到半張訂單。」原來,過去IC設計公司訂單多採指定台灣半導體代工廠、封測廠使用國外特定物料(Consign)模式,所以在台灣測試座有很多代理商,卻幾乎沒有台廠,王嘉煌發現測試介面無法即時服務台灣客戶,因此轉進自製測試座,「一些產品交期大概都要兩、三個月,跟現在沒辦法比,現在一般產品交期都是兩到四個禮拜。」
當時全球最大繪圖晶片公司冶天科技(ATI,其後被超微併購),是讓名不見經傳的穎崴打響國際知名度的第一個貴人。
王嘉煌還記得,一開始靠著自己在福雷累積的人脈積極找客戶。○二年農曆年前,他寄信給ATI爭取訂單,九十天過去仍沒有任何消息;沒想到,四月某日,對方突然寄來一封信件表達緊急需求,希望他能在一周內趕出十個測試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