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廠力積電(6770)繳出亮麗的2021年財報,去年第四季毛利率達到48%,不僅超越聯電(2303)同期的39.1%,今年下半年更可望站上50%,直逼台積電的獲利水準。
2021全年力積電的自結每股純益(EPS)為4.92元,等於賺了半個股本,董事長黃崇仁樂觀預期,2022年的營收及獲利表現都可望再創新猷。
不僅如此,正在興建中的力積電銅鑼廠,預計今年第三季開始裝機,土木工程在年底前完工;2023上半年產線試產,希望同年第四季開始投產,估計初期月產能1~1.5萬片,目標是2024上半年逐漸拉到每月3萬片。
黃崇仁樂觀認為,隨著銅鑼新廠按時程量產,力積電「2024年將會大爆發」。
對於有外資示警,2022下半年全球晶圓代工業的成熟製程恐供過於求,力積電總經理謝再居直言,若外資認為台積電瘋狂擴產沒有問題,一顆CPU等先進製程的產品又需要搭配5~7顆的成熟製程晶片,大家應該擔心「成熟產能供不應求,怎麼會是供過於求?」
去年Q4毛利率衝48% 超越聯電、直逼台積電
黃崇仁下午在線上法說會的開場致詞時表示,力積電近期再度調高代工價格,與同業的5~10%相當,預期2022年市場價格將比2021年穩定一些。
其次,車用晶片的需求持續暢旺,從感測器、驅動晶片到螢幕的應用都有,未來這方面的需求將持續成長,而且「現在是才開始成長」。
在銅鑼新廠部分,他提到,已有國外大廠上門洽談,包下相當產能。銅鑼廠將運用40奈米的製程,力積電雖然在28奈米做好準備,但還不急著加入。
邏輯晶片營收佔比看增 電源管理晶片成長大
力積電副總經理譚仲民則說明,力積電產能利用率已達到100%,甚至更高。從營收表現來看,記憶體事業大約貢獻了四成,但邏輯晶片的營收佔比可望持續提高,且公司與客戶大都簽了長約,有助確保未來營收及獲利,其中邏輯晶片是與客戶簽三年長約,記憶體產品則是簽兩年。
在產品別部分,電源管理晶片(PMIC)在去年第四季只佔營收8%,但譚仲民強調,這塊業務未來成長性很大,特別是有世界級大廠來洽談,要在銅鑼新廠下單做電源管理IC的長期合約。
另外,力積電2022年的資本支出約15億美元,大部分是投入銅鑼新廠。
力積電與矽晶圓供應商 「至少簽了五年長約」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國內晶圓代工業不僅面臨缺工缺料,在之前已有廠商高層提到的半導體設備交期拉長以外,半導體材料廠也成為各家晶圓代工廠的爭奪對象。
力積電總經理謝再居回覆法人提問時提到,力積電簽長約其實是被客戶要求的,因為客戶的客戶(特別是系統廠商)要求簽長約,因此客戶也來跟力積電洽談簽長約,如今簽長約可以說從供應鏈上游到下游都在做。
其次,「現在大家都在搶材料廠」,因為半導體產業對於相關材料的需求飆升,力積電與矽晶圓供應商就至少簽了五年長約,而且他不諱言,部分材料的供給限制,不允許力積電進一步擴廠。
全球擴充成熟製程的比例 無法與台積電擴產相比
對於近期業界熱議的成熟產能是否將供過於求,謝再居也有話直說。
「我們長約是一直簽到2024年,要說下半年會供過於求,我只能說我沒有這個感覺。」
「如果這些外資都相信,台積電這麼瘋狂擴張不會有問題。先進製程的產品像CPU及APU,需要配合比較low-tech的產品,像電源IC或通信IC,需求更大。」
「應該擔心的是供不應求,怎麼會是供過於求?從現在來看,我們感覺(下半年成熟製程供過於求)不可能發生。」
他說明,現在全球只有一些IDM廠及幾家中國業者在擴張成熟製程的產能,「但比起台積電擴張先進製程的比例,只能說不可同日而語,我並不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