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做一家永遠的新創企業

做一家永遠的新創企業

2022-01-12 11:18

什麼是創業精神?哈佛學者如是說:超越你所擁有的資源,不斷追尋新機會。
就算成立十年,只要擁抱成長思惟,不斷拉近與目標間的距離,永遠都能是新創企業。

有個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創業十年後,綠藤生機還算是新創企業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看什麼是創業精神。哈佛商學院創業教父霍華德.史蒂文森(Howard Stevenson)曾提出一個精闢看法,他將創業精神定位為:「即使超越你所擁有的資源,也不斷追尋新的機會。」

 

深入討論,「追尋」,是指聚焦在單一目標上,持續不懈的前進。而所謂的「機會」,包含四種新的方向:一、率先提出真正創新的產品;二、設計出新的商業模式;三、創造比現有更好或價格更低的產品;四、把既有產品提供給新的客戶。

 

一個不斷追尋這樣機會的組織,資源不足會是常態,也許是資金不夠、人才不足,又或是缺乏技術與設備,但這些都無礙你追尋目標。也因此,另一位哈佛商學院教授湯姆.艾森曼(Tom Eisenmann)認為,新創企業其實與公司成立的時間、規模,以及領導人的角色或人格特質都沒有關係,甚至就算在大型企業、政府機構和非營利組織裡,也可以被稱為新創

 

這帶給我很大的啟發。面對目標,不管是在組織、產品、流程或團隊,我們永遠都可以做得更好,永遠都可以學習,永遠都有更高的目標可以追尋。擁抱組織的「成長思惟」,承認現有的不足,然後想辦法拉近自己與目標之間的距離。

入圍一九九八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伊朗電影《天堂的孩子》(Children of Heaven),哥哥阿里用盡方法想找回自己無心弄丟的妹妹鞋子,最後還是沒找到。後來阿里參加長跑比賽,希望得到第三名獎品——一雙鞋子,不幸地是,他得了第一名,失望至極。幸虧家中經濟好轉,妹妹和他都如願得到一雙新鞋。

 

曼德拉、海倫.凱勒和阿里的希望,在種類與程度上不同,但都是可以完成的希望,依靠的是堅強的意志、可行的方法,以及相信自己有能力想像、規畫與執行實現希望。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

延伸閱讀
1%綠色改變進化論
1%綠色改變進化論

2021-12-15

從減法開始的「可信淨零」
從減法開始的「可信淨零」

2021-11-17

打造正向時刻的每日肥皂箱
打造正向時刻的每日肥皂箱

2021-10-20

找尋心流的專注星期三
找尋心流的專注星期三

2021-09-22

落實ESG的簡易入門
落實ESG的簡易入門

2021-08-25